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小学复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5-04-29 00:00:00李平石美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5期

摘要: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导致我国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紧缺,导致复式教学成为偏远山区教学的主要模式。本文主要对偏远山区小学复式教学的现状以及提高偏远山区小学复式教学质量的对策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偏远山区 " 小学复式教学 " 现状 " 对策

复式教学,即在一个教室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由同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完成多于或等于两门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一、偏远山区小学复式教学的现状

我国偏远山区小学采用复式教学,它的教学任务具有教学科目多样性的特点,即学校里只有一名教师和几名学生,一位教师需要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完成几门课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保证偏远山区的学生接受正常教育,但是落后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严重阻碍了学生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

1.课程开设不齐全

许多偏远山区小学教学规模小,同时存在教师少、学生少的问题,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必须采用复式教学,将所有年级的学生聚集在一间教室内,统一授课。可想而知,教师的授课量是非常大的。大多数偏远山区小学只开设了语文课,就算想开设其他课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数偏远山区小学教师是附近有知识的教师,他们基本常年扎根于山区小学,很少有机会参与一些课程教研和教学工作的交流,导致他们知识层面得不到更新,无法有效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无法开设更多的教学科目,也无法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学科知识。

2.办学条件简陋

国家非常重视偏远山区小学学生的教育问题,加大了对偏远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教学环境,许多偏远山区小学都更新了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丰富了教学资源。但是,对于改变偏远地区小学教学条件来说,这些资助只是杯水车薪。虽然这些小学都使用了较为齐备的教学设施,但由于这些设施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损耗问题,也缺乏相应的授课教师和专业技术维修人员,致使偏远山区小学无法很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影响正常的教学。

上述两个问题严重阻碍了偏远山区小学的教学改革,如果不改变这样的办学条件和授课模式,就无法全面培养偏远地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偏远山区小学复式教学质量的对策

如何改变偏远山区复式教学的落后面貌,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周边偏僻乡村的学龄儿童集中到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心学校,让这些学生寄宿在学校,雇请炊事员、保姆专门照料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并雇请保安人员时刻保卫师生人身安全。此外,学校还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派专车接送学生,朝接晚送,午饭自理。专车接送的开支费用,可以采取政府出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学生家长出一点的办法统筹解决。

2.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当地政府应把经费投入到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上,教师也应结合自身实际与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不定期地参加县区培训班,开展校本培训。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一个班授课时,可以让另一个班先进行预习、做作业。当轮到这个班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由于学生人数少,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辅导尖子生和后进生,把复式班改为单式班。

4.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解决问题

政府部门应该站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教育优先的高度,依靠组织社会力量,统筹兼顾,多方面协调,积极动员,出资帮助散居群众搬到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方聚居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全面提高偏远山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庭龙.浅谈复式教学中的“动”与“静”[J].时代教育,2013,(8).

[2]奕轩.生命的坚守——记易县蔡家裕乡马圈子小学教师瞿廷芝[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7).

[3]肖友荣.山区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出路[J].新校园(中旬刊),2015,(1).

[4]龙腾飞.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飞(素质教育版),2013,(9).

(作者单位:甘孜州稻城县邓坡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