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语文 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设计

2015-04-29 00:44周婷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魅力儿童情感

【人物档案】

周婷,南京市汉口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教27年,一直追寻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学,努力让语文生活成为儿童的精神享受。曾获全国作文教学比赛“杰出擂主奖”、全国青年教师赛课指导老师特等奖、江苏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优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青年教师现场抽签说课评比一等奖。其课堂实录曾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近年来,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课题《语文素养视野中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多篇论文发表于公开刊物。出版专著《魅力语文》《四色学习单文化生长》和《边玩边学语文》。

我曾模仿一篇散文,这样描述过心目中的语文:“望着你,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历史的长河被谱写成动人的篇章;读着你,字字珠玑,蕴意盎然,苍莽的天穹被镌刻上人生的真谛;伴着你,孜孜以求,明智灵秀,诗意的生命被描绘出美丽的画卷。语文,我不经意间与你邂逅,却又如此爱恋你。你的古朴凝重、你的现代典雅,你的精美绝伦,你的趣味无穷,你一切的一切,怎一个‘魅力了得……”虽说用语言难以描摹语文这门学科无穷的魅力,但回顾自己27年教学历程,我一直在孜孜追寻语文的特有魅力,并在语文生活中努力引领儿童抚触魅力语文,渐进魅力语文,享受魅力语文。

我力主的魅力语文,从关注教材内容的思想和情感魅力,到揣摩和锤炼教学技法的艺术魅力,再回归语文生活关注语言运用和言语生长的个性魅力。如果说前两个阶段重在研究老师教什么和怎样教,而今,我进入一个新的思考和实践阶段。新阶段并不排斥前两个阶段,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吸纳,相互补充,以儿童习得言、意、法等语文素养为己任,努力让充满魅力的语文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设计,让每一个儿童在语文生活中绽放独特的魅力。因而,我倡导的魅力语文有了新的诉求,有了更明晰的特性,当然也有了继续在路上的行走。

一、魅力语文以价值追求为起点,设计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康德说过,知识总要形成概念。概念固然重要,对概念意义的阐释更为重要。魅力语文是众多语文人践行语文的佳境,或者说,很多人演绎的语文都可以称作魅力语文。对魅力语文意义各自的追求,却是不同语文人对魅力语文的独特认识和高度概括。我对魅力语文的合理解说为:有个性、显情感、善导引、重浸染、好美读、能运用。这种解释是呈立体状分布的,中心层级是“运用”“个性”,填充层级是“情感”,“导引”“浸染”“美读”是各个立体的点、线、面。所谓“个性”,首先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个性,而这种关注聚焦在“运用”上。可见,“运用”“个性”是魅力语文的核心和灵魂。而“情感”,我以为语文生活必须使学生感动,当然是心灵的感动,才能有魅力;反之有魅力的语文生活,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可见,“情感”这一填充物起着支撑作用,弥散在语文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人发展的本质力量”。所谓“导引”“浸染”“美读”,主要说教和学的方式,也即语文生活。我试图用以上解释,揭示魅力语文实现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同时也思索了其价值追求,以作魅力语文之契约。具体说来,价值追求有以下几点:

1.用语文的魅力激荡情感世界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特殊关照,怎样关照?关照是为什么?用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话说:“运用语言文字,何以为之?运用语言文字,意欲为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起点在于理解、积累规范的语言,终点在于表情达意、幸福生存。而这一切没有儿童情感的力量,都会清零。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媒介,是学习生活的润滑剂和调节剂。语文是最有情味的课,儿童是最容易动情的人,学语文最需要情感投资。没有情感,就无法咀嚼语文的魅力;没有情感,就没有学习生活的原动力;没有情感,就没有美好的人生。魅力语文吸引学生“披文入情”,关注语言文字的情致意趣,在理解、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意中,情感得到共鸣和熏陶。在语文生活中处处渗透情感,儿童会积极乐观、正确审美、热爱阅读、热爱生活、创造美好,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向魅力人生逐步趋近。

2.用语文的魅力牵手美读生活

语文魅力能诱发美读,美读能让语文魅力浸润童心,诗意栖居,理性徜徉,情感弥漫……美读,能走进语文深处,读懂文字的背后;又能美丽转向,领略更深切的生活内涵、更高远的人生真谛。美读,能让魅力语文更有魅力。我的魅力语文一路走来,从重视教师有技法的“教”到重视儿童主动“习得”,从课堂意识走向课程意识走向生活文化,并且注意其间相互融通、相互发展、相互服务,这都离不开儿童逐渐脱离老师要求的美读,特别是自觉的自由的美读。魅力语文牵手美读生活,是实现“语文育人”的最佳路径。

3.用语文的魅力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魅力,语言文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更重要地附着了运用的规范、规律。所以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课程性质和任务明确定位成“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积累语言、学习语言运用,从“意会”到“言传”,是语文学习生活的重要特质。儿童经历魅力语文,不仅可以传递、领略语言的奇妙功力,还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自由境界。用语文的魅力学习语言运用,会让生活更多彩,学习更多元,儿童更生动。

