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滨
【摘要】亨利·马蒂斯是野兽派大师,他对色彩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色彩与图案分不开的,他的织物情结使他的绘画、剪纸得以实施的重要动力,他通过用高超的色彩掌控能力把装饰纹样巧妙地融汇到作品中,喜爱收藏也激发了亨利·马蒂斯的创作灵感。总之,亨利·马蒂斯对“织品之梦”不懈地追求,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亨利·马蒂斯;野兽派;织品之梦
“亨利·马蒂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会使我们联想起“野兽派”,其绘画作品是以色彩强烈、豪迈粗犷为特征,凭借单纯、率意、自由和夸张的手法见长的一种绘画风格,亨利·马蒂斯好像已成为“野兽派”的符号,他代表了野兽主义,而对于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兽派”大师却有着鲜为人知的“织品之梦”情怀,其实在亨利·马蒂斯的幼年就与织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绘画艺术和织物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
亨利·马蒂斯少年时期求学于柏汉,那里纺织厂林立,织物产品随处可见,儿时的耳闻目染和童真兴奋都源于纺织物,华丽的色彩和耀眼的光泽无时无刻不吸引和呵护亨利·马蒂斯的视野,织锦和丝缎的制作过程给亨利·马蒂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况且亨利·马蒂斯的前几辈先人皆是纺织工匠。幼年的经历给他的脑海里印上了深刻的织品烙印,布料的品种、色泽和图案的特点似乎已融化于亨利·马蒂斯的血液之中,流畅的线条、靓丽的色彩和抽象的纹饰是图案构成的要件,它们恰好也是亨利·马蒂斯不断演绎、组合作品时的三要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纺织品居然能让一个男人如痴如醉、情有独钟这本身已是不寻常之事,当然也是因为这种不寻常的喜好才诱发其产生了敏锐、卓越的创造力,他的作品在其构成和色彩处理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这些作品也记录了他绘画理念的转型,由于亨利·马蒂斯的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图案和较为鲜艳的色彩,也曾被斥责为作品的男性特征在不断地趋于女性化的批评。尽管有闲言碎语玷污,却从未阻止亨利·马蒂斯在其艺术生命的重要十年中对新绘画语言探索,他赋予了装饰图案在绘画中的真实意义,亨利·马蒂斯的艺术辉煌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被认为是从“雷诺阿”到“塞尚”般的转型,他的作品凸显出其祖辈们对图案坚持不懈的态度,而其中简洁、单纯的奥秘又促使他的作品成为艺坛中的奇葩。不俗和巧妙的绘画言语使得其作品别开生面,有人认为欣赏亨利·马蒂斯的作品往往会产生刺激和奇妙的感觉,其中奥妙是平涂织物色彩的运用。织锦和衣物在亨利·马蒂斯绘画中不能解释为一种偏爱,它是“织品之梦”情怀的有效释放。
亨利·马蒂斯本人曾坦言从未接受过“野兽派”这个称呼,他认为这个称呼只是一个标签而已,其实“野兽派”的产生是来源于1905年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展,当时与亨利·马蒂斯相类似手法的青年画家还有弗拉芒克、杜飞、安德烈·德兰和马尔凯等人,这些作品在展出时恰好与雕塑家马尔克的意大利古典风格的男孩胸像雕塑陈列在一个展厅,艺评家沃克塞尔嬉笑称道“看那!多纳太罗在一群野兽中”,后来关于“野兽画法”被人言传,并被戏谑为“野兽派”。这个派系仿佛给画家品行赋予了狂躁和刚烈头衔,但这却出人意料的是,亨利·马蒂斯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他既没有那些坎坷、传奇的经历,也没有疯狂、泼辣的人生,他的生活平静安详。亨利·马蒂斯年轻时曾学习法律,在律师事务所当过职员,如果没有一次意外的病变他不会走上绘画之路,当时是因为他的阑尾炎手术后的静养使他百无聊赖地拿起了画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亨利·马蒂斯第一个老师是拉图尔学校的一名纺织设计师,其后他去了巴黎,经人介绍师从布格罗,布格罗看过他的画后说他不懂透视,在他对于绘画感到迷茫和失望时,他遇到象征主义大师古斯塔夫·莫罗,在莫罗的画室学习期间受到了莫罗先生鼓励和肯定,莫罗的艺术主张对亨利·马蒂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亨利·马蒂斯早期作品主要以静物和女人为题材,从这些作品中能捕捉到新印象主义的痕迹,重要的是此时其作品融入图案和纹饰的因素,加之大胆用色,他的“野兽主义”思想初见端倪。