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隆中对”之前诸葛亮意象的建构

2015-04-29 00:44周宇清
华夏文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卧龙三国演义刘备

周宇清

鲁迅在其名著《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三国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诚非虚言。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是三国这幕大戏的总导演,是一位策划和驾驭历史发展进程的重量级人物。在整部小说中,诸葛亮一直都是以智者、奇人的形象出现的,对此,书中多有精彩演绎,尤其是对“隆中对”之前诸葛亮意象的建构,堪称绝妙。

首先是虚实结合,通过他人之口、他人形象映衬出诸葛亮之神奇。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第一次从书中人物之口道出诸葛亮的旷世才华。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对碌碌半生、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当刘备问询伏龙、凤锥究系何人时,水镜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这为以后的情节铺展留下了悬念。如果说水镜先生称赞诸葛亮只是总其纲,认为只要这两位大贤得一即可成大事,那么徐庶的话则是对水镜先生评论的注脚与解析。试看徐庶的评说:“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小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此时才说出此人的家世与姓名,原来风雏即是庞统,伏龙正是诸葛亮,形势顿然明朗,“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当水镜先生再次见到刘备,也将其比作“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这二位的评论可谓无以复加了,这给读者预设下了巨大的想象窄间,也在潜意识里影响了故事的当事人:当刘备最终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自谦“年幼才疏,有误下问”时,刘备答道: “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前后呼应,出语自然。

作者并没有停留于口头的夸耀,在情节的演进中,还伴有其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烘托诸葛亮的高妙。水镜先生、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都为诸葛亮的出场做了浓厚的渲染和铺垫,而且这些人物的出场、装束和神态也都是各尽其妙的:刘备逃难至水镜庄中,听得“琴声甚美”,继而见水镜先生是“松形鹤骨,器宇不凡”;人其室,“见架上满堆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徐庶是刘备在街市上邂逅的,“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崔州平、石广元和孟公威则是刘备两次寻访途巾巧遇的,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崔州平是初访诸葛亮不遇回程中遇见的,“容貌轩昂,丰姿俊爽”,而石广元和孟公威是再次前往探访途中碰见的,是二人的歌声招致刘备注意的,一个是“白面长须”,一个是“清奇古貌”。黄承彦的出场则是另一番景象,是刘备第二次访寻不遇正怅惘而归时从童子口中引出的,且是另一种装扮,“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口诵诗文,绝妙的一幅图画。

尽管这些人都风姿丰伟,但都自认为不是最杰出的人才,水镜先牛说他自己是“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丗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意指诸葛亮才是真正值得访求的人。有“王佐之才”的徐庶在短暂辅助刘备的时间里,丧现小俗,让久处闲境的刘备集闭稍显起色,但他仍觉得自已与渚葛亮相比“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风耳”,若得其辅佐,定能安定天下。刘箭途遇崔州平,听其一番评论,已是心折,但崔氏自谦“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只不过是“妄言之”,倏忽而来,倏然而去,一副散淡的样子。石广元和孟公威自称是“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至于黄承彦,只是叙说其是来看望诸葛亮的,虽是智者模样,但他是诸葛亮的长辈,也是一位老者,就没必要写其对时局的见解了。 这犹如书法作品中的飞白,适当的空疏反而能够更好地展现笔墨的灵动与气韵。这人物的出场和情境的安排都恰到好处,常言道:“观友知人。”众多俊逸贤士的陪衬,不南得使人对卧龙先牛的绝世才情产生许多奇妙的遐想

不惟人物形象奇妙,插叙的情境也很精妙,试看刘关张笫一次拜访渚葛亮时所遇情景:

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日:“此歌何人所作?”答日:“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玄德日:“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 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联系东汉末年纷乱的时局,此诗别有深意。这种以诗歌刻画人物的手法在刘备遇见石广元、孟公戚、黄承彦等场景时被多次使用,也都牛.动传神,惟妙惟肖 摇曳多姿的场景在人们心里营造出绝荚的神舒意象,也难怪一次次地使得思贤若渴的刘备产牛遐想,并对其心驰神往了。

情由景生,境由心造,在情景交融中营造出诸葛亮的神秘意象,这是作者建构诸葛亮意象的又一手法。《三演义》中景物描写不多,但适量的描述却为故事的延展增添了无穷意趣,使得故事情节富含诗意。刘备第一次前往隆中,在听得农夫的指点后,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清景异常”。寻访不遇,回归途中,回望隆中景物,“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秀丽的景色折射出居住者的高逸,也隐含着寻访者内心的景仰。 再次寻访时,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看似美丽的景色,隐含着一丝萧瑟,可以预见,这次寻访又将是无功而返。果然,这次义没达到目的,返程时“正值风雪义大,回望卧龙冈,悒邑怏不已”,两次寻访不遇,可以想见刘备此时的怅惘心情,而隆冬、风雪的景象正暗合这种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精美的景色衬托了将要出场主人公的悠远玄妙

作者还欲擒故纵,在跌宕的情节铺陈中一步步地营造出诸葛亮高逸的形象事情还得从刘备与水镜先生的一席对话说起。当刘备把自己落魄的原因归咎于“命途多蹇”时,水镜先生一针见血地说:“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并指出刘备身边的武将和谋卜“惜无善用之人”,也“非经纶济世之才” 然后他盛赞伏龙、凤雏的奇崛,此番言沦确是切中肯綮,刘备触动甚深,竟至“寝不成寐” 此后刘备多次表达了“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求济世安民之术”之类的话,以致于每遇行止奇特之人,都误认为是伏龙、风雏。在实际的寻访中,义是一波i折,妙趣横生 第一次寻访,恰逢诸葛亮外出,只见到了一个童子,刘备问:“何处去了?”童子日:“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刘备义问:“儿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第二次寻访,比第一次稍有进展,不仪见到了奄子,还遇到了卧龙之弟诸葛均,可惜欲求之人义“闲游去矣”,刘备问:“何处闲游?”均日:“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如果说第一次寻访得到的消息是“不知归期”,那么第二次寻访则是“不知去所”,颇有贾岛诗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况味。第三次寻访,“先生虽在家”,但并没有直陈相遇情形,却又是一番情景铺陈:先生在草堂“高卧”,“玄德拱立阶下”。半晌,“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这样延宕的情节书写,并没有拖沓冗繁之感,反而使人觉得欲访之人高深莫测,读来兴味悠然。

所有这些人物的语言、神情,景物描写和场景设计,纵横交错,同时又曲折有致,共同编织出一个奇妙、绝尘、俊逸的诸葛亮意象。果不其然,当诸葛亮最终出场时,“玄德见孑L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正是刘备朝思暮想的大贤。接下来的一番晤对,使刘备醍醐灌顶,勾画了刘备集团未来的战略走向。此后,刘备集团在诸葛亮的精心辅佐下,一天天壮大起来,三国舞台上也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历史活剧。特别是赤壁鏖兵一段,更是将诸葛亮的诡谲才智发挥到极致,即便是在诸葛亮死后,还上演出一场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大戏.这些诸葛亮出山后的历史场景是对此前诸葛亮意象的进一步印证和强化,真的是“多智而近妖”了。美学家叶朗有言:“美在意象。”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有虚有实,有静有动,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建构了神奇、高逸的绝美意象。仔细品味刘备由初闻伏龙之名到一次次的寻访再到最终亲聆其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如同一幅幅舒朗淡雅的风景画,含蕴隽永,意味悠长。

猜你喜欢
卧龙三国演义刘备
卧龙记忆
读懂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刘备与徐州
卧龙湾的夏天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卧龙电气拟收购南阳防爆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