4.用语文的魅力浸染生存素养

明代学者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为什么学语文?是因为语文的魅力能滋养儿童的心灵,呵护真心,养育真人。用语文的方式培育儿童,这也是语文生活的目标。何为语文方式?不是灌输,不是僵硬、机械、冷冰冰,而是“浸染”,用“浸染”慢慢涵养,用“浸染”悉心养护语文素养这棵绿芽,让它渐渐生长、开花、结果。语文魅力是浸染儿童生存素养的重要基因,魅力语文是基于学科的养育人的生活方式。

二、魅力语文以鲜明特性为依托,设计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学习本身是一种生活。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着,其实也是在生活着。除了课堂,还有课堂外的生活。因而学习生活,不仅有课堂内的,而且有课余的;不仅有集体的,还有个体的;不仅有读书的生活、做作业的生活、考试的生活,还有自由自在的,寻找自己个性发展的那种生活。学习生活的内涵和外延如此丰富深远,语文学习生活更应是多姿多态、充满魅力的。因为,儿童学习语文有既定的必修课程,还有多彩的选修课程,以及轻松的原生态的课本外阅读;既有老师指导下的教与学,也有伙伴、家人陪同的互助学习,以及自觉不自觉偶得的营养。概括起来,儿童语文学习生活至少有以下几个特性: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的多样,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元,学习路径和学习追求的多向,学习交互和学习评价的多维。

以上这“四多”让魅力语文像磁石般吸引着儿童,使得儿童语文生活生动、丰富、适性、交融,演绎了语文学习生活的色彩之多、精彩之多、特色之多,让魅力语文更加芳香四溢。语文学习生活不是随意泛化的生活,不是简单复制的原生态生活,之所以称为“语文学习生活”而非其他生活,是课程、母语和儿童素养的力量在支撑。

1.聚焦课程文化

课程的规定性是语文生活的土壤,也是语文学习的本体性目标。语文新版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必须找寻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容,这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想、阅读、表达。作为语文人须在典范文章的示例中,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引领学生认识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则,让语文真正成为语文。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说:“教育原本似乎是课堂之事,但我们却从中体会到了天地之和煦,人情之至美。在此咫尺之地,孩子们真正地创造,敲击未来之窗,使之豁然开朗。我们要坚持让他们自己开窗,因为每个飞蛾都要自己化茧成蝶。”语文课程文化真切地“坚持让他们自己开窗”,这就是营构语文课堂和课外丰富的生活,并让其不会和语文学习机械分割,而是在认识发生处、情意激越处、语用涵育处、精神生长处融为一体,呈现灵动、精彩和丰厚。比如,儿童天生爱读绘本,语文教材中只选编了简短的童话、寓言故事,不能完全满足儿童的需求。把绘本阅读融入学生语文生活,可以贴近孩子阅读世界,让语文学习充满遐想、感动,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我常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前不久,共读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的绘本,其中《卤蛋》的故事十分有趣。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几组很有特点的句式,如“卤蛋每天睡觉前,都要祈求上帝保佑三件事:第一,希望明天上学不会迟到;第二,如果迟到,不会被老师罚站在校门口;第三,如果被罚站在校门口,不要被隔壁班的小珍妮看到。”这些语言表达让孩子捧腹大笑、情绪高涨。在兴趣导读中,我引领孩子吸纳这组富有个性的语言,并进行奇思妙想。全班每一个孩子都模仿绘本中这样的句式“ 每天 前,都要祈求上帝保佑三件事。第一, 。第二,如果 , 。第三,如果 , 。”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绘本,并给绘本取书名和作者名。这样的学习不仅是精神的享受,更是践行了课标理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聚集母语文化

倪渝根老师说:“语文教学有三个层面:语言文字训练的层面,文化传播的层面和审美化育的层面。这三个层面是有机交融、密不可分的。”魅力语文操持中,可以从文化典籍、文化审美、文化价值等做一定的分解:文字魅力、文章魅力、文学魅力、文化魅力……种种分解又融为一体,这就是母语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母语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家园,它无时无刻不在濡染着人的情趣、情感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内心世界中最深层最有内涵的东西——世界观和人生观。魅力语文首先是聚集母语文化魅力,而母语文化魅力落实在文本、教学、阅读之中,通过师生演绎,形成了个性,于是彰显了文化的力量。因为有分有合,魅力语文更加充盈着母语文化气息。这种气息弥散在儿童语文学习生活中,使得情、智、趣、意相生相融,使得儿童个性绽放、灵性流淌、心胸敞亮。

