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恰当、适宜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推动幼儿深入学习和探究;同样,积极、有效地回应,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为幼儿的创新学习奠定基础。根据现状,我园以全体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主要途径,开展了在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回应策略的教研活动。本文以语言活动《很大很大的蛋》为例,阐述了磨课活动的展开过程。
一、运用理论,聚集能量
俗话说:“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园以学习为先导,组织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收集了无效提问和无效回应的实例,然后在磨课中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如果教师自身经验缺乏,那么教师只能重复幼儿的经验,或者让幼儿获得零碎的经验,提问和回应是无效的。因此,我园决定从当下做起,利用教师各自的优势、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运用选课磨课、观摩研讨、活动反思、多次磨课、多次实践等形式深化关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和有效提问”的教研。
二、确立主题,磨课预设
集体磨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很好地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我校以绘本教学活动《很大很大的蛋》为切入点,展开了以“研读绘本——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观课研课——课后反思——再次执教”为流程的团队磨课模式系列研讨。
由于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的年龄阶段,绘本能够给予他们震撼的视觉。《很大很大的蛋》是一本极富趣味性的图画书,非常符合《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精神,即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很大很大的蛋》以池塘边滚来的一只蛋为主题线索,小松鼠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蛋,感到非常吃惊。于是,它到处宣传这件新鲜事,从而引发这个蛋是大还是小的争论。这个故事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萌发了幼儿测量的愿望。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节语言活动课。
在磨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参加磨课的教师演绎绘本,然后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各自谈谈自己对绘本内容的初步理解,提出首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如“看到这本绘本,你想要给予孩子怎样的呈现?”“你认为绘本中有哪些有价值的地方?”
三、课后反思,提高实效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授课教师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应能力:第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否倾听了幼儿的声音?第二,每一个幼儿都在教师的眼中吗?教师是否公平地给每一个幼儿提供了回答问题的机会?第三,教师回应的语言贴近幼儿吗?第四,教师是否抓住了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第五,教师是否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采用了不同的提问和回应方式?第六,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提问和回应策略?
我们记录下整个教学过程,仔细研究了授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分析了提问和回应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调整方案。如我们建议,授课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内容,设计出环环相扣的问题,从“谁第一个发现了蛋,它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蛋?有多大?”这个问题引导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了解故事情节,促使幼儿对“蛋到底是大还是小”这个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初步测量,为幼儿制造争论的机会,引发幼儿再次测量,让幼儿获得更形象的感知、更直接的体验、更深刻的记忆。
在教学和教研的轮番互动中,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收获很多,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提问,而忽略了幼儿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缺少更多提升幼儿实践能力的机会等。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始终坚持在教研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教师必定能获得多元化的发展,使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引导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直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