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探讨

2015-04-29 12:08陈绍芬
医学信息 2015年14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楚雄州长效机制

陈绍芬

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如何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保证血站持续发展、无偿献血工作长期稳定运行、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供应。方法 对楚雄州无偿献血群体进行分析,针对群体特征,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结果 2005年至今楚雄州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结论 楚雄州献血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 0.62%,与全国的平均献血人数0.84%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献血人数4.54%相比差距甚远,还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巩固献血主体,拓展农村血源,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楚雄州;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1 楚雄州无偿献血群体分析

楚雄州无偿献血群体主要分为学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街头人员、农村居民等几大类。我站无偿献血招募的工作思路是"招募低危人群,巩固街头,深入各县(市)和乡镇,学校、部队作为应急队伍"。

1.1 高校学生 整体素质高,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事实证明动员招募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工作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多年实践证明,大学生健康体检合格率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重复献血比例高于其他各个学历人群比例[2]。我们在当地2所大专院校设置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无偿献血宣传栏并设立了优秀大学生爱心奖学金,采血车每月固定一天到学校提供上门献血服务。

1.2 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 容易组织献血,采血效率高,献血量约占我州年采血量的50%,是我州主要的献血群体。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加强与各县(市)卫生局的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和向市民发放宣传册,宣传内容包括生理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并公示各县(市)的固定献血时间和献血地点。特殊情况下如有临时增加到县(市)采集血液的,则会通过短信提前告知献血者。

1.3 部队官兵 通过与部队建立军民共建单位,为部队官兵免费检测血型,利用"8.1"建军节之机慰问部队官兵,加深与驻地部队的密切联系。由于部队训练的特殊性,我们把部队纳入血液应急队伍管理。在血液偏型或血液告急时,起到缓解、补充的作用。

1.4 街头流动人群 街头人群是无偿献血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更容易沟通和交流,他们是无偿献血最好的宣传员和招募员,他们会把献血的亲身经历告知身边的人,从而影响他人的献血行为。

1.5 农村居民 农村存在着极大的潜在血液资源,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居民的献血比例较低。因此,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献血比例,对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良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

2 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2.1 取得各级政府支持,谋求血站发展 无偿献血是一项全社会的公益事业,政府是无偿献血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我站在创办的楚雄血液信息刊物上每月定期公示各县(市)的采血量及用血量,让政府主要部门和各县(市)医疗机构及时了解血液采集和供应情况。血站通过政府行为,每2年积极组织策划表彰献血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对宣传招募新的献血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血站本着真诚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关系,争取公众支持,为血站谋求更多发展机会。

2.2 建立一支稳定的献血者队伍 针对本地区无偿献血群体建立一支稳定的献血者队伍十分重要。血站无偿献血宣传的力度和形式对公民的献血行为影响较大。应利用"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宣传招募,同时加强血站质量管理、改善献血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对建立稳定的献血者队伍,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3 创新宣传、招募方式

2.3.1 针对不同献血人群,采取不同的招募策略。对大学生的宣传招募应以国际红十字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以港澳台和国外献血的情况及目前本地血液紧缺的现实为辅;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宣传招募要以法律法规为主,以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为辅;对医务人员、大学生的宣传招募可用相对专业的语言作宣传;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招募要以血液生理知识为主,血站的工作情况为辅,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解除农民对献血的疑虑。

2.3.2 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与新闻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媒体宣传报道,提高市民对血站和无偿献血工作的关注度。利用特殊节日,如"献血法"实施纪念日、"世界献血者日"、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科普宣传日、"三下乡"活动等纪念日进行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并结合有奖征文、文艺演出、电视公益广告、新闻专题报道、车载广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普及宣传,倡导和鼓励公民参与无偿献血。

2.3.3 发挥信息平台宣传招募作用。多年来,通过短信平台向献血者发送短信(体检结果告知、献血感谢、生日祝贺、节日问候、血液告急、稀有血型招募等)40多万余条,为献血者搭建QQ群、微信等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通过网络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

2.3.4 举办献血者座谈会。每年举办献血者代表座谈会,并针对稀有血型和成分献血特殊群体,建立献血者档案,不定期地组织献血者联谊活动,为献血者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2.4 改善献血条件,方便群众献血

2.4.1 建立市区内固定采血点和采血房车。在闹市区设立了固定采血点和采血房车,方便了街头流动人群参加无偿献血。

2.4.2 团体预约上门献血服务。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院校的工作特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预约上门献血服务,既满足了献血团体需求,又解决了血液偏型、特殊血液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2.5 加强县乡无偿献血工作 随着用血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州每年用血量以10%~12%的速度递增,血液来源急待进一步开发,我们在各县(市)开展无偿献血的基础上,逐步向乡镇延伸,把采血车直接开到乡镇街头或乡政府,促进了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有序开展。

2.6 加强血站建设,做好献血服务

2.6.1 无偿献血服务与无偿献血者招募和保留息息相关,对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血站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献血服务质量体系,确保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献血服务[4]。我站2007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坚持一切"以献血者为中心",以和蔼可亲的精细化服务、良好的仪容仪表、良好的语言艺术、接待技巧和精湛的专业技术为献血者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广大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来。

2.6.2加强人员培训。每年对全站职工进行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礼仪常识、文明用语等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多年来,一直长期坚持深入各县(市)对县级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临床输血技术培训和指导,每年培训约1500余人次,进一步规范了我州临床用血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和保护血液资源的意识,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3 结果

经过多年无偿献血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楚雄州2005年至今自愿无偿献血率达100%,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采集的血液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需求,临床用血趋于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4 讨论

WHO统计,当1个国家献血人数比例达到该国人口总数4%时,献血量就能满足全国临床用血的需求。楚雄州总人口约270万,献血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 0.62%,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0.84%,国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献血人数已达4.54%。所以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巩固各县(市)献血者和街头献血者这2大类献血主体,针对彝族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农村血源,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毅,张进,丁喜成.建立长效机制发展高校学生无偿献血者队伍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7)562-563.

[2]汪小华,王小万,谷洋.无偿献血人群特征与行为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4):346-350.

[3]陈云光.农村居民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54-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04-25.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楚雄州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楚雄州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
楚雄州迎十九大美术作品展作品欣赏
无偿献血晕针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乌兰察布市中心血站血液成本分析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高职护理专业与血站联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