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了海南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高职院校涉外专业的发展与学生涉外就业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加强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海南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通过分析海南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指明了海南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国家安全;涉外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130 — 03
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即“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从棱镜门到现在,国家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近年来,境外情报部门、间谍机构把高校作为其渗透、颠覆、演变的重要场所和目标,一些境外间谍机构以金钱诱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参与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部分学生由于国家安全意识淡薄,或被利益所驱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应该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途径,培养出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高素质人才。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4年6月8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得到国务院的批复。《纲要》指出,到2020年,海南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海南岛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从长远发展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与建设,必将带动当地航空、旅游、酒店、房地产、餐饮等一系列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促进海南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实施,也将促进海南地区人才结构的调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海南与国内外各地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和频繁,海南高职院校涉外专业的发展与学生涉外就业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对海南高职院校近几年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调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推进,未来海南高职院校将产生四大热门涉外专业群,即航空专业群、航海专业群、旅游酒店专业群、外语专业群。
(一)航空专业群
在历史上,交通一直是困扰海南发展的瓶颈问题。直到改革开放,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的航空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才使海南的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海南民航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博鳌机场的立项、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和三亚凤凰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以及第三、四、五航权的开放、往返东南亚方向航路的开放,免税新政的实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客来海南旅游度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机场的改建、扩建,这些因素都为海南航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资料分析,随着海南航天城的建成和国内外航天服务业的逐渐兴旺,海南将有望成为航空服务人才的催生源和重要输送基地。
(二)航海专业群
海南省一直以来是海洋大省,却在走向海洋强省的道路上步伐缓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航海事业,成为推进实施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内容之一。目前海南省内高校开设的航海类专业并不多,取得最高等级培训办学资质的更是屈指可数,这与海南省作为海洋大省的现状是不相称的,也落后于海南海洋强省的发展愿景。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未来我国向着海洋强国宏伟目标迈进,海南发展海洋事业,保护海洋权益的任务也将更加突出。培养航海人才,发展海洋事业,成为时代赋予海南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外语专业群
海南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获批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度假和养老。近年来到海南岛的外国人主要包括俄罗斯人、中亚地区和日韩外籍游客,国外游客的到来,增加了海南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量。
目前,海南省只有海南外国语学院这一所专门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为了提高外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该学院尝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该院在2010年就提出“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任教,引进从英、日、法、俄、韩等国留学回国的教师,以及聘任外籍教师,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高办学水平。海南其他高职院校也有开设外语专业的,但是语种较少,培养的外语专业人才数量也较少。总体来看,海南外语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旅游酒店专业群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旅游和酒店人才的需求是最直接的。海南集中了阳光、海水、沙滩、空气、森林、动物、温泉、岩洞、风情和田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海岛休闲度假的一流资源。海南也是全国星级酒店最密集的省份,一大批国际知名酒店选择海南作为进军中国休闲度假市场的第一站。
未来海南对旅游酒店类人才的需求将是多层次的,既需要高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也需要专门的业务人员,建设国际旅游岛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会进一步更高。
总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使海南进一步与国际对接,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岛屿,在我国对外经贸交往、文化交流方面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国际旅游岛无疑将带动涉外行业的发展,加强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成为海南各高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海南省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为了了解海南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状况,我们走访了海南省11所高职院校,并对三亚市三所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大三300名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构成来看,既有在校学生,也有校外实习生,也包括部分已在涉外工作岗位就业的学生。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识、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及国家安全教育途径三个方面。
(一)海南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识
问卷显示,海南高职院校都实施过国家安全教育,有29%的学生表示,在大学里“很多老师强调过”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63%的学生表示,“有老师强调过”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老师强调过”。问卷与访谈结果综合表明,海南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过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学生对国家安全有一定的了解。
问卷结果也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8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将国家安全意识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只有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或“不清楚”,0%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8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将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将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我们认为由于高职院校学制比本科教育短1年左右,在校学习时间短、任务重,学生更重视专业课教学,通过此次调查,说明海南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对国家安全教育比较重视。但是调查结果也提示我们,高职院校学生在国家安全教育问题上存在认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虽然学生重视国家安全,但学生平时不会主动、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安全问题,66%的学生偶尔关注国家安全问题;8%的学生“从没想过”或“认为离自己很远”。
