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爱国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时间副词“比”在时段中的位置进行了排列。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比”;义阈
中图分类号:G256.1;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1-0102-0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cation of time adverb“bi”in temporal expressions with the aid of the Turfan documents.
Keywords: Turfan; unearthed documents;“bi;”meaning
吐鲁番阿斯塔那第509号墓出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将母送婆神柩到此,先蒙给过所还贯。比为患疹,未能得发。今患损,欲将前件母及妻、驴归贯……”[1]
黑维强先生《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二)认为“比为”表示原因,犹因为、由于[2]。聂志军先生《〈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辨正》认为:“‘比为不词,‘为是介词,因为、由于之义,表示原因……‘比为患疹,未能得发中‘比为释为‘因为,貌似能够解释得通,实则只是‘为对译‘因为,没有翻译‘比……上言‘先、‘比,下言‘今,前后时间对比鲜明,‘比此处应为时间副词,‘先前、以前之义。”[3]
案:聂先生谓“比为”不词;谓黑先生只是“为”对译“因为”,没有翻译“比”;谓此处应为时间副词,甚是。但谓“比”此处应为……“先前、以前”之义;又引阿斯塔那第184号墓出土《唐□守德家书》:“守德比为在西州留滞,缘钱物散□□。今征收向足,市买装束并了。今月廿七日□发西州■ 即到乡吐(土)。比为关山隔阻,奉拜未由,今 ■ 史回次,谨附启不宣,谨启。”[1]136谓“比”也应为“先前、以前”之义。据阿斯塔那第509号墓同出《唐开元二十年(732)瓜州都督府给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过所》:“染典先蒙瓜州给过所,今至此市易事了,欲往伊州市易”[1]276,以“先……今……”为序,与阿斯塔那第184号墓《唐□守德家书》“比……今……比……今……”相较,就“今”而言,释“比”为“先”,似乎可通;若就阿斯塔那第509号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先……比……今……”而言,如聂先生所释,则成“先……先前/以前……今……”句式。众所周知,时段从“先”至“今”是一个过程:丨先→今丨。“先”是起始,“今”是终止,在“先”与“今”之间不可能再有与“先”相并立的“先前/以前”,知聂说之不可从也。
杨树达《词诠》卷1:“比,时间副词,近也。”[4]引《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七年四月壬午诏曰:“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5]《北齐书·元晖业传》:“文襄尝问之曰:‘比何所披览?”[6]聂先生解为“近来”之义。《后汉书·光武帝纪》之“比”与《北齐书·元晖业传》、阿斯塔那第184号墓《唐□守德家书》之“比”义同;此词又作“比来”,《三国志·魏书·徐邈传》:“比来天下奢靡,转相仿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与俗同。”[7]武则天《如意娘》曲:“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8]《旧唐书·王方庆传》:“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手舞足蹈,公违宪章。”[9]皆“近来”之义,在“丨先→今丨”框架中居于距“先”远距“今”近的位置。
《吕氏春秋·先识》载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而归周。对周威公问曰:“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10]谓当时在晋也。(商务印书馆《辞源》释此“比”为“近来”,不可从。)《新唐书·宇文融传》:“朕比不置左右仆射,正以公在省耳。”[11]谓当时不置左右仆射也。此二例“比”字与阿斯塔那第509号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之“比”义同;此词又作“比来”,《敦煌变文集》卷3《燕子赋》:“雀儿得出,憙不自胜,遂唤燕子,且饮二升。‘比来触误,请公哀矜,从今已后,别解祇承,人前并地,莫更■ ■。”[12]皆“当时”之义,在“丨先→今丨”框架中居于距“先”近距“今”远的位置。
综上所述,时间词的排列顺序是“先→比(当时)/比(近来)→今”,“比”只能居于“先”之后、“今”之前。聂先生将两个不同位置的“比”混为一谈,又将《剧谈录·龙待诏相笏》“某比不熟识于侍郎”、《旧唐书·王方庆传》“比为久属太平”之“比”释为“先前、以前”之义,全不知此二例“比”字当释作“本”,谓“本来”也,蒋礼鸿先生《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有此释法。又,《敦煌文献语言词典》将《敦煌变文集》卷6《丑女缘起》“比来丑陋前生种,今日端严遇释迦”、“娘子比来是兽头,交(教)我人前满面羞”二“比来”释为“从前、原先”[13],亦不确,当释为“本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71.
[2]黑维强.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二[J].敦煌学辑刊,2005(2):188.
[3]聂志军.《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辨正[J].敦煌研究,2012(4):89.
[4]杨树达.词诠:卷1[M]. 2版.北京:中华书局,1978:6-7.
[5]范晔.后汉书:卷1: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5:52.
[6]李百药.北齐书:卷28[M].北京:中华书局,1972:386-387.
[7]陈寿.三国志:卷27[M].北京:中华书局,1959:741.
[8]郭茂倩.乐府诗集:卷80[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38.
[9]刘昫,等.旧唐书:卷89[M].北京:中华书局,1975:2900.
[10]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81.
[1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4[M].北京:中华书局,1975:557.
[12]王重民,王庆菽,向达,等.敦煌变文集:卷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53.
[13]蒋礼鸿.敦煌文献语言词典[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