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行为失当学生的教育转化

2015-04-29 12:40黄琴芬
江西教育A 2015年3期
关键词:共融李某暴力

黄琴芬

在许多班级中,几乎都有那么几个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存有严重问题及缺陷的学生,姑且称之为“行为失当学生”吧。针对这样的学生及其呈现的不良品行,班主任的转化教育工作特别要注重对症拟方,针对性施教。

一、以“攻心为上,刚柔相济”对“道德意识模糊”

道德意识模糊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是非不分的特性,他们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网吧、玩游戏、比阔气、讲排场,不自觉地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因为享乐、攀比主义占了上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极其恶劣,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教育者攻心为上,刚柔相济。

偷窃钱财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失当”行为。小偷小摸的行为一旦得手,很快就会有后来反复“作案”的情况发生。李某,是我曾经教过、现已毕业的一名男生,家境相对宽裕,父母因工作忙碌对孩子疏于教育管理,在孩子用钱方面从不吝啬,慢慢助长了他花钱如水的坏习惯。父亲常年出船,母亲辅其卖虾,有时因三更半夜卖货回来太累太困,回到家里把钱袋一放,便倒头睡去。这孩子竟趁着母亲熟睡之机,把手伸向钱袋“作案”,从5元的小数额拿起,很快发展到一次几百元,母亲一直没有发觉。他用偷来的钱请同学吃零食、买玩具、上网吧,还用钱封口。后来终于东窗事发,父母不能置信,同学一一摊牌,事实面前李某无法狡辩。我对他做了一番细致的调查,痛陈小偷小摸的危害,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在全班同学一片默然之际,我放低语调,转而向他讲述与其父母交谈的情况,告知他的父母是如何痛彻心扉,同时不时回忆讲述李某日常的优良表现,并指出错误的起源皆因第一次的侥幸,因此只要痛下决心,用正确的方式与同学相处,一定可以重获信任。一番狂风暴雨,再一轮和风细雨,李某早已偃旗息鼓、梨花带雨般地认错连连了。追其往后表现,再也没有类似情况发生。

班级中类似案例还时有发生,情节有轻有重,但终归是孩子因道德认识模糊导致的恶劣行为,一旦发现必须扼杀。但若一味上纲上线,用强硬的态度严惩,极有可能撕裂孩子的自尊,适得其反。如上例所示,打一棒揉三揉,攻心为上,刚柔相济,方为良策。当然,更多的时候,如果在其他孩子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维护当事人的“自尊”,为其“暂时保密”,取得信任,进而有效施教。

二、以“当头棒喝,软硬兼施”对“暴力倾向严重”

不少“行为失当”学生,往往通过暴力行为来博取关注,并以此为乐,却不知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与其他同学更多的疏离;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以大欺小”,将“魔爪”伸向低年级同学,进行钱物的直接侵犯和人身伤害。对于此类不良现象,应“一个也不能少”地拔除,给予当头棒喝,软硬兼施。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五年级班中有几个男生,身强体壮,专门拉帮结伙对小同学进行“敲诈勒索”。别人向他借一元钱,他竟索回五元钱,或者干脆就在路上拦住小同学搜夺钱物,不服从就施行暴力。受害的学生开始一直敢怒不敢言,事情最终被受害学生家长反映到学校。面对如此劣迹,学校领导给予这几位男生一记当头棒喝,警醒他们这样做是违法行为,如若再犯,后果将不堪设想,并告知将作为典型错误进行全校通报批评。孩子们明显被吓到了,他们最初只是以为好玩,想学着电视里“古惑仔”的范儿,却不知后果如此严重,他们终日惴惴不安,我伺机与他们沟通,用缓和的态度、诚恳的语气让他们明白事态的严重性。鉴于他们的诚恳态度,我与学校领导多次要求,给一个改过的机会,最后学校没有进行全校通报批评。与此同时,我积极与受害学生家长沟通,说服他们共同遏制消息的流通。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换来了孩子们的真诚承诺:悬崖勒马,痛改前非。

学生的暴力倾向在各个班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年龄大、个子高、长得壮的学生尤甚,常常无来由地在班级里对同学施行暴力攻击。教师要力行“盯、观、跟”策略,并以软硬兼施的原则对其教化,同时创设机会让其展示融入集体、帮助同学表现,教师则借机表扬,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好意思对同学施暴了。总之,既要让孩子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要让他们通过行为意识的改变,收敛暴力,和同学和睦相处。

三、以“转怒为抚,情理共融”对“师生情感对立”

在班级中,往往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偏见,把老师的话视为耳边风,有时还故意在班中顶嘴、撒野,让老师难下台。这样的情况,在新教师带的班级中较为常见。青年教师多数年轻气盛,此时若和学生对着来,针尖对麦芒,和学生的对立关系从此就很难缓解了。故此,劝诫教育者需适时转怒为抚,情理共融。

我早年工作时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学习不好,关键的是还总影响同学,责备他时,就火山爆发似的一发不可收拾,谁也拦不住,有时还扔东西泄愤,找家长谈话多次也没有什么改变。面对现状,我意识到必须改变策略,应该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并且告诫自己在孩子行为表现激烈之时不要火上浇油,一味地责备,这样只能加剧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孩子的事。我通过多种渠道摸清情况,探知每一次事发的原因。继而在一节班会课中,我郑重地向这个孩子道歉,原来曾经有些细碎的小事错误并不全在这个孩子身上,由于同学们倾向性的言论让我偏听偏信,所以才导致师生情感不自觉地对立。孩子顿时眼眶湿润,我借机安抚,并在一番情理共融的讲述后引得无数曾经故意针对他的孩子纷纷向他道歉,师生间的情感瞬间得到弥合。不久,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转变,他的脾气有所收敛了,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

其实,孩子的心很简单,那些“旁逸斜出”的行为多是他们的天性使然。面对他们的对立情绪,请别急着否定和批评,别急着皱起你的眉头,让你清润的嗓音犹如涓涓细流般滋润孩子的心田,转怒为抚,这样一定能萌发出积极的因素,融合师生的情感。

诚然,以上种种并不能概全“行为失当学生”的所有行为模式和表现情状,谨以作为典型的枚举。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个体,恶之弃之,抑或爱之护之,这已经不是一道师德的选择题,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良心的应然之举。着眼“立德树人”,抛开考试分数的枷锁,纠正狭隘的偏见,赋予智慧的教育,这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的教育准则和指南。让我们共同努力,坚实付出,为“行为失当学生”的教育转化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猜你喜欢
共融李某暴力
反性别暴力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暴力”女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共融机器人
音乐与城市共融
暴力云与送子鹳
文言文教学——让“文”与“言”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