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生和高职生不同,会计英语教学和一般的会计教学、英语教学也不同。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以中职为基础的高职生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阐述了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高职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以中职为基础 " 高职 " 会计专业英语 " 教学现状 " 改革措施
会计专业英语使用的教材是《实用会计英语》,它分别从会计简介、企业形式、会计恒等式及演示、账户、复式记账、日记账、过账与试算平衡、调整账户、财务报表、结账、销售和采购、现金与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固定资产、应付债券、股票资本等方面介绍了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它能够增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一、以中职为基础的高职会计英语的教学现状
以中职为基础的高职生由于没有受过高中教育,基础普遍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整个大一学年中学习应用英语时,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对会计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掌握不够,对会计流程、记账方式、财务报表等不够熟练,以至于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难以开展一些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二、以中职为基础的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灵活处理教材
会计实用英语一共有18个单元,虽然依托国际会计准则,教材编写者删减和规范了部分概念,而且为了避免重复,删减与重新整合了第一版的部分章节和内容。但是,因为单元太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筛选教学内容,打乱教材原有的顺序,按照循序渐进或由浅入深的原则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如为了介绍会计英语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先从相对简单、易懂的章节开始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入案例来解释会计循环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增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会计工作实践案例。此外,教材每一章节后都配有词汇表和注释,还设置了多种练习题型,所以在讲授完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以后,教师都可以让学生练习这些实践操作题,并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不同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分层次、有选择性的练习,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方式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单一,通常只是翻译出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会计英语的相关知识,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翻译法
在教学初期,翻译法往往能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因为学生以前学过《会计学原理》,对翻译的基础知识、翻译术语、概念有所了解,只是没有学过会计专业英语,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单词、分析语言结构,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但是,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专业词汇要与本国会计行业中的专业词汇一致,不能望文生义或者自己创新,以免令学生误解,引起歧义。如在教学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时,笔者把sum-of-the-year's-digits-method翻译成“年数总和法”,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逐年数字总和法”; 把double-declining-balance-method翻译成“双倍余额递减法”,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两倍率递减余额法”。在讲授存货计价法的时候,笔者把specific identification翻译成“个别计价法”,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具体辨认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翻译和本国的会计术语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学生授课法
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取小组长,然后提前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相关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授课时,不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而是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讲课,让学生当一回“教师”,分别阐述他们这一小组所分配到的知识点,并由其他小组打分。通过这种竞争,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在授课之后,由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重复和反复练习不熟悉和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对比法
对比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主要运用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文和英文的对比。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会计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对中文的相关理论有所了解,所以在讲授会计专业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英文和中文进行对比,分析中文和英文表达的差异,让学生掌握英文的相关术语和概念。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翻译出英文的专业术语,再给学生标准答案,最后,让他们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会计专业英语的时候,教师必须比较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做会计分录的时候,中西方使用的会计科目的名称不同,有一些西方国家使用的科目在中国找不到相对应的名称。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说明分录的性质,指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侧重理解。除了科目名称的不同以外,中西方还存在处理方法的差异。如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的时候,在中国最常见的做法是最后两年的折旧金额平均分摊,但有些西方国家并不采用这种做法。
(4)师生互动法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只起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如在教学新的概念或术语之前,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在上课时,请一个或几个学生到讲台上讲述这一概念或术语,最后由同班学生打分并评论;又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辩论主题,设立激励和加分机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要点、相互合作等方式,不断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片或者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真正参与到会计流程中来,巩固所学知识。
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和许多课程一样,课程评价体系不能单纯地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该由许多其他因素组成,如课堂的参与程度、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会计循环模拟操作的实践情况、辩论比赛的表现情况等。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至关重要,学生也非常重视教师的评价,所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表现比较好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在学生表现不太好的时候,教师也不应该严厉批评,而应以鼓励和积极引导为主。好教师犹如一面镜子,引导学生走向积极的一面,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论
会计专业英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学或是传统的会计教学,它是会计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结合,面对的群体是只有中职基础的高职生。针对这一特殊性,教师有必要研究与改革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只要教师选材得当,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相信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一定会在它的专属领域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常勋,肖华.会计专业英语(第四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李海红.实用会计英语(第二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鲍怡菁.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3,(25).
[4]武文秀,张岩双,耿雪.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考试周刊,2013,(25).
※本文系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现南通理工学院)院级课题 《基于中职基础学生的高职应用英语教学研究》支撑论文,课题编号:教研2013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