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中
The author ever visited Everlasting Vision of William Morris in Tamsui Historical Museum, New Taipei City,Taiwan. This lively and informative exhibition showed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a hundred years ago so that the author pondered over a lot.
笔者曾在台湾新北市立淡水古迹博物馆参观了《不朽的追求:威廉·莫里斯特展》,展览生动翔实地展现了一百多年前的工艺美术运动,使笔者思考良多。
十九世纪下半叶,面对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丑陋工业品和维多利亚时代繁复装饰对于当时手工艺设计的冲击,英国开始了一场工艺美术的变革,史称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在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查理·沃塞(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批评家、艺术家的影响下,以恢复中世纪手工艺传统、提倡简洁朴素的设计风格、反对机械化和过分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为
目的的思潮在英伦以及欧洲工艺美术者之间蔓延。在这场运动中
诞生了许多“艺术家中的工匠”或者“工匠中的艺术家”。
随着1 8 8 8年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的成立,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的观念逐渐在建筑、家具、室内产品和装饰艺术的设计中体现。协会也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让普通民众了解新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和高雅的生活品味。
尽管这场运动的初衷是倒退回中世纪,以此来消极地对抗工业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这场运动却给后世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它所提倡的自然主义和东方主义的风格为当时的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从而为之后的“新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大陆,格罗皮乌斯开启了变革新的一步。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工艺技师联合会,在这个联合会里没有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和阶级差异。我们要思考和建立新的未来大厦,建筑、雕塑、绘画将结合在它的统一形象中。这座大厦像由许多工艺技师的双手将之矗立云天的殿堂,将成为新的未来信念的标志。
1919年4月1日,包豪斯学校在德国魏玛市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有人说,“包豪斯是德国在世纪之交为改革应用美术教育而进行的连续不断努力的结果。”但是如果仅仅将包豪斯理解为为实现某种思想而进行的实践,显然有些表面,因为包豪斯贡献给世界的远远超过了其形式本身。诚然,新的艺术教育方式的运用培育了无数建筑、绘画和设计大师,然而,这种教育方式绝不仅仅施惠于他的学生,也绝不仅仅局限在德国、美国抑或是这些包豪斯培养的大师们身处的任何一个国度——包豪斯是一种思潮,一股鼓舞和传播创新、革新精神的力量。可以说包豪斯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教育。
1933年包豪斯结束了他十四年的历程,留下的德绍包豪斯校舍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的众多大师一道离开了德国,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经历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以及之后的罗斯福新政,美国建筑设计师们开始关注社会经济需求的剧烈变化,重视新材料与新设计方式,学习德国经验,美国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开始寻求转型。1936年,美国建筑理论家约瑟夫·哈德纳特(Joseph Hudnut)成为哈佛设计学院(GSD)的首任院长。他合并了三个学院,拆掉教室间的隔墙和装饰,促进师生交流,并聘请了当时的先锋设计师——德国包豪斯建筑学院的前领导者格罗皮乌斯。
积累包豪斯的办学经验,格罗皮乌斯已经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教育家、建筑师,拥有极高的社会名望。初到哈佛,便有大量宾客和学生前往旅馆拜访求教。他负责研究生设计课程,每周两次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删减原有的古典式绘图训练,鼓励他们进行个人思考,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他还坚持招收女性和国际学生。第二年,他升任为哈佛设计学院院长。但实际上,当时学校改革的阻力仍然十分强大。格罗皮乌斯在上任的一开始就提出,希望将基础设计课程设置到核心地位:学生入校后,在选择自己的专业之前,先上六个月的基础设计课。在格罗皮乌斯鼓励其他老师投票以及获取资金赞助等诸多努力下,这一想法直到1950年,才得以实施,课程被命名为“设计基础”。
实际上,哈佛并不想完全移植包豪斯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一种带有包豪斯痕迹的却适合美国环境的教育体系。格罗皮乌斯在哈佛设立的“设计基础”较接近于包豪斯的初级课程。这个初级课程实际上成形于1923-1925年,此时期理性科学的想法逐步替代了表现自我的浪漫主义思想,老师们授课强调理论和手工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以及将这股潜力释放出来。课程中“理论教学量大质高,是因为它运用了严格的理性思考,对视觉体验以及艺术创造性的本质进行着检验。”例如,设计师伊顿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材质的试验,以及分析传统大师的画作等内容。保罗·克利和康定斯基负责教授对色彩和图形特性的探究。后来他们都出版了相关的书,例如康定斯基的《点线面》,克利的《教学草图集》。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工艺美术传统,哈佛并未采用包豪斯最著名的“大师、熟练工人和学徒”制度,而是强调学生对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方案的创造性,关注“理念(idea)”——这一点实际上与包豪斯一贯重视理论教学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
格罗皮乌斯在设计与建筑领域的教学尝试无疑为美国大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促成了哈佛乃至整个美国建筑教育的转型。此后,美国建筑界灿若星辰,无数的大师以他们革新性的作品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从本质上步入了现代社会。可以说从包豪斯到哈佛,从欧洲到美国,“格罗皮乌斯们”的努力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