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转型升级之策

2015-04-29 06:16:01孟宏卓丝娜
文化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型策略电视媒体全媒体

孟宏 卓丝娜

摘 要:在全媒体格局下,我国广播电视业的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电视媒体如何转型不仅仅直接关系到庞大的传统媒体群的个体化生存,也必然将对我国传媒的整体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媒体;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I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在全媒体时代,电视必须完成转型——既要正视危机、直面挑战,又要看到自身优势。电视的直观性与感染力、权威性与公信力、强大的现场直播能力和大型节目制作能力等等,都是其不可为新媒体所替代的优越性,“电视将死”或“电视已死”这种论断并不可信,除非电视人放弃电视特长的发挥、潜能的挖掘和新模式的探索。从媒体的历史中我们也能看到,电视曾经也作为新媒体出现,冲击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广播和电影,然而在混战过后,并无胜负可言,传统媒体留存至今,电视也蓬勃发展,双方并没有取缔关系,而是在竞争的同时相互合作甚至相互融合,汲取彼此的长处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而,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在当下进行平行比较分析,都可以看到,电视并非“夕阳产业”,可以通过转型来走得更远、更好。

下面试从内容制作、传送方式、盈利模式和思维转变四个角度来探讨电视媒体具体的转型策略。

一、内容制作

必须看到,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在于其内容的高品质。忽视了内容的创新、丰富和深度探索,电视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

从节目类型上看,电视在新闻、综艺等节目上都有值得强化的优势。。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它具有专业的记者团队,成熟的调查模式,强大的信息来源,权威的专家支持,等等。这一切都使其能够提供相对充足、准确的信息,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背景,较为丰富的细节,做深度化的报道,提出有力的观点,进行可靠的分析,这些都是自媒体难以做到的。新闻,特别是严肃新闻的报道,还需依靠传统媒体。而电视新闻必须强化其专业性,大量占有事实,深入挖掘,不仅需要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维护自身权威与公信力,更要促进公众的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合理地质疑、追问、揭露、批判,既能传播爱与美好,也可以呈现苦难,又能监督、打击罪恶,发挥“第四权力”的作用。

在综艺节目的制作上,电视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电视能够整合多方资源、动用多方力量,制作大型的综艺节目。综艺节目同样需要精心的设计,不能满足于绚丽的舞台效果和明星的加入。近年来,中国电视的模式复制尤为严重,《非诚勿扰》的成功使得一大批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爸爸去哪儿》引发收视热潮之后,《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等亲子互动节目也纷纷出现;选秀节目的这把火更是一直在熊熊燃烧,有了《中国好声音》紧接着就有《中国好歌曲》,盲目跟风、复制,让人无法不对电视失望,转为收看网友自制神作,同时感叹“高手在民间”。掌握了优势资源的电视综艺,必须有所创新,做大量的数据收集、资料准备,准确把握受众趣味,深度思考,基于对人性的洞察、分析做出精巧的设计,利用其强大资源做出新媒体所不能制作的内容,生产新的节目形态,不断吸引观众,引领新的潮流,而不是在斥巨资打造的华美舞台上进行低级复制。

另外,电视直播也别具魅力。大型体育赛事,电影电视颁奖典礼等,都需要电视转播为我们带来直观的刺激和享受。虽然也有网站尝试过涉足直播领域,但是由于自身实力所限,作为不大。例如,腾讯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网络直播,虽然尝试了现场专家评论、预测这种形式,但是直播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制作粗糙,前方拍摄团队不够专业,红毯解说主持完全无法胜任,和电视台的专业节目品质不可同日而语。而体育赛事的直播,恐怕就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资金、团队等问题都不是新媒体能够轻易解决的,电视必须坚守这一块阵地。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直播节目的比重,考虑多转播一些国际赛事和文化活动,以吸引观众,突出电视的优势。

从平台上看,全媒体语境下的电视节目要通过多种途径传送,其受众面的扩大,要求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甚至要求其具有全球化的特征——不是说所有节目都要具有国际视野,但是需要有部分节目具有这种特性,能够在放置于国际化平台时吸引全球的观众。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辑国际性明显提升,对许多中国人熟知而外国人不甚熟悉的地方着意解释,考虑到了全球观众的收视接受度。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平台的不同特性,根据各自的需要来相应地制作节目。

在剧目制作上,要更注重观众的偏好。特别是中国的电视剧,不仅是前期的调查准备需要更用心,也可以更多地运用边接收反馈边拍摄调整的模式,替代“整体推出——反馈——反思——新剧制作”的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的实行也需要管理体制的相应改变。

总之,全媒体语境下,电视需要强化自身优势,在内容制作上集中力量,注重品质,注重创新,注重其专业性,培养观众的成长性需求,不是一味的迎合观众的当下趣味,不盲目跟风、低级复制,制作出更多的好节目。而这也需要重视人才的专业性提升,挖掘和培养高素质的电视人。

二、传送方式

如前所述,全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是大势所趋。电视可以通过和视频网站的合作,将节目呈现给更多的受众。“台网合一”需要进一步强化,新媒体浪潮的到来是不可逆的,将节目放到网络上,不会使原有电视观众流失,而是使电视节目获得更多的网友粉丝。

和社交媒体的合作,也是有效的传送手段。比较少见的成功典范是《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不但及时发布信息,通过预告设置悬念、吸引眼球,也和嘉宾频繁互动,再通过嘉宾的转发、评论,引起更多粉丝的关注和进一步转发,真正发挥了社交媒体的优势,另外,其抛出话题引发讨论、转发网友制作的嘉宾图片等,也使受众较多地参与进来。

和社交媒体的合作不止一种形式,电视台和手机客户端合作,进行首页节目推送也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手段。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使节目截图、精彩看点、内容预告在受众的手机里跳出来,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同样也可以抓住大量平时极少打开电视机的受众。

另外,同步直播也是一种合作途径。无论是全程同步,还是分段的短视频同步,都同样可以增加受众。特别是分段的短视频直播,由于更符合网友的碎片化接收习惯,可能会更受欢迎。

而抛开和新媒体的合作,电视自身的推送模式也可改变。付费电视可能作为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收看模式而占据更大的比例。通过付费频道,人们收看自己偏好的某一类或某几类节目,而不是在数十甚至上百个频道之间频繁转换,盲目搜索,寻求和心仪节目的邂逅。另外,依托技术的进步,数字电视的普及,节目点播、定制等也可以打破电视线性传送的弊端,让看电视变得像在网站收看视频一样自由,一样个性化。

三、盈利模式

传统的电视创收模式一般是通过广告获得一次性的收入,而在全媒体时代,这种盈利模式已经显得陈旧,尤其是基于上述关于转型策略的探讨,可以看到,新的发展方式自然会带来新的盈利模式。所有的播送电视节目的平台,都需要付费来获得版权,而且一个节目可以和多个平台合作,享有多次收益,而不同于广告的一次性收入。付费频道则直接从观众手中获取利润,电视购物同样也是一种创收的途径,还有各种增值服务等。

四、思维转变

电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思维的包容、活跃,这要求体制上更多地放开,更多的市场化手段介入,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电视固有的“事业思维”,应当转变为“产业思维”“市场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领域不断发生变革,今日所谓“全媒体”可能明日又将被其他新生事物取代,电视将不断面临冲击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尝试,顺应时代变迁,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路,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黎斌,《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7/1

[2]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

[3]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1

猜你喜欢
转型策略电视媒体全媒体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探析
继续教育(2016年12期)2016-12-20 13:34:50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55:02
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研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6:54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08:30:49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8:14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