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
【摘要】纵观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可谓坎坎坷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这篇文章,笔者以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我国音乐教育形势进行了划分,以及在每个具体时间段中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期来获得对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借鉴
一 我国音乐教育方针的比较(见表1)
1949-1957年,《共同纲领》总方针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前途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美育方针的首次提出,对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1957-1966年,在德育、智育的基础上强调体育,美育思想有所忽视,侧重于音乐革命化。1966-1976年,美育思想遭到严重忽视,正常的学习氛围被打破,音乐教育的现实环境逐渐恶化,学生的音乐教育观被扭曲,倡导音乐教育完全为政治服务,禁止招生使音乐形势陷入窘迫边缘。1976-1979年,这一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结束了我国音乐教育形势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979-1988年,在健康发展道路的引导之下,我国音乐教学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有了明确的概述。1988-2000年,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音乐教育方面也蒸蒸日上。
二 我国音乐课程设置的比较(见表2)
1949-1957年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音乐课涵盖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在中学阶段,初一到初三年级每周为一节课,另增一节音乐活动课程。总的来讲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课程设置是趋于合理的。1957-1966年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小学阶段和之前基本相同,初三年级却取消了音乐课程。1966-1976年的课程设置和前一阶段有略有不同,《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每周一课时,相比之前的课程时数,小学一到四年级由原来的两课时变为一课时。总的来讲,笔者认为这一时间段虽有明确的课程设置,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毕竟这个时间正是动荡的十年,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976-1979年,这一时期的音乐课程设置和前几个阶段有较大不同,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音乐技能、音乐领悟能力的培养。1979-1988年,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五线谱教学模式,重视器乐的重要作用。1988-2000年,课程设置的详尽程度前所未有,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力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朝着更全面更高层次的目标前进。
三 我国音乐教育目标的比较(见表3)
1949-1957年我国音乐教育目的十分明确,即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社会建设性人才,为社会为人民服务。1957-1966年,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熏陶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1966-1976年,无论从教育方针、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目标,无不体现出该时期教育秩序的严重混乱局面。1976-1979年的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听觉和记忆力,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表演音乐。1979-1988年,其教学目标相对于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沿袭以往大纲的要求。1988-2000年,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集体主义热情,注重“四有新人”的塑造,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方面,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结束语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跨入新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曲折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克服了之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错误观念,积极向国外学习音乐教育方面的崭新理论,使得我国音乐教育开始真正走上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上。然而,在此过程中,对于音乐教育方面而言,中小学音乐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压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接收式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过于强调欣赏音乐,未给学生实际参与的机会,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根据各自的需要和爱好,结合音乐的不同模块来进行选择性学习注意师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和教师应相互尊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