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一、考点梳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中“常见文言虚词”,是以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考查这些虚词,不要求刻板的记忆,只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理解并分辨出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从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来看,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近几年来一直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其特点是将8个句子分为四组,要求考生比较,判断每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的第二个语句一般出自教材相关的篇目。这一命题形式,不仅可以扩大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而且能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这一能力的考查趋势。二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即选择正确的虚词填入选文方框处。
二、答题方法
1.语法推断法——根据语法功能,判断其意义和用法。一般来说,代词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常作状语;介词要与名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再充当状语或补语;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成分;助词附在别的词后,不作句子成分,有显示结构、表示动态和充当语气词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意,判断其意义和用法。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即结合语境推断某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这句话译为: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妻子的哥哥),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方框中应填入一个虚词,给出的选项有“且”和“以”。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来推断,这里填入“以”更合乎句意。
3.联想推断法——结合课文实例,判断其意义和用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两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一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弄不清,我们可以联系教材中学习过的《劝学》中的一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作用基本一致,可知“则”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作“就”理解。
4.对应推断法——根据对应位置,推断其意义和用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它们往往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故而推出对应位置上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常用作连词,在这里表修饰。我们据此可以推出“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同步突击】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作《师说》以贻之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2.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与“君幸于赵王”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庭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3.对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③相如因持璧却立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④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⑤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⑧作《师说》以贻之
A.①②/③⑤/④⑦/⑥⑧
B.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D.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选自《后汉书》)
下列各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奋力行清洁/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不能以自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为众人所笑/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不以官属礼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三年春,吴欲□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札于晋,□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以专诸子为卿。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填入下列句子方框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吴欲□楚丧而伐之
②□观诸侯之变
③阖庐□以专诸子为卿
A.①以 ②则 ③而 B.①因 ②以 ③乃
C.①因 ②以 ③而 D.①以 ②则 ③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