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摘要:本文遵从人类学发展特质,利用质性研究重视意义,注重研究关系的可持续性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良好延展性,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显示出对参与其中的人的尊重,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对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教育模式和建设管理特性展开一系列分析探讨。
关键词:质性研究;教育范式;个性特征;艺术专业
一、质性研究及其特点
质性研究英文写法是qualitative research。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有人将其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等。对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有学者作出以下的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并不是大众审视中的研究方法,而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统称,他们都不同于量化研究,因而可以大致归为一类。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常常使用此种方法。
二、艺术专业学生个性特性与学风现状研究
(一)具体个性特征表现
质的研究认为任何事件都不能脱离其环境而被理解。理解涉及到整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部分的理解必须依赖于对整体的把握,而对整体的把握又必然依赖于对部分的理解,这便形成了一个阐释的循环。根据质性研究的特性:保持研究情境的自然状态。本研究隶属于事实,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其个性特性有一下几点:
1.感性。表现为敏感,冲动,细腻,情感丰富而强烈,但情绪波动大,存在不稳定性,自控能力差,易感情用事。
2.随性。自我意识强烈,渴求民主、平等,向往绝对自由,不愿受规章制度牵绊,缺乏纪律约束,自律能力相对较弱。
3.真性。表现为纯真,率直,重情感,追求心里真实想法的表达与对待事物的平衡性。
4.独立性与对专业的片面追求性。
(二)个性特征的成因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重视意义的解释性理解。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悟。我们通过移情作用,既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知觉规则,也了解自己是如何获得对对方意义的解释的,自己与对方的互动对理解对方的行为有什么作用,自己对对方行为进行的解释是否确切等。由此得出其特性成因如下:
1.专业教育模式方面。艺术类学生接受传统教育和后信息时代发散式教育两种模式,专业培养为发散性思维,注重个人主观创新思维,互动性实践性强,时刻关注本专业或其他领域出现的新事物与新信息。因此,艺术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但同时容易过分追求个性,彰显自我,集体意识淡薄,不太爱听别人的意见。
2.入学动机复杂,多层次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精英教育”逐渐被“大众化教育”取代,学生们也逐渐从精英殿堂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由于高考招生方式的改革,文化和专业已由以前的百分比录取形式转变为满足统一划分文化分数线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3.家庭教育问题突出。根据相关数据调研显示,当前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中存在独生子女多、离异家庭多、单亲家庭现象普遍。
(三)教风与学风管理建设的质性分析
质的研究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正是由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影响的综合体。两者之间有着影响与相互促进的微妙关系。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但同时教风的优良也是对形成良好学风的必要手段。
1.加强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班主任这几支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首先,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教育管理,他们的文化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针对当前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必须利用各种学习进修机会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和活力。
2.依托成才规划,建立并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将思想教育过程与教育管理紧密结合。在成才规划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将每学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项目中学生的学习创新、沟通适应、社会实践能力,课程、拓展知识,政治追求、学习习惯、文明修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等具体内容综合汇总.这些分值记录清晰地体现在每位学生的量化卡上,每位学生能及时掌控自己的情况,提高学生自主性、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3.利用专业优势,从专业角度引领。第一,要积极鼓励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项目的专业竞赛,科研创新活动,对比赛取得成果的学生以各种渠道对其嘉奖,提高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第二,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特性多渠道接触名家讲座、设计展览和行业先锋,以此来对设计专业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展望
我们不追求所谓普遍适用的客观规律,更加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聆听他们的心声,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教学工作的本质,显示出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同时,注重彼此的伦理道德。
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作为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整体风貌。透过学风这个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状况,看到学校的宏观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系统人才工程的学风建设,需要民办高校多方面长期不懈地齐抓共管。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对接和鼓励。
【参考文献】
[1]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炳生,邓之光,陈德华.教师职业道德新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
[4]牛维麟.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6
[5]彭祥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