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力度超预期
@新浪房产: 【人民日报刊文回应“楼市调控失去定力了吗”?】面对楼市调控新政密集出台,有人就问:楼市调控失去定力了吗?这会不会是新一轮强刺激?人民日报文章称,楼市调控该出手时就出手,避免楼市大起大落对房地产业乃至宏观经济造成破坏性冲击。同时也缓解普通家庭购买改善型住房的压力。
@樊建川:1.房地产具有发展抛物线;2.其顶点早已过去了;3.过去想整整不死,现在想救救不活;4.许多地方衙门靠其维持生计;5.产业链条确实很长、很广;6.与金融的关联度太大、太深;7.地方债务的相当部分沉淀于土地储备;8.刺激之后,最终回归常态,何去何从,由市场规律说了算。
@新财富杂志: 【地产新政:地产“穷” 金融“兴” 股市“疯” 债市“熬”】海通证券姜超称,此前的刺激措施效果有限,因此对本次新政持续性表示怀疑。房地产症结在于人口结构出现拐点,中国地产时代或结束。国民财富配置从房产和存款转向金融资产。股债双牛长期可期,股市气势如虹将继续。
@风雨下黄山-黄生的博:3月百城住宅均价同比跌幅扩大。所以政府慌乱出手救市了!房地产救市难以改变房市长期调整!
@中国证券报: 【楼市新政提振成交 去库存仍是主旋律】新政剑指改善型需求,在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5改2”的共同作用下,二手房市场有可能率先受到提振。政策放松将进一步传递至新房市场,二季度市场成交量有望攀升。总体而言,由于库存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短期内房价难以出现明显上涨。
@林滤山: 【政府对房地产的爱,超过老公对老婆的爱】经济学家马光远最近表示,对房地产政府肯定会救市,政府离不开房地产,如果这世上有一种爱是真爱的话,就是中国政府对房地产的爱。
存款保险制度来了
@新华网: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体系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存款保险条例下午公布,将最高偿付限额设为50万元,约为2013年中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国际一般水平。据测算,设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护。
@李大贺律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人才建设、内部控制、对投保法人进行偿债能力等各方面的风险评估、自身承保险能力、自身担保能力、精算管理和合规管理这五个方面成熟起来,只有这样,存款保险制度才会使储户的存款风险有效转移,切实发挥存款保险的风险承担功能。
@证券资讯博览: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条例》并无过多改动,仅对个别条款和字眼细化和明晰。从数量上来看,99.7%的存款人可以享受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全额赔付”,绝大部分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可直接通过存款保险得到全额保障。
@MaggieMilk:存款保险制度只是一层暂无用处的“安全网”。
@财经网: 【重要!存款保险制度来了 普通老百姓怎么办?】1.储户不能再停留在“银行不会倒闭”的老观念上,要正确认识“银行经营不善一样会倒闭”——那不是万能的保险箱,你的钱仅仅是交给他打理!2.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额储蓄存款可多选几家银行。
@天弘基金: 【天弘观察:存款保险制度完成预示利率市场化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完成预示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加速、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会促使存款利率的上升。整体而言,对货币型基金的积极影响偏多。
@陆金所Lufax: 【存款保险制度露真容 传递金融改革三大信号】业内人士明确表示,2015年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同时提出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1.打破“隐形”存款保险;2.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3.为中小银行营造公平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