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高二年级一些家长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学校领导对家长们说,国际留学实验班是经该校的上级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批复,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下称:深圳耀华学校)联合举办的。但家长们发现,华中师大一附中却与深圳市耀华实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耀华公司)合作注册成立了武汉华一耀华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武汉耀华公司)来负责管理。
蹊跷身份
2014年11月3日,几位学生家长相约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想找校长周鹏程再次沟通、反映情况,被学校国际部主任江兴隆告知“周校长在开会,不在办公室”。
在经过几个班主任核对了家长身份并确认没有新闻记者之后,江兴隆领着学校的保安和派出所的一位警察来到会议室,代表校方与家长们见面。
家长们提供的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11月2日做出的《关于华中师大一附中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开展国际课程合作办学请示的批复》显示,学校同意华中师大一附中与深圳耀华学校合作办学。然而家长们发现,拿到的学费收据等票据上加盖的公章却是武汉耀华公司的。他们查询得知,武汉耀华公司的两个股东:一个是华中师大一附中,一个是深圳耀华公司。股东中没有深圳耀华学校。
“上级单位批复的是与深圳耀华学校合作,而实际却变成了深圳耀华公司,这不是偷梁换柱吗?”
面对家长们的质疑,江兴隆解释说,深圳耀华学校与深圳耀华公司是一套班子,同一个法定代表人,同一个董事长,都是田贵联。
深圳耀华学校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全日制国有民办私立学校。而深圳耀华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其经营范围没有教育、培训业务。
华中师大一附中在工商登记注册时把合作对象由深圳耀华学校改变为深圳耀华公司一事,华中师范大学是否知情并同意?记者多次拨打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的手机,没有打通,发了短信信息,至发稿时也没有得到回复。
江兴隆向家长们介绍,国际留学实验班是高中学历教育,其办学主体是华中师大一附中,日常教学由华中师大一附中负责,托福、赛达培训课和留学申请咨询等由中介培训机构来做,“耀华”负责。
“原来耀华的身份是中介培训机构,这不是华中师大一附中在帮助社会培训机构招生吗?我们孩子上这个国际留学实验班是冲着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如果早知道真相,我们肯定不会来上,社会上有名的培训机构很多,我们为什么要选耀华?”家长们对记者说。
家长们告诉记者,国际留学实验班的管理和教学由耀华方面负责,“耀华”的办学理念、管理、教学令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悲观失望。
在家长们提供的一封他们写给湖北省教育厅厅长的联名信中,家长们反映“耀华”的老师存在着师德问题。高一第一学期开学后不久,某同学看到“耀华”的管理者某老师在办公室看不雅视频。据当时高二留学班的女生反映,该负责人在女生面前,行为也不规矩。
耀华方面派来的一位管理人员张某,在参加留学班全体教师会议时公开说,他有个杀人犯朋友,坐了10年牢刚放出来。家长提供的视频显示,张某在家长们的质问下承认说过类似的话。
一位学生对记者说,学校平时考试监考特松,看到学生作弊老师也不管。
乱象隐现
家长们告诉记者,当初他们孩子的入学通知书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给发的,已经毕业学生的高中毕业证也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给发的,所以,他们认为孩子们应该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学生,华中师大一附中应该对孩子们负责。
在见面会上,江兴隆向家长们承认,国际留学实验班是华中师大一附中主办的,学生也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
在采访期间,多位家长和学生向记者反映,华中师大一附中发给他们国际留学实验班学生的外文课程书本几乎全部是盗版的。
仅以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班为例,记者看到,课程表上列出的外文课程有世界地理、阅读、口语、听力、美国写作、美国文学等。
“这些学校发的书本和资料,全部是盗版的。”一位学生拿出一摞厚达半尺多的多门外文课书本给记者看。
记者发现,这些教材粗制滥造,封面上印有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的校训“清纯、儒雅、博学、阳光”8个字,没有版权页,没有定价,没有作者,没有出版社的名字,连纸张都是打印纸,又厚又粗糙,字迹也不清晰。
