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荐霖
它有着很多浪漫且具有时代感的名字,但几乎所有的称谓都与星空有关。它就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中子星,以饱满的热情,迸发出绚烂的光芒。在蔚蓝色的地球上,它就是一颗星洲之岛,“绿得”生意盎然。上世纪70年代,它曾与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并称“亚洲四小龙”,其独特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规避国际金融危机上屡试不爽,让它在全融暴风雨中屹立不倒,使它继纽约、伦敦、中国香港之后成为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这个沐浴过中华文明、兼容大和文化与大不列颠传统的多元移民国家,始终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
每个少年心中总有一个梦想之地,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可以是一座城市,亦可以是一所学校。于我而言,新加坡给了我双重满足。从小便向往着这个创造世界奇迹的岛国,虽无自然之景,却造花园之城;曾是文化沙漠,今奏多元之乐;初由殖民而生,终因自强而长。
初到新加坡,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这座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工艺品。繁华敞亮的樟宜机场,鳞次栉比的城区建设,体贴入微的市政体系,无不为这座小城做着广告。而我这一年的经历与感悟,多半来自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南大学习有三乐
一为思考之乐。紧随课堂的作业或者项目多为半开放式议题,没有标准答案可参考,亦不是生搬公式便可解决,经过自己认真思考过后得出的结论,更有收获之感。有一堂课的大作业是先分析某家企业在全球化制造大背景下的挑战,再从五个角度提出125个关于该企业全球化进程推进的问题。我选择企业后参阅了网络以及图书馆二十余篇中英论文,根据其中一些分析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方法,重点从一个方面将该企业在制造全球化趋势下的问题与挑战剖析清楚。虽然最后的成绩评定为B,但这一过程影响着我后续看待问题的思维。
二为合作之乐。我的8门课中,极少有单人作战的作业。在南大的课堂中,可以与不同民族的同胞交流思想,有新加坡本地人,有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各国同学。在合作中体会文化的冲撞,品尝各自思考的异同,反思自我表达以及培养自己的领导力,这些都是合作带来的乐趣。
三为交流之乐。除了作业中与同学的交流,利用实验室资源与学长们还有教授交流亦能带来许多乐趣。我所处的实验室多由来自意大利、巴基斯坦、泰国还有中国的博士组成。在项目上,我与他们交流技术实现,交流思维困惑以及受挫的沮丧,然后把问题一一解决。这期间的收获,岂止于项目经验。
阳光丰富的校园生活
南大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各式各样的社团、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充满趣味的校园竞赛以及接连不断的大牛演讲,足够填满学习之余的生活。
我比较关注由南大创新中心举办的活动,在这个资源平台上,可以聆听科技前沿的声音,可以实实在在地参与比赛进而多角度学习。在一个由英特尔举办的社会科技创新大赛中,我见识了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参赛选手们的奇妙思维;从初赛到决赛,见证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想法的实现。他们以科技为载体,将思想融入生活,为推动世界的进步做着小小的努力。而新加坡所谓的多元文化,可能正体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物中吧,她将不同民族不同血缘的生命汇聚在一起,让文明交融,让声音交织。
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南大校园之风的运动氛围。室外跑道、健身房、篮球场、游泳池……无论男女,都热爱着运动。出国前只在媒体报道中听闻国外的运动风气,到了国外才真正被他们的运动氛围所感染。不做一个沙发土豆,为自己的身体而奋斗。
美食佳肴应有尽有
新加坡的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会辜负中国吃货们的期望的。首推必选黑胡椒螃蟹。为了祛湿排毒,螃蟹的料理口味偏重,但鲜嫩的海蟹配上浓密的汤汁,绝对是大陕朵颐。坡内的螃蟹偏贵,于是大家伙儿会跑去周边比如马来西亚的新山或者普吉岛吃物美价廉的海鲜。
新加坡式早餐极具特色,口味偏甜,主要是一杯炼乳奶茶或者米露,配上两粒半熟的鸡蛋以及两块抹上牛油和椰奶的烤面包。本地居民平日里习惯在住宅附近的食阁解决正餐。食阁由一家家小店铺组成,选择不少,比如:海南鸡饭,咖喱鱼头,椰浆饭,肉骨茶,酿豆腐等。外出就餐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小,川味、湘味、广式、客家、火锅、自助……应有尽有。
地处赤道的岛国当然少不了各种热带水果,这其中,榴莲又堪称水果之王。
异国求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一纸文凭,更在于尝不一样的风情、看不一样的风景,以及体验从未有过的孤独。有人说去欧美才算是留学,我想说,其实去哪儿都只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留学生活告诉我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