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除常引起肝脏、胰腺、胃肠等消化系统症状外,还可引起心血管、神经、造血、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的损害。酒精性肝病是西方国家大量肝硬化患者的最主要病因,也是目前人类常见十大死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的肝损害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
饮酒会引起肝损伤吗?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但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在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时,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由于人的个体差异较大,饮酒与肝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不十分明确。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同时,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比如空腹饮酒比边吃饭边喝酒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因此,不能笼统地说饮酒就会引起肝损伤。
饮酒为什么会引起肝损伤?
肝脏是人体最大、功能最多、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实质性腺体器官。它参与人体消化、排泄、解毒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乙醇(酒精)不能储存,必须被代谢,其中90%以上在肝脏进行氧化代谢。乙醇通过乙醇脱氢酶产生乙醛(乙醇的主要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及其他脏器具有毒性作用。此外,乙醇代谢可使细胞内环境处于还原状态,从而干扰碳水化合物、脂质代谢以及其他一些中间代谢环节。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因此,酒精必然会影响正常的代谢结构,引起消化和代谢失常,从而降低对病原菌、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女性饮酒不易引起肝伤害吗?
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酒精性肝病。因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对酒精(乙醇)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饮用同等量的酒精饮料,男性和女性在血中酒精浓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并且,雌激素可增强酒精产生的内毒素血症应答反应,并扩大肝脏对内毒素的炎症反应。在我国制订的《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指南》中,诊断标准规定的女性饮酒量只有男性饮酒量的1/2。但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中,男性却明显多于女性,这主要是我国男性嗜酒人群明显多于女性嗜酒人群。
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损害有差异吗?
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不同。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啤酒或烈酒与肝病的相关性比葡萄酒更明显。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而肝损害与酒精度数明显相关。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肝损害的危险性较低。
饮酒方式对酒精性肝病的影响
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天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空腹饮酒比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空着肚子喝酒,只喝酒不吃菜的,更容易患肝损伤。如果在喝酒的同时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肴,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饮酒同时要吃些蔬菜,也可减轻肝脏负担,如醋拌凉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同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剂,也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大百科:慢性肝病防治篇》 " 主编:金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