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派出所”的背后是傲慢衙门作风

2015-04-29 00:00:00
现代阅读 2015年2期

到政府大楼办事,经常能遇到警容严整的警察对往来人员盘查,很少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记者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采访时却发现,这些着警服、佩警衔的政府机关保卫人员,竟然大多是“冒牌货”,甚至连这里的派出所也是违规私设的。

在堂堂的政府大楼里,“派出所”竟然是违规私设的“冒牌货”,警容齐整的“警察”竟然也大都是“冒牌货”,这事儿实在是太荒唐。真相披露后,相信违规违纪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会受到相应处罚。

其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张洪斌已经一语道破了假派出所和假警察的秘密——“这些年上访告状的人员增多,每年硬闯市政府的就有上万人,穿上警服有时还管不住呢。”显然,佳木斯市政府大楼的假派出所和假警察就是加强版的门卫,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威慑、拦阻上访告状或其他反映问题的民众,从而维护政府大楼所谓的“秩序”,从而确保有关部门和官员的安宁,避免他们受过多的“打扰”。假派出所和假警察抬高了政府的门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闭了政府的大门,增加了民众和政府沟通的难度,减少了民众和政府沟通的机会,阻碍了民众与政府的联系。问题的本质是门难进,是漠视民众的诉求和利益,是嫌麻烦图清闲的懒政,暴露出衙门真作风,暴露出官僚主义,暴露出宗旨观念、服务意识的扭曲错位。

假派出所不常有,门难进的现象却常见,尽管各机关单位在不断地转变作风,但有些单位的门卫依然难缠,依然蛮横,依然动辄给民众甩脸色、吃闭门羹。各机关单位的大门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一个窗口,这个窗口的一开一合、一宽一窄、一紧一松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感受和利益,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和政府大门的门卫或其他值勤者应该当方便民众办事的服务员、引导员,不该当拦阻员和守门员,这是所有党政机关都该树立的“门风”

(摘自《羊城晚报》 "本文作者: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