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春天太过忙碌,恍惚间花落为尘,春归无迹。时光匆匆,何至于此,心中便不免生出很多感慨。
人生要忙的事太多,特别是到了这个年龄。还是到山中休养一下疲惫的神经吧。驱车进山,已是满目葱茏。忽然想起古人的一首诗: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温馨而惬意,那份闲适令人向往。山路渐行渐深,心情也渐渐愉悦起来,心是最难把持的,佛的要旨亦在修心,我本俗子,借境调心,不亦乐乎。
两山夹峪,一条进山的路蜿蜒于山脚下的田野之中。随路一涧溪水流向山外,溪路两边是层层梯田,有的修至山顶,山野之间林木茂盛,时见树木掩映的小小村落。这种情景我很熟悉,却百看不厌。有些景象简直就是黄宾虹的山水画,真佩服这位大师,画出了山水的自然蒸腾之气。想想时下的画坛,自己真的需要好好清醒清醒。突然又想到一样的山水田园,一样的风花雪月,古人的生息之地,今人的栖居之所,所不同者时代也。无怪乎陈子昂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天上那轮亘古的月亮,脚下这片永恒的土地,见证了人类的延续发展。当我们思接古今,眼前的景象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作为山水画家,徜徉于山川林泉之间,不唯观物之理,尚需听心之声,心物相互印证,所谓“外事造化,中得心源”是也。古代文人士大夫失意之余,遁迹林泉,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却有“身隐”和“心隐”之别:身隐者身在林泉,心系家国,所作诗文书画,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思想主张;心隐者啸傲山林,餐饮风露,参禅悟道,体味人生;我特别喜欢五柳先生的诗文,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家园——世外桃源,这也许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精神家园。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或许有些消极,但却不乏潇洒。不为物所囿,一任心性流淌,能有几人做的如此洒脱。
不觉已置深山之中,路的尽头是一个小村落,十几户人家,皆石墙碧瓦,房舍依山而建,显得错落有致。一条山溪穿村而过,两架石桥横陈其上。若不是村中停泊着几辆现代的农用三轮车,你几乎认为这是个现代文明还没有触及的地方。也许山里的人向往山外的生活,而我们这些长久生活在都市的人,厌倦了都市的喧嚣烦躁,却向往这种恬淡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真是一个矛盾。大隐隐于市,但几人能不被外物所扰,环境所逼?即使你身在深山之中,一个手机来电让你遁迹无形,干扰了体味山林的快乐。都说现代人的绘画充斥着一股浮躁之气,时代使然啊。其实这倒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十日一山、五日一水的画家似乎只适合生活在他们的那个年代,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是不合拍的。但今天的画家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个时代?
弃车寻步,村后一径通幽,直至山顶。穿过一片浓密的松林,不觉中爬至山顶。放眼望去,风光迥异,泊车的村落已隐没于丛林之中,来时的山路犹似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坳里。远处层峦叠嶂,山外有山,不见尽头。群山连绵,亘古沉默。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唯有我的思绪穿透厚厚的历史,穿过漫漫的时空……
刘仲原
1971年生于山东临朐,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班,获艺术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师从浙派著名山水画家曹文驰先生。2003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深造学习。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培训班导师,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国画部部长、副秘书长,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秘书长,山东省公安文联顾问,浙北中国画研究院画师,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