多重假设罗列类影片的非线性叙事策略

2015-05-03 12:38张净雨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罗列段落时空

张净雨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一、非线性叙事——叙事时间的游戏

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席卷全球票房,到伊纳里图·冈萨雷斯的《鸟人》问鼎奥斯卡,观众越发呈现出对非线性叙事电影的偏爱。

非线性叙事不遵守线性叙事的时间规则,电影作者通过改变故事事件的时间次序及时间频率,使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叙述上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如何讲述故事的方法比故事内容更吸引人。非线性叙事结构的种类繁多:有以变换叙事时间次序为创意核心的碎片叙事、环形叙事;有以视点变化为特征的“盲人摸象结构”叙事、主观视点矛盾叙事;也有多层面文本交叉嵌套的“俄罗斯套娃”戏中戏结构……

本文研究多重假设罗列类影片的非线性叙事策略。这种叙事结构通过增加事件叙述时间的频率,使故事在反复叙述中呈现出相似性与变化性,电影中的某个事件可以被反复讲述,而每一次讲述最终导向不同的结局。其主题对命运偶然性与必然性、无序与有序、混沌与清晰的探讨契合了当下受众生存困境之思;其叙事上呈现出简单与复杂、重复与变化的电子闯关游戏特征与“二次元一代”的生存体验相吻合;“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叙事假定对于活在单向度时间线上的人类而言,无疑充满诱惑。

二、多重假设罗列类影片的叙事特征

多重假设罗列类的影片需要构思一个核心故事。然后找到这个故事的“叙事分叉口”——导致后续一系列事件发生的激励事件。①通过改变此事件,以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结果为结局进行改造,形成多个拥有相同开端但内在细节与结尾大不相同的故事段落。再将这些故事段落按照某种叙事逻辑铺设在故事本文的时间轴上。

(一)多重假设并列式。第一种段落布局是将后续故事段落完整、独立地依次罗列,讲完一个可能性再讲另一个。早在1982年,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机遇之歌》便采用了这种叙述结构,影片以“多种可能性并行发展”的电影叙事理念将三个小故事连缀在了一起:第一个段落中,男主角赶上了火车,遇到了一位党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第二个段落里,他没有赶上火车,和纠察扭打入狱,之后开始了地下反抗生涯;第三个段落里,他中庸圆滑,躲过了政治劫难,却死于飞机爆炸。这三个段落的分叉点集中在“赶火车”这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上,火车上的不同遭遇造成了人物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同样使用此结构的影片《疾走罗拉》则没有基氏的严肃,而呈现出后现代游戏风格:女主角需在二十分钟内筹集六十万马克拯救男友。导演将三种故事可能性与这三条线索中丰富多变的细节一同平铺在故事的时间轴上,延展了时间的同时增加了观影过程的趣味性,将“世界的不可知和人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绝望”这一主题通过游戏式的循环往复一次次的拍击在观影者心里。

(二)多重假设交叉式。第二种段落布局方法是将“多种可能性”的故事线按照交叉剪辑的方式编织在一起,尽管共享一个激励事件,但是后面的故事以平行交叉叙事讲述,通过共时性对比,来映衬选择决定截然不同命运的主题。

(三)多重假设辐射式。此外,改变“命运分岔路口”激励事件的数量也将改变叙事格局。影片《蝴蝶效应》讲述了男主角屡次穿越到过去时空,希求能获得更美好的人生却屡屡失败,最终为了让自己的爱人幸福,他选择在娘胎中终结自己生命的悲剧故事。导演设定了五个命运分叉口,导向了五个不同的命运结局。由于激励事件不唯一,激励事件与结局的紧密联系导致此故事不能运用交叉叙事。于是,导演在影片前半部分先将故事重头到尾讲了一遍,依次交代了主角童年发生的五个核心事件,但每个核心事件都不完整,被抽取的故事片段,恰巧就是主人公回到过去时空需要纠正的错误,叙事留白部分成为了每个事件导致不同命运结“果”的“因”。随后在主人公多次返回“失忆时空”,分别展开不同的叙事线。

三、结论

综上诉述,多种可能性罗列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模式,通过改变激励事件的数量、后续事件的排练方式、多重可能性的数量亦可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对于此类影片,创作者需要明确影片中平行时空的数量,即重复叙述故事的次数,还有不同时空之间的差异和雷同比例以及不同叙事时空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叙事节奏,使故事的重复部分不使观众厌倦也是此类叙事结构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激励事件是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里提出的核心概念,指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

猜你喜欢
罗列段落时空
镜中的时空穿梭
心理小测试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游在城市里的鱼
使用广泛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