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让生活更美好

2015-04-29 00:00:00支离疏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5年7期

标签青春电影恋爱大过天,失恋甚于死,这就是青春电影的魅力。对青少年来说,家庭、死亡、爱情、性、毒品、暴力……都是他们私密而独特的体验。但唯有经历这些人生中迟早要承受的痛苦欢愉之后,才会有成长。这是每个人都会走过的阶段,也是青春电影的青春痘——出一次才好。

A、青春电影,按照一般的年龄段划分,青春期就是12?18之间或左右,说白了就是初高中阶段。所以如《四百击》《菊次郎的夏天》《冬冬的假期》《无人知晓》这样的佳作不在榜单范围内,因为主角太小了。

B、既然是小众,那么一些广受好评的影片就不在范围内了。如《阳光灿烂的日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毕业生》《戏梦巴黎》这样人尽皆知的,还有今年火爆的《少年时代》,就不考虑了——都知道还推荐个什么劲?(当然,小众的概念自然是相对的,对资深影迷来讲,或许榜单并不“小众”。)

C、主角和叙事焦点必须是青少年。《朗读者》《钢琴教师》(许多老少恋电影)这样的,并不算是青少年为主角,也算不得青春电影。

《亲爱的温蒂》

温蒂不是一个女孩,虽然是个女孩的名字——温蒂是一把枪。是主角给他的复古手枪起的美丽的名字,他和一众爱好枪支的少年组成了地下枪支俱乐部,仪式繁复而严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属的手枪,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伙伴,人枪合一,靶靶命中,直到第三者的出现,让他和温蒂之间产生裂痕。温蒂是手枪,也是爱人。最后,众少年为了维护枪支俱乐部,完成一项象征性的任务,和警察进行了惨烈枪战,逐一死去。——这么癫狂诡异的故事,是大名鼎鼎的拉斯·冯提尔写的。

《青春年少》

天才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二部作品,讲述了一个鬼马少年爱上老师,和一位多金优雅的大叔顽强较量。詹森·舒瓦兹曼和比尔·莫瑞的对手戏极其精彩,全片洋溢着一种为爱上刀山下火海誓死不休的青春激情,轻松但不爆笑,时刻都讲究一种范儿,怪异的激情像芥末味儿的冰激凌,特别刺激。

《初恋潜水艇》

这是一部结构严谨,气质忧郁的青春电影。和许多同题材的电影开头一样,主角奥利弗爱上了一个奇怪的姑娘祖娜,然后被祖娜玩弄于鼓掌,经受各种折磨,包括家庭的变故,父母的婚姻危机。

《大象》

格斯·范·桑特有着奥利弗·斯通式的勇气,敢挑战美国文化中的禁忌话题,他将镜头瞄准了少年杀人犯,两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少年,突然有一天拿着自动步枪在校园里大开杀戒。

《生命翻筋斗》

销魂的港译:孤零飘落雁!五个字就基本概括了本片的凄苦气氛,女主对爱情和欲望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偷吻姐姐的男友,离家出走后各种各样的艳遇——与其说艳遇,不如说是她以此求生,最终,她遇到了一个富二代,至此圆满?错,更多的痛苦和纠结还在后面。

《幽灵世界》

一个老唱片的收藏发烧友,遭到了两个怪咖少女(斯嘉丽·约翰逊+索拉·伯奇)的无情调戏,误打误撞地和她们成为了忘年交,还把索拉·伯奇的角色牢牢迷住——结局自然是无始而终。两个少女相声一般噼里啪啦的毒舌段子,是本片最有趣的地方。

《花容月貌》

这个电影很厉害的地方在于:没有传达任何一种确切的价值观,不判断对错,甚至连少女援交的动机都未作深入探讨。电影只是试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不是每件事都按我们习以为常的定律发展,不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直溯动机。不要判断,安静点,体验就够了。

《鱼缸》

本片的港译名很嗨:90后少女性起义!主角米娅是个标准的问题少女,满口脏话,没事打架,被退了学,和母亲妹妹生活在混乱的公寓,母亲对她不管不顾,终日寻欢作乐。米娅和母亲的情人(迈克尔·法斯宾德饰)发生了一夜情,最终发现这个男人已经有了家室。本片全程手持摄影,舞蹈画面特别美。

《处女之死》

索菲娅·科波拉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略恐怖的故事:一家五个女孩,在父母(尤其是专制母亲)的高度管制下,接连自杀。影片以几个男孩的视角讲述,像描述一个新闻事件般冷静得不动声色,平地起惊雷。女孩们以各种方式自杀的场景极为震撼,让人不寒而栗。电影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传统道德发展到极致,反抗也发展到极致。

《任逍遥》

在贾樟柯的作品序列中,《任逍遥》作为“故乡三部曲”的终结,相对《小武》和《站台》,并不为太多影迷重视。但这部电影是个非常出色的青春故事,山西小城的混混的青春,暴力、爱情、对未来的迷茫,这些元素都很到位。

最后想说,优秀的青春电影太多,各种盘点都有遗珠,每人审美也不相同,这个榜单给您权作参考。来句俗的:好电影,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