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15-04-29 00:00:00李奕萍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5年27期

【解题钥匙】

一、考点梳理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题,集中考查词义理解、文意理解、信息筛选等几个考点。

所谓“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所谓“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形成一个较为条理化、系统化的信息链。

二、答题方法

(一)筛选信息的一般方法

1.明确筛选的目的和标准。目的和标准是筛选信息的依据,心中要始终装着“标准”这一概念。这里的标准是指题干的要求或选项的话题。

2.重点对相对、相反、相近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文中那些相对、相反、相近的信息容易被混淆,理清了它们的界限,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3.注意信息表述方式的变化。相同的信息往往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容易造成误解,要透过语言形式的外衣提取信息的中心内容。

(二)整合信息的一般方法

1.剔除多余重叠信息。筛选出来的信息有的是多余的,有的是交叉重叠的,整合时,要进行甄别。

2.合理加工组合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阅读时要善于寻找分散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分散的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

针对此考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解题: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了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的指向至关重要。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中去,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选项对应的句子。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逐项比对筛选。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谷融先生1957年2月发表的《论“文学是人学”》是建国以来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篇历史文献。文章提出了关于文学的人道主义基本精神和原则,不仅在当时具有抵制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意义,也在新时期之初具有拨乱反正、促使文学回归自身审美特质的功效,而且在新世纪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消费主义日益蔓延的现实语境下,仍然具有抵御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维护文学和批评独立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钱先生的重大学术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个命题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以符合文艺自身规律的方式作了准确而深刻的理论阐述。第一,批评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季摩菲耶夫“人的描写是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的“人是工具”的观点,确立了人在文学里的中心地位。第二,从价值论角度论述文学作为人学的思想内涵,首次突破了把思想倾向落后的作家创作出伟大作品归因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战胜落后世界观的正统主张,认为与其把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成功“说成是现实主义的胜利,倒不如把它当作人道主义的胜利来得更恰当些”,确立了这个命题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质。第三,论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内涵,突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在文学中巨大、根本的作用。一是明确区分了作为历史思潮和作为人类普遍精神的人道主义,二是精辟地概括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即“把人当作人”,在文学艺术中,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为“用一种尊重人同情人的态度来描写人、对待人”;三是高度推崇人道主义精神在文艺发展中的巨大历史作用;四是明确把人道主义作为评价文艺作品价值的“最基本的、最必要的标准”;五是肯定共同人性、普遍人性的存在,文学理所当然地要以描绘和表现普遍人性为己任。

显而易见,钱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的核心内涵是以“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来认识、理解、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确定评价文学作品的基本标准:人是目的,尊重人、解放人、把人当作人,肯定共同人性、普遍人性的存在,并以这种态度来描写人、揭示人性的广度和深度,真正把人作为文学描写的中心。

如果我们回到1957年在极“左”路线的统治下,大批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特别是大批“人性论”的历史语境中,那么,我们可以想象,钱先生提出这个命题需要多大的理论勇气!在“文革”中被作为“黑八论”之一的“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代表论点,承受着更加猛烈的批判。但也正因为此,“文革”之后,钱先生的这个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时期开始阶段人道主义思潮复苏的重要代表观点,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界、文艺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以其思想的精湛深刻和体现着广大人文知识分子学术良知,而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节选自朱立元《“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强大生命力》)

1.下列各项中,对“文学是人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是文学艺术的人道主义基本精神,也是唯一的原则,这一精神和原则符合文艺的自身规律。

B.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要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即“把人当作人”,要用一种尊重人同情人的态度来对待描写人物。

C.评价文学作品的基本标准要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来认识、理解、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D.运用“文学是人学”的方法和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纠正某些错误的历史思潮和文学主张,正确评价作家作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钱谷融先生的重大学术贡献突出体现在他对“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以符合文艺自身规律的方式作了准确而深刻的理论阐述。

B.从价值论角度来看,思想倾向落后的作家创作出伟大作品的原因并不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战胜了落后的世界观。

C.“文革”之后,“文学是人学”的思想成为了当前人道主义思潮复苏的重要代表观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D.与作为历史思潮的人道主义相比,钱谷融先生更强调的是作为人类普遍精神的人道主义,因为他认为这才是文学的精神实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人道主义基本精神和原则,在新世纪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消费主义日益蔓延的现实下,具有抵御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维护文学和批评的独立性不可替代的作用。

B.在新时期之初,“文学是人学”的文艺主张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界、文艺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是因为体现了广大人文知识分子的学术良知。

C.把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成功理解为人道主义的胜利,这与钱谷融先生明确把人道主义作为评价文艺作品价值的“最基本的、最必要的标准”的主张是一致的。

D.在文学艺术中,人道主义精神就是要以人为目的,尊重人、解放人、把人当作人,肯定共同人性、普遍人性的存在,要以描绘和表现普遍人性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