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我,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像叶峰一样,手拿着心爱的吉他,在校园的广播里歌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不会因为考试不及格而烦恼,也不必担心家长的责备。
那时的《我的舞台》如火如荼,成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必会唱的歌曲,校园的舞台上,皆是把这首歌作为跳舞的音乐播放着。于是,这部国产动漫就这样黏在了我的童年里,再也撕扯不开了。
那时高年级的女生几乎清一色把自己的长发剪成了丛容蜕变后的模样。利索的短发,一时间成了校园最独特的分界线。
我犹记得不知何时开始,男生们开始躁动不安,想学着叶峰的样子,酷酷的出现,任性,独立,自我。可这终究不过是幻想罢了,我们的生活并非动漫,自然也不可能如漫画世界里一样无忧无虑。我们最终还是两点一线的继续着做作业,考砸,叫家长,挨批……
但是,《我为歌狂》还是成了我们学校生活中唯一可以消遣的话题。
上学的时候,我和我同学每每在小学对面的小杂货店里,都不会错过要买的叶峰的集卡,有时东西买的多了,老板娘会送我们一毛钱的可乐糖作为优惠。
双休日的时候,窝在家里,开始和最好的朋友幻想,手里拿着吉他,世界都为我疯狂的样子。于是我们跑到院子里的大草坪上,像叶峰一样依靠在树上做出痞气的动作和语气来。
再大一点的时候,学校弄了个广播。我就和同学商量着,怎么样才能像叶峰一样不经意的流露出自己的长处,然后通过这个广播让自己在学校里火一把?
当然,这些也只是想想而已,更何况我其实是个内敛文静的女孩子,怎么也不会疯狂至此。
等上了初中,《我为歌狂》的热潮渐褪去,但初中的各个社团让我又想起了那个在动画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依然向往着叶峰的疯狂而自由的模式,可是却无法不像丛容那样乖巧的学习着。似乎所有的美好只能存活在那部动漫里,而我们努力靠近也只是捕风捉影的活在当下。即使这部动漫已经是如此贴近了我们学生的日常。
我不得不安慰自己地想,这样也不错。至少很踏实。
等上了高中,无意间又翻到了这部动漫。那时候的我已然是一个资深的日漫迷,爱上看那些热血沸腾又总在不经意间让我潸然泪下的动漫。心想着,回忆一下过往的国产动漫也不错。带着点憧憬,我又看了一遍《我为歌狂》。彼时的我才发现,原来这部动漫并不是纯粹的为了张扬个性学生,他是一部成长蜕变的动漫,饱含着青春的欢乐与苦涩,美丽和残忍。而最后一刻,总能破茧成蝶。它是积极的,感人的,又充满青春梦想的希望和正能量。也就这一刻,所以童年的回忆都立体起来了。
突然很感动,原来在我的童年里,也有不输于日漫的国产优秀动漫。潜移默化中,它传递给我最正确的思想。
而如今,我已是大学生了。手机里如同《东京食尸鬼》《寄生兽》《暗杀教室》此类日漫多不胜数。窗外,传来学校篝火晚会展示的动漫歌曲,一首熟悉的歌跳跃着直奔我的耳中。
是的,是那首《我的舞台》。
原来除了我,还是有人记得的。它划开了年龄界限,再一次赤裸裸的站在了我面前,仿佛是在告诉我,它从未从我身边离开过。
大学的生活固然超过了那部动漫展现的校园生活精彩,但《我为歌狂》却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每每熟悉的歌声缭绕,它便让我的童年更清晰。它承载了我成长的美丽与哀愁,见证了岁月留给我的磨练,同时,让我如同叶峰一样,最终也以不一样的模式破茧成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