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数学教学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 课堂教学 " 问题 " 建议
对于学生的中考整体成绩而言,数学成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绝非夸张。因此,广大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教学,及时发现和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形式化。虽然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几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质量,但是课程改革追求的数学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然而部分教师轻视课堂教学,致使数学课堂教学看起来比较热闹,但实际上内容空洞。如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但是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过程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没有意义的讨论。长此以往,只会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2.教师主要关注“有希望”的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没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态度一般比较和蔼;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往往会忽视他们,对他们的提问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无视这些学生的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抵触,甚至厌学的情绪。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1.细化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首先应细化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量较多,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应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够达到的高度。接下来,教师要把教学目标细化成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重点知识反复讲解、一般知识介绍讲解、让学生动脑思考细节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培养思辨能力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要注意开展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如在教学《椭圆的知识》时,有些学生认为椭圆知识比较容易,在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丰富椭圆的教学内容,与数列等其他课本知识,或生活知识结合起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还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3.建立评价考核制度
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及学生成绩的提升幅度等。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认真考虑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笔者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大幅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时敏.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2]孙静慧.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