“我们花的是正版书的钱,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却是盗版的书,这怎么解释?学校光卖给学生盗版书,每个学生的书和资料费要四五十万元。”针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一位班主任表示,学生们一拿到这些书本就发现了盗印的问题,也向她反映过。而对此江兴隆则辩解说,他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书本不是华中师大一附中发的,是由耀华方面提供的。
国际留学实验班有多名外教,家长们怀疑这些外教都是非法聘用的,没有资质。因为学生们发现,这些外教上课一点也不专业,很没有水平。
湖北省外国专家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华中师大一附中具有聘请外教单位资质;武汉耀华公司、深圳耀华公司没有聘请外教单位资质;深圳耀华学校有聘请外教的资质,但它如果在湖北聘请外教工作,需向湖北省外专局重新申请资质。经查,截至2014年上半年,获批的单位中没有深圳耀华学校。
这位工作人员还向《法治周末》记者证实,在记者报出的4个外教名字中,经查,其中两个人名的字节不存在,即湖北省具有外国专家证的人中没有这两人,而带有另两个人名字节的外国人很多,不好断定是不是记者所要查询的那两个人。
家长质疑
创建于1950年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据其官网介绍,是全国著名的重点中学,是湖北省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1962年就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1997年以全省最高分被评为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2013年学校再次通过省级示范高中督导复评。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7月,华中师大一附中就创办了湖北省中教系统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实体——华中师大一附中中澳合作部,2005年获批中外合作办学资格开始开设国际课程。在开办中加国际课程实验班、中美国际课程实验班的同时,2010年,学校与华中师大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创办了国际留学实验班,在2012年,学校将国际留学实验班集中管理。
家长们说,所谓集中管理,就是把国际留学实验班改由新成立的武汉耀华公司负责管理。
与华中师大一附中开办国际班历史悠久、成绩显著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耀华学校只是一所国有民办的私立学校,其高中国际班官方网站显示,最早开办于2010年,并且前两届的学生只有11人。
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什么要跟深圳耀华学校进行合作国际留学实验班呢?
江兴隆这样解释,因为华中师大一附中暂时没有托福、赛达课程的教学老师,由于学校老师的编制名额有限,如再次招聘托福、赛达课程的教学老师比较困难。
“根本原因是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家长们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说,华中师大一附中每年让每个学生交的学费有6万元,而国家批准的中加国际课程实验班和中美国际课程实验班每人每年的学费才1.2万元。仅此一项,高中3个年级300多名学生每年交的学费就有近2000万元。
江兴隆解释说,华中师大一附中6万元中拿到手的是1.2万元,剩下的4.8万元是合作方“耀华”收了。按他所说,华中师大一附中显然是以自己的名义在帮助合作方招生,然后两家坐地分成。
“强制要求学生通过武汉耀华公司申请留学收取高额留学咨询服务费,是学校敛财的另一个途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高二下学期,学校开始动员学生在校申请,要挟家长和学生,不在学校申请就不提供成绩单,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被逼无奈选择在校申请,每人缴费4万元。交费之后,没有合同,没有承诺,没有发票,只有一张注明“代收咨询费”的收据。
家长们查询发现,武汉耀华公司根本没有留学中介咨询资质。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学校每年还组织学生到国外游学,而具体承办出国游学的是深圳市万康国际旅行社。
家长们向记者介绍说,20天的美国游学,每个学生被收费4.5万元,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必须交现金,4.5万元还被万康国际旅行社分成两张收据,一张2万元,一张2.5万元。广东省旅游局向记者证实,深圳市万康国际旅行社没有出境游的资质。
家长们向记者表示,他们准备向工商、税务、教育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华中师大一附中和武汉耀华公司以及深圳市万康国际旅行社存在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
(摘自《法治周末》 " 本文作者: 任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