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火流凡
你有想过笔记本只配备一个接口吗?无论是充电还是数据传输,又或者影音传输,仅一个USB接口就可以解决?是的!苹果12英寸MacBook的出现,整个机身仅配备了一个名为“USB-C”的接口,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充电,都会通过这个接口完成,其不但替代了USB接口及Thunderbolt,更干掉了苹果自己的Lightning接口,从而完成了一统接口的霸业。
神秘的USB-C
USB-C并非凭空出现又或者苹果有什么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其完整的命名应该是USB Type-C,属于USB3.1标准的一个细分接口类型。相较Thunderbolt,USB 3.1和Thunderbolt 1已同样拥有10Gbps的速度,而Thunderbolt 2虽然提供20Gbps,但只是把原本的Thunderbolt 1中两条独立的10Gbps合并,变成单向传输20Gbps,而非双向,USB 3.1标准在频宽速度和应用广度上仍相当具有优势。
应用的广度成为USB-C统一接口江湖的核心,除在数据传输上,USB3.1的统一标准是20V 5A,所以USB-C(TYPE-C)的功率理论可以达到100W。以目前主流笔记本65W的供电功率来看,USB-C除了可以像传统USB接口一样为平板等移动设备供电之外还可以为我们常见的主流笔记本供电。而采用Core-M的新MacBook以及所有此类功率较低的轻薄本产品显然也都可以包括在其中。而传输速率上的优势,让USB-C能在应用上完成USB接口、DP(miniDP)接口、HDMI接口和VGA接口的覆盖,集大成的应用广度让USB-C成为接口领域的唯一。
USB-C体现的是一种趋势
很早以前,一体机提出仅用一根线便完成所有连接的概念,而无论是将影像和音频传输整合在一起的HDMI接口,还是USB接口对关机充电功能的支持,都是从应用整合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着PC接口的功能设计。USB-C能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在于它独自完成了以往众多接口才能完成的应用,在现阶段近乎成为接口发展的极致
USB-C接口就将成为未来PC的唯一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USB-C即使解决了接口种类过多甚至插拔方向固定不变的问题,但基于对更便利操控体验的追求,取消掉接口恐怕才是真正符合用户体验的。早在2012年,Intel便与芯片制造商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进行合作,为未来超极本开发无线充电技术,这时候的无线充电主要是通过PC给手持数码设备充电,而在2014年,无线充电三大阵营之一的A4WP宣布其技术标准已经升级,所支持的充电功率增加到50瓦,这意味着搭载Intel超低功耗处理器的笔记本都可进行无线充电。
而在数据传输方面,随着蓝牙、NFC等通信技术的推广,无线数据交换应用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直接省去设备插拔过程,将会让人们在使用数码设备的时候能够更“懒”一些。至于无线影音传输应用,无论是WiDi、Airplay还是Miracast,都已经进入主流消费市场,去接口化趋势十分明显。
难以阻挡的轻薄化趋势
应用上的广度,让搭载USB-C的笔记本能够在接口配备上任性地做减法,其实USB-C在推动PC及智能移动设备轻薄化方面同样表现出众。以新的MacBook Air为例,其搭载的USB-C接口长0.83厘米、宽0.26厘米,相比长宽分别为1.4厘米和0.65厘米的老式接口,在外观设计上的进步十分明显,这一进步最终让新的MacBook Air比以前11英寸的MacBook Air薄24%。而在CeBIT 2015上,也已经有同样搭载USB-C接口的非苹果产品出现,极致轻薄的外观让我们看到PC和智能移动终端在轻薄化上再一次大幅改善的可能。
有些柔弱的Type-C
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优秀的存在,正反随便插拔的特性让USB-C深受终端市场消费者关注,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USB-C接口理论上可以经受10万次插拔,工艺控制得当还可以更多,但最大的弱点是公口、母口所用的金属接片的末尾。USB-C接口体积小巧,不像Type-A那样周围有着充分的保护,因此在反复插拔中如果数据线弯来弯去,很容易导致主板或者数据线某一端的接口出现变形、损坏。当然,设备厂商可以通过通过增加周边强度、增厚内壁等方式进行额外保护,不过这点多少会让USB-C有些小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