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
【摘 要】历史课程教学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乏味、枯燥的,课堂并不活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此种现象,是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结构,因而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也就不高。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复杂性和过去性,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大多都是片面的、零星的,久而久之,也便对历史形成了乏味枯燥的印象。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的出现使得单调的、旧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多媒体使得历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课程教学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乏味、枯燥的,课堂并不活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此种现象,是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结构,因而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也就不高。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复杂性和过去性,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大多都是片面的、零星的,久而久之,也便对历史形成了乏味枯燥的印象。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的出现使得单调的、旧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多媒体使得历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并对搜集到的知识加以归类和整理,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在课堂上,教师提到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才能各抒己见,与教师一起探讨其中的问题所在。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进行预习时,学生对于两百多年前的美国并没有一個很好地认知,而是用现代化的眼光来评判当时的美国,那么这就是不科学的。因此,为了使得学生对于美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行上网进行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美国诞生的整个过程,美国在独立战争时的经济实力以及为何会赢得独立。通过这种任务式的问题设定,能够充分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
同时,网络还配备了丰富的历史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多多进行查阅,以构建课前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在课堂上则可以不断丰富学生心中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帮助学生进行直观了解
历史教学单单是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但仍旧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难切实全面的了解历史。而多媒体设备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图片、文字、文物古迹和实物资料都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系统化地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够从挺举和视觉多方感受、了解、发现和研究历史,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小饰品或图片展示叔齐伯夷的故事、草木皆兵的故事,并利用这些故事传播历史,交代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这些故事的背景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进行历史的教学时,不应当每节课只局限于当日的课程,而应当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合理化的进程,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新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时,应当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树立,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如在讲解近代列强侵华的历史专题时,这部分的内容包含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等等,这些事件设计的知识十分多,跨度广,因此较为复杂。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来进行知识的整理,从北京、经过、结果来进行分析,并依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而逐渐铺开。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图像文件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使用生动语言讲解,避免课题枯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历史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教学的语言,由于历史这一学科本身就是过于博大的,而历史教师再使用讳莫如深的语言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很难融入其中。有些历史教师太过于死板,认为历史本身就是十分严肃的,因而坚持使用晦涩的言语进行课文讲解,这往往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吸收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就违背了教师的初衷。因此历史教师应当要注意自己语言的使用,可以尽量使用幽默的话语,语言最后能够深入浅出的进行历史内容的讲解。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反倒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之中。如在讲述楚汉之争时,历史教师可以使用生动的、说书似的讲课方法,让刘邦项羽的争夺仿佛近在眼前,从而提升学生对历史的热情,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历史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教师的不断付出,而教师的付出也需要一些技巧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为此,笔者撰写了此文,还望能够帮助到各位教师。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苏寿桐:《中学历史教材三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