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历史

2015-04-29 00:00:00
现代阅读 2015年2期

人类自有书籍以来,就有专门给孩子阅读的读物。但以前的儿童读物,受限于印刷技术,少有插图,即使有图的读物,也是文字为主、说明性的插图为辅。

主要用图来讲故事,图文融合,并通过翻页的阅读节奏来设计出来的现代绘本,是在19世纪末期才开始发轫的。所以说,现代绘本的年龄,不过100多岁。

而这些,都是现代印刷技术与儿童阅读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绘本的开创者,是19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英国出版家、画家、雕版印刷专家埃文斯率领的3位最著名的插画家——克兰、格林威、凯迪克。

克兰出道最早。他为儿童图书绘制的插画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图文融合极为完美。但人们知道得更多的,是比他出道晚一点儿的格林威、凯迪克。

格林威以远离现实的梦幻图片闻名。她的第一本作品《Under the Window》用小诗配上一幅插画,歌咏平和美好的生活是一种幸福。那种唯美梦幻,很快虏获当时英国人的心。1955年,英国图书馆协会更以她的名字,设立儿童绘本的奖项,奠定她插画大师不可磨灭的地位。

凯迪克也是最亲民的一位插画家。他的作品具有丰富想象力,巧妙布局,更处处展现幽默点子,创下后世极难超越的典范,因此被誉为“绘本界宗师”。193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以他的名字设立“凯迪克奖”。此奖与“格林威奖”现今并列成为全世界最具公信力的绘本奖项。

“绘本三剑客”的作品,除了克兰、格林威和凯迪克的绘本,现在在中国大陆都有结集出版。虽然他们的作品,图画看起来不如近几十年的作品精美,色彩也显得“单调”了许多,开本、内页的设计也有不少差距,但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印刷技术。若能让孩子了解这段绘本历史,认识各个时代绘本大师的生活经历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孩子们读起绘本来就多几分兴趣,多几分感受。

再往后,是人们都很熟悉的“彼得兔”诞生。那是1902年,英国女画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的故事》大获成功。从这一年开始,她创作了23本巴掌大的小开本系列绘本。直到110年以后的今天,“彼得兔绘本”和其衍生产品,依然热卖不辍,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只兔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绘本的重镇迁移到了美国,直到今天,美国依然是世界绘本出版的第一大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不少作家、画家移居美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幅增长,文化繁荣,平面印刷技术长足进步,都为美国的绘本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928年,婉达·盖格的《100万只猫》,开启了美国绘本的黄金时期。

1938年“凯迪克奖”设立,这件当时绘本界的盛事,无疑催生了人们对绘本和儿童阅读的兴盛。有人说,如果将“凯迪克奖”75年来的作品一一罗列出来,就不难发现绘本成长的历史,更可以发现其中不少作品经历了这么多年来的沉淀,已经成为可以世代相传的经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的绘本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除绘本的发源地英国、欧洲大陆和绘本兴盛地美国之外,绘本在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也得到了深耕细作。接着是我国台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绘本在台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本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源地,本来也有着非常悠久的绘画传统。在古代,虽然受限于印刷技术,但无论是石器时期的洞穴壁画,还是青铜器皿铸造、雕刻、锦帛画、刺绣、水墨、石刻乃至年画、陶瓷画等,以儿童为主要造型人物的作品很多,以孩子为主要受众的作品也不少。到了民国初年,一大批教育家、美术家,都发现为孩子作画的重要性,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幼稚园工作册等,有着大批十分优秀的作品。

可惜的是,连年战乱,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现代绘本的萌芽,生生地扼杀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因为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长期把绘本这一时代艺术精品挡在国门之外,直到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大陆读者才有机会看到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约100年的现代绘本,并被这些人类5000年文明史上最杰出的、最适合儿童阅读、最适合亲子阅读的杰作彻底打动。

绘本不只是给孩子读的。它和所有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打破时空,感动人心。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早日开始绘本之旅吧。

(摘自化学工业出版社《爱讲故事的爸爸是最好的爸爸》 "作者: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