亨利·马蒂斯认为“在不牺牲任何一种色彩情况下,必修同时加强一切色彩”,绘画是展示内心所要再现情感的媒介,色彩则是实施手段,若想抒发自己的感受,就要采取最直接最客观的表达。正是由于他的自信和淡定才使亨利·马蒂斯继续延续他那炽热的“织品之梦”。作品《红色的和谐》是亨利·马蒂斯对色彩和图案的挑战,墙饰与桌布几乎都是平涂的红色纹样,仿佛没有界限,人物也被图案化了,画面中只有窗外风景是非红色,这种直观色彩使我们看到了画家对色彩惊人的驾驭能力。亨利·马蒂斯也曾把自己运用装饰性色彩行为比喻成曲作家作曲一样,色块的平涂组合好似单音符构成的旋律,它那简洁的韵律节拍更容易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织品之梦”还源于亨利·马蒂斯的收藏,提及他的织物收藏可用“广泛”一词来形容,它们不仅涵盖了丰富的种类而且还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的来自欧洲的法国、西班牙,有的来自于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也有的来自于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他研究波利尼西亚的织物结构,他认为其中的奥妙是当地的手织品。2005年7月他在美国大都会举办亨利·马蒂斯绘画与织锦为内容的展览,展题为“织品之梦”,在这次展览中除了45件绘画作品和31件素描作品以外还有35件织品,在织品的展示中有巴黎时尚礼服、非洲壁毯、土耳其仕女长袍、奥图曼条纹长袍、印染棉布和戏装等,这些织物的展示与其说是烘托亨利·马蒂斯的作品,倒不如说是亨利·马蒂斯创作作品时它们充当了“模特”的角色,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它们大大地丰富了亨利·马蒂斯的作品寓意。亨利·马蒂斯曾在巴黎的一家旧货店获取了一块蓝纹白底的棉布,而这块布的图案在以后的数年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它也曾被理想化而改变了图案的纹样,我们可以理解亨利·马蒂斯艺术在十年之中使该织物图案超越了真实空间,他的诚意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验证,所以这块“有生命的蓝色台布”充满了无限的玄机或已成为一句附言。其实亨利·马蒂斯不仅在绘画中运用这些织物作为模特服装或背景,他对图案构成及服饰设计也很在行,他曾为维斯教堂设计无袖上衣,从中使他领悟到控制织物整体力量的均衡。亨利·马蒂斯在画室创作时总要布置一些织物,或许它们的存在能诱发他的创造力或灵感,他在写生时对于模特所穿的服装、围巾、饰品等颇有讲究,并且对模特的背景,如所挂饰品、壁毯、窗帘和台布等有相当的造诣,他会使那些色彩斑斓的织物在画面中更具魅力,事实证明在许多作品中所出现的织品都是亨利·马蒂斯个人的收藏,诸如《摩尔式屏风》《穿黄色波斯长袍的女子和秋牡丹》《紫色长泡和秋牡丹》《梦》《蓝布上的静物》《红色中的和谐》《懒散的后宫佳丽》等,由此可见亨利·马蒂斯的收藏与其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无可否认的是织物收藏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养分,而纺织工匠血统的炽热情怀在其绘画作品中得以释放,也可以说“织品之梦”造就了亨利·马蒂斯的绘画。
亨利·马蒂斯晚年曾定居于尼斯,生活在这里他被此地的风景所感动,大自然里充满了灿烂的阳光,空气中迷漫着浪漫的气息,此时他的绘画艺术融入了异国情调,以奥达塔莉丝克女子为题材的作品为例,它不仅反映出他对异国服饰和织锦的爱恋,而且也依然表露出他对抽象图案的爱好。亨利·马蒂斯曾写道:“一个人思考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后,带着对自己生活中占据什么位置的意识回到生活中来,这时他就能有效地行动了。”亨利·马蒂斯在晚年还创作了许多剪纸,这些剪纸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出不同图形,然后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形成了样式奇异的画面,其图饰是进一步向平面化和简约化的实践,他在竭尽全力地使用这样更简洁的语言符号去概述或表达他的真情实感,讴歌他发自肺腑的心声,同时也在延续他的“织品之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