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梧
在2015这个清明节,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火了。这次火得不仅烫手,而且严重烫伤了自己。
时隔半个月了,“毕姥爷”唱评《智取威虎山》唱段引发的风波依然没有停息,围绕着事件本身的争论还在持续不断,挺毕派和倒毕派所持观点相差之大,已经超过了全国“两会”前夕柴静推出的《穹顶之下》,到了水火不容、剑拔弩张的地步。尽管毕福剑已经在网上发出了诚恳的认错道歉书,但人们对他最后会以何种方式收场,焦急地拭目以待。
笔者在这里不想为哪一派观点张目,只是为眼前我们不得不面临的“新常态”而深表忧虑。近日出席朋友聚会,相互提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能现场玩手机。个别朋友手机响了,慌忙拿着冲出门外。席间有谁口无遮拦,立即有人劝阻,搞得这个饭局谨小慎微、兴味索然。
类此的感受在网上更是五花八门,有漫画、有段子、有调侃,表现的是大家聚会相互戴头盔、罩面具,甚是恐怖。还有一个段子说,饭前有服务员端着篮子来逐个收手机,饭后大家找服务员要手机却被告知酒店没有这个服务员,方才发现上了小偷的当。
从这些现象看出,在唱段事件后,遭殃的已经不再是毕福剑本人和当天出席饭局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了受害人。每想到此,令人不寒而栗。
毕福剑作为著名主持人、公众人物,在有外国人的场合上口无遮拦犯下大错,那是他咎由自取。他纵有千错万错,理应是他自己的事,与不相识者本挨不着。可如今由于他犯的“病”,却让无数不相干的人跟着“吃药”,这凭什么呀?
这样的“传统”在中国也可谓见怪不怪,追溯起来渊源比较久远了,但留给国人的印记仍犹在眼前。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将人们炼成了“双重面孔”,即在公开场合说符合时代政治标准的套话、空话乃至大话;心底里想说的话,只能留到家里说,最好的朋友中说。到了“文革”,私密话连家里、至亲好友也不能说了。那时候,为了表明政治立场,妻子告丈夫,儿女告父亲,搞得家破人亡的事情比比皆是。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就有女儿为了争夺芭蕾舞吴清华角色,毫不犹豫将出逃回家的父亲出卖的情节。当代年轻人对女儿为何“卖父求荣”不甚理解,但如今的中老年人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改革开放以后,“因言获罪”的状况大为减轻,在非正规的出版、会议上,对领导人的调侃、编传带政治色彩的段子、遇到不满之事骂街发牢骚,已经不太被组织计较。但也不能说人们双重面具就此可以卸下,在公开严肃场合把紧嘴巴、夹住尾巴,依然是确保进步无阻、仕途顺畅的必备。本人记者出身,当上媒体领导后有时还会说些大实话,就曾被上级领导严肃批评为“领导不像领导,群众不像群众”,搞得自己好一阵反省悔过。
但是,我们这样的口无遮拦、率真随性,影響的是自己,起码不会连累他人。一些人已经习惯了使用“双重面孔”,也无外是显示政治老练、道行深厚而已,不干别人的事情。可这一次毕福剑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却超出了当事者本身,令整个社会为之惊秫,让人人当惊弓之鸟,这样的负面后果不能不充分掂量。
有人认为,以毕姥爷为鉴,自保的办法最好还是三缄其口,“宁左勿右”。保持这样的面孔就绝对安全吗?在当今思想多元、流派纵横的时代里,被人带上“新左派”、“五毛党”的帽子,同样没有好日子过。
在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家里,每个人以什么样的面孔说话不重要,关键让人看到的是真实面孔。虚假的面孔表演得再生动,也终归是虚假的,对社会对国家没任何好处。毕福剑最后受怎样的处理不关普通民众的事,可千万别再让“双重面孔”此种恶习由此固化,连同大家一块波及。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