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2周年,雷锋和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如今,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学雷锋活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实践。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刻理解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倡导在新时代下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键词】雷锋精神;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凝聚力;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5)03-0036-03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党顺应时代需求,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承继了几十年来学雷锋活动的光荣传统,而且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提升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雷锋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蕴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真情,始终具有激发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雷锋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经历,使他对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刻骨铭心,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充满热爱。在部队生活的锤炼中,他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是这种理想信念,激励着雷锋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激发其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才能够在现实工作中、艰苦环境下接受考验和锻炼,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公无私、锐意进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雷锋同志出生贫苦,小时侯没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因此十分注重对知识的学习。他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常常放着学习用书,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就拿出书来学习。他在日记中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学习。”雷锋同志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被人们称为“螺丝钉精神”。当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不断加速,惟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雷锋的一生,就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永远以帮助他人为乐,只要是人民所需要的,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做。他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工作、助人,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雷锋的这种奉献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雷锋精神虽然与社会主义核心观产生的时代不同,但在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上,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
(四)爱岗敬业的职业品格
工作不仅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雷锋是爱岗敬业、尽忠职守的标兵。他无论做什么,都能以满腔热忱把工作做到最好。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爱岗敬业,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二者的吻合不仅具有内在逻辑性,而且具有客观规律性。
(五)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雷锋不仅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在学习和工作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体现了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表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在雷锋身上,充分体现了永不自满的谦虚品格和永不停歇的奋进意志。
(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雷锋自觉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注意节约每一分钱、干好每一件事。他自己省吃俭用,却把省下来的钱存人银行,捐给灾区人民。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有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和崇高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广泛的传承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
二、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时,曾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深化雷锋精神,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因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和高度契合,雷锋精神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雷锋精神发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当今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实践的变革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的理论基础、价值目标、精神内涵等,都反映了实践的呼唤,吸收了时代的精神,顺应了人民的心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雷锋精神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提炼和把握,对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有更加自觉的领悟和发挥。
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就在于有助于满足当代社会及民众的精神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一些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雷锋精神是一种深入思考人生存在价值的精神,它能够启迪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种探索成长和行为规则的精神,它能够启迪人们公平竞争、利人利己、善待他人,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雷锋精神不是万能的,但它在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今天,为当代中国确立了一个精神坐标、一种道德尺度和一种价值追求。
三、持续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雷锋是中华民族的先进人物和精神楷模,雷锋精神影响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雷锋时代,虽然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无法勾勒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愿景,但是雷锋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挚的爱国情怀实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一大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典范,他们都是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践行者。我们要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把雷锋精神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弘扬雷锋精神,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由、平等、公正的法治社会,这是共产党人21世纪的价值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平等”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文明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表面看,雷锋精神似乎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没有直接联系,但是“雷锋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集中体现在“公而忘私、光明正大”的正义精神。雷锋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证明了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力度,具有重要的道德榜样与推进作用。如今涌现出很多在新时代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被人民群众所敬佩和歌颂的典范,党员干部要示范引领,普通公民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三)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雷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与社会主义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他一直在以实际行动为倡导社会良好风气作出贡献。由此可见,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学雷锋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有了这个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易于落实。新形势下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关键是要让雷锋精神内化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把雷锋精神融人到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要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