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PT文件的数字性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在学生对一个主题PPT文件的制作构想、制作过程和现场应用,是一个数字文化背景下的数字影像,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理念和方式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PPT;基础教育;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05-02
PPT即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设计的演示文稿软件。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做出来的东西叫演示文稿,它是一个文件,其格式后缀名为ppt;也可以保存为pdf、图片格式等类型。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页叫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
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数字影像作品赏析》、全校公选课《影视作品赏析》和《动画作品赏析》等课程中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些类似于“自主教育”的教学模式,但有所不同的是既要对“规定教材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又要通过某一个“自主教学内容”的自主认识、组织、视觉传达设计和现场主持、推广、整体评价等全过程的自主学习体验。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价值体现在教育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宏观控制和整体评价等方面。
这样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想,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同学,无论是团队中的角色意识,还是对主体知识的认知、表达,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积极性和智慧。其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值得推荐的是怎样理解和认识PPT的教育意义,以及怎样将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一、充分认识和利用PPT的数字化特点
PPT文件不同于一般的幻灯片,它的所有内容都是通过数字性质呈现出来的,无论是影像、图形、图表和文字,都以计算机数据形式记录在存储器内,从而实现了PPT文件上的每一个表现要素的数字设计、生成、转换和链接等开放的立体结构的特点。PPT文件的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表达能力和观点的表现形式和路径。例如,我曾经让一个班20位同学分成五个组,赏析同一部动画片,结果是有的团队将重点放在故事结构上,有的团队选择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有的团队强调这部动画片与同时期其他作品的横向比较,有的团队则深入到具体的动画制作分析。学生团队表现出来的认识问题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研究的深度、表达的路径和形式让人吃惊。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一般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但学生的兴趣点更多样化,在团队中的角色意识更强。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强调PPT文件纵向轴线知识或观点表达的逻辑性特点,同时,更要强调这条轴线上不同知识或观点的节点的横向或立体的表达。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要特别注意PPT文件数字科学特点,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供诸多科学的,便利的条件,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宏观控制、细节表现和个性化呈现等要素一定要特别关注。
二、PPT文件制作课程教学的组织
对于一个四至五个人的制作团队来讲,制作一个由30张幻灯片构成的主题PPT文件,工作量是很大的,一般作为课外主题活动、假期作业等较为适宜。PPT文件制作课程的组织有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是主题选择。主题不能选择纯知识性内容,尤其不能将课本中的数理化等知识内容拿来让学生做PPT文件,一来学生不具备准确表述此类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二来容易产生挫败感。一般选择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与亲和性的主题比较容易将学生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激发出来。例如,我曾经给学生拟定《秋天的一片树叶》的题目来制作PPT文件,其科学性、文学性、艺术性;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声音的;主讲人现场表现等都可以成为主题的表现要素。
第二是搭建团队和制作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由学生自由组合团队,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团队特色。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老师适当调配更好一些,因为通过团队的角色意识,可以适当改变或调整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科兴趣。例如,让不太喜欢语文的学生负责PPT文件的文本工作;让不太善于组织和交流的同学负责导演工作等都会给学生的性格塑造和兴趣培养带来莫大的帮助。制作过程一定要严把文本的主题表述和整体结构,主题表述是团队在导演的领导下的团队表现主旨,其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结构特点、表现形式等基本上都可以看出端倪,所以,这个环节我一般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讨论,然后由负责文本工作的同学执笔完成,我们在文本上签字后方能进入制作环节。制作过程的其它环节尽量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要经常询问学生的制作进度和具体难点,学生实在有困难时,也只是提供解决困难的思路和路径而不给具体的办法。
第三是评价学生作品环节。评价学生作品从整体要求上讲,除非有本质性错误,一般不把主题知识水平的高低作为品评标准。具体评价要注意以下环节:
主题表述逻辑是否合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教育价值之一,以往都是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培养学生的这种思考能力,计算机科学为数理逻辑的形象化表现提供了准确而完美的表现路径。虽然对于大多数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很难理解计算机数字语言和应用程序内在的逻辑关系,但是,通过主题PPT文件的制作过程,他们可以很直观地体会到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与主观推理技能技巧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在多要素、复杂的、立体的事物认知体系中的逻辑思考能力,一直是中国式教育的短板,计算机科学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可能是我们弥补这一不足的最佳时机。
作品是否凝聚了团队每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这个评价环节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独生子女政策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团队角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在评价学生主题PPT文件时,一定要对照职员表逐一评价每一个职员的基本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并分析成败的关键因素。
作品是否充分利用了PPT制作软件的功能。一般情况下,我对学生运用PPT制作软件的要求是:不要简单化,只是文字和图片的简单罗列;不要哗众取宠,表面看很热闹,实则空洞无物;要符合视觉传达的心理和美学规律,看不清楚,看着不舒服,看了不明白都不行。
主讲人的现场表现。这个环节最有发挥空间,有一位学生特别热衷于对动漫制作软件研究,他在台上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讲解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还有一个学生形象和气质都很好,她站在讲台上,宛如CCTV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的主持人,那种从容与睿智让我刮目相看。当然,也有学生站到台上满脸通红,语无伦次,或者背对观众,面对屏幕自话自说。
三、数字科学技术开辟了基础教育的新天地
数字科学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方式,开辟了基础教育的新天地虽然其从硬件上给人一种与时俱进的景象,但实质上无论从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较大程度地因循着传统的教育方法,这既是教育科学的必然规律,又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生态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在数字革命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的使命和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已经成了最重要的时代命题。我只是试图通过PPT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基础教育的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