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而语言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英国诗人西蒙斯曾经说过:“如果教师能适当地使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专业知识,还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去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教学语言的神奇力量?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灵活运用口头语言
1.教学语言要富于启发性和科学性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学绝不是教师演、说、唱的“独角戏”。任何一种课型,只要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好途径。在双边活动的课堂上,教师不应只会教,还应该会问;学生不应只会学,还应该会思考。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从知识结构出发,找出新旧知识的矛盾点,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促进问题的解决。
2.教学语言要富于准确性和逻辑性
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形式的言语行为,它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形式,所以这种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语言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第二,教学语言不可拖沓冗长,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还要擅用同义形式、肯定与否定的转换、因果推论等逻辑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和识记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3.教学语言要富于感染力
一堂富有感染力的课,好比一个饱含各种色彩的舞台,教师就是舞台上最出色的演员。要构建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必须形象贴切,巧妙地运用诗、词、歌、赋以及俗语、格言等,充分利用语音语调的节奏变化,结合情境,给学生美的享受。
4.教学语言要富有幽默感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一名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赢得学生的青睐,不仅取决于其具备的专业知识,也取决于人格魅力。在课堂上,教师不失时机的幽默语言,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缓解大脑疲劳,为学生单调的学习生活注入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擅用体态语言
1.手势语要简洁、准确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手势语,可以摒除口头语表达的单调性和抽象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教师过多地使用手势语,则会干扰学生的视线,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使用手势语时,教师一定要选择好适当的时机,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2.目光要庄重柔和
当教师注视学生时,学生会感受到情感的传递。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常常会流露出信任与期望的目光;对于不喜欢发言、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的目光则会变得焦急和无奈。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目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注视学生的目光应庄重而柔和,向学生传递出严格要求与鼓励进取的信息,切不可只关注成绩好的或只顾埋头讲话的学生,否则只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
3.身姿要挺拔,位移要适度
一位教师的课堂形象,会给学生施以巨大的精神影响,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无论自己有多少烦恼,都要面带微笑、身姿挺拔地走进教室,切不可把烦恼传递给学生。另外,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移要适度,不能只站在讲台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也不能频频地在教室内走动,不然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打乱学生的思绪。只有在提问、讨论、间歇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可见,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教师辅以恰当而得体的肢体语言,使两者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话语的气势,还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使学生印象深刻。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田墩黄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