(二)海南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机制
通过走访海南省内高职院校,我们发现,海南省高职院校普遍没有成立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机构,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普遍未实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
目前海南省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组织实施,多数高职院校都由学工部与思政部(或思政教研室)负责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学工部主要通过新生军训、入学安全教育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思政部(或思政教研室)则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比如一些院校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相关章节讲解国家安全知识,或通过《形势与政策》课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实质”、“南海问题”、“非传统安全观”等内容进行专题宣讲;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外实践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撰写报告、实习实训等来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虽然海南省高职院校都开展过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考评机制,很难检验教学效果。
(三)海南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海南高职院校没有独立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相关内容渗透在通识课、专业课、军训过程中。调查显示,海南高职院校92%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主要通过思政课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高职院校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海南高职院校思政课通常只概括性地对国家安全的一般知识进行介绍,课程讲解往往不够深入,与学生专业结合的也不够紧密,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进行的国家安全形势教育还不够,更未专门针对涉外就业学生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海南高职院校军训时间普遍只有半个月左右,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军事技能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入学安全教育则往往侧重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基本安全教育,绝大多数海南高职院校未开设军事理论课,也没有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此外,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侧重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很少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海南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海南省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中,主要教育形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部分高校尝试通过课堂讨论、文艺表演、学生进行主题讲解等方法增加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课外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等。由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特殊性,有些案例和资料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能公开,这给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管控相对比较松散,很少有学校和单位会把学生安全意识培养作为重点予以关注。
国家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国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海南高职院校也要提高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切实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应当成为一种全程教育,即从学生入学到就业,国家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于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的全过程中。未来海南高职院校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
(一)提高海南高职院校对涉外就业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从国家安危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教育。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同时要在军事理论课、法律基础课、专科课等教学中渗透相关内容,使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实际,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其重要性。
(二)抓好军训与入学教育。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军训、学习军事理论与开展入学教育,既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大学、认识社会,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军训不仅是对学生体质的训练和检测,更应该成为学生认识我国国防现状,了解国内外安全形势,激发学生报效祖国、忠诚于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课。根据我国《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军训应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应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高职院校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不可偏废,不能以体能训练代替军事理论学习。
海南高职院校在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技能,也要结合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教育学生在各种场合如何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丰富第二课堂,利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课程结构、办学导向等与本科院校存在诸多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现在高职院校在校生大多数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积极、热情、活泼好动,热衷于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有效利用第二课堂,影响着整个教学工作的成败。
高职院校通过第二课堂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营造特定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如校园广播、海报、宣传栏、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新闻、专题片、组织知识竞赛、演讲等;或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隐性”教育中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或邀请国家安全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国家安全形势以及境外间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对我国进行颠覆、渗透、破坏的具体活动与表现手法,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另外,高职院校要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因为海南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时间普遍达到一年左右,因此指导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及用人单位取得联系,紧密协作,通过在岗位培训和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
〔2〕叶自成.习近平总体安全观的中国意蕴〔EB/OL〕.人民网,2014-06-09
〔3〕张颖帅.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升.中州大学学报〔J〕.2015(01):77-79.
〔4〕李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新理念.党政论坛〔J〕.2015(05):15-18.
〔5〕唐金权.国家安全和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J〕.2012,(12):49-53.
〔6〕骆晓婷,叶永亮等,浅谈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4,(08):110-111.
〔7〕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催热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国人才〔J〕.2010,(03).
〔8〕赵菊梅,梁广.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海南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现代教育科学〔J〕.2011,(03):163-16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