3.聚力儿童素养

魅力语文要有大语文观,要有儿童视野,否则魅力无以彰显、也无从彰显。儿童视野下的魅力语文,也有“四有”。一是有情趣。感染儿童的语文生活,儿童才有兴趣体验;重视儿童的经验世界,让儿童快乐幸福行进,语文素养才有孕育的可能。二是有意义。即有所得,这个所得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生活中儿童学习的起点在哪儿,最近发展区在哪儿,素养提升的节点在哪儿……这些都要研究,如果“有情趣”着力的是在快乐中学语文,那么“有意义”着力的便是在学习中享受收获的快乐。三是有选择。儿童害怕束缚和条条框框,多彩的语文生活就是要让学习形式、渠道等多种多样,孩子才会感受语文生活的真实,才会感受到学习的无拘无束,才有思考和选择的自主,才有多彩的切身体验。四是有个性。个性即魅力,“和而不同”才生动多彩。从儿童身心特点和需要出发,让儿童学习属于自己的语文,帮助儿童形成自我的学习力和思考力。聚力儿童素养,让儿童欣赏和热爱语言,准确掌握语言,随时调动储备自己的语言库,生动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获取一生成长需要的语文营养。

三、魅力语文以行动张力为驿站,设计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如何充分利用语文魅力,真正彰显儿童学习生活的多彩,也是我不断思索、研究和实践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的主要驿站。

1.情感的张力——让语文魅力渗入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语文生活需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的独有魅力,感受语文魅力从情感出发。情感需要多角度感受,多角度也是多彩的特征之一,语文魅力因情感张力从多层面渗入儿童学习生活。

读出作品背后的作者,向前追溯。巴金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可见,作品的阅读一定要和作者相连,才能准确品味出作品的情意。如教学苏教版教材《清平乐·村居》时,先让学生配乐阅读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感受作者征战沙场的豪迈气概。待学生被作者“沙场秋点兵”的恢弘气质感染时,开始新课教学,进入另一种田园意境,体会村居生活“家贫菜根香,屋小心自安”的闲适快乐之情。最后出示两首词,把词人融在两首词中的情感对比,知道辛弃疾渴望国泰民安的情怀。教学中对作者之情的追溯,能和鸣文字,血脉贯通,穿透学生心灵。

读出作品中的他(她),居中深入。苏教版教材《爱之链》是一篇很长又感人肺腑的佳作。教学中,第一步,把故事读短,厘清人物的关系,突破题目的难点“链”。第二步紧扣关联着的人物,把故事再读长。结合故事情节推进,把握住作品中所有人物对他人的体谅和默默的关爱,从而体会整篇的情感脉络,更好地理解题眼“爱”。因人物爱的接力,爱得深沉,才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人作品。这就是情感的温度和张力。

读出读作品的我,向后跟进。语文生活力求培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以及感受人与万物的和谐与美好。语文教育只有引向学生内心的情感,才显示出灵动的活力、艺术的魅力。在《爱之链》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后,教者可以继续引导:特别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故事之中的人物一开始就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一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这些问题都直抵故事构思和学生内心。教者这样运作是想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让其领悟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和彰显的浓浓情意,体会其中优秀的表达方法,进入“语悟其神”的境界。

读出同读的伙伴,横纵勾连。苏教版教材《广玉兰》是一篇美文,它描摹了广玉兰色纯、花美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喜爱之情。其中对广玉兰不同花期的描摹更是生动形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每个学生都品味广玉兰不同花期独特的美,体验广玉兰生命的旺盛。教者先让学生自选一种花期,自学感悟;然后安排选择同一种花期的同学,组成分享小组,交流感受;再安排选择不同花期的同学,重新组成交流小组,分享原小组交流的感受。横纵勾连,所得自然多多。

读懂作者和作品能滋生情感,读出同读者的心声能体验到更多有个性特点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能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这就是真诚,对语文的真诚,对语言文学的真诚,对儿童的真诚,对生活的真诚。真诚就是一种崇高情感,徐志摩先生说,情感是我行动的指南,我一生都在寻觅情感这一线索。学生在语文生活中始终感情充沛,散发活力,情感之波不断涌动着,感染,感动,感悟,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2.思辨的张力——让语文魅力融入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语文生活中情感不能孤单,尤其对成长中的儿童。魅力语文虽如美景一样可以吸引学生,但分析、选择、判断等能力缺失,学生只能被动学习,一样会索然无味、事倍功半。更可怕的是思考、辨识能力不能和儿童语文生活相生相伴,精华和糟粕就无法区分,情感就无法纯净和高雅。

因而,在语文生活中,一是要做到情理交融。情感固然重要,但情感不应是脱缰的野马,它需要理性的导引。当然,理智感本身也是一种情感。魅力语文是情理交融的语文,既有温度,又有高度和深度。二是要做到情意共生。情感不意味着简单空泛,不意味着轻飘张扬,不意味着华美浪漫,重要的是由情生出意,意义在情感中,意义构筑情感之网,推动情感发展。情理和情意都要融入思辨,思辨让学生对学习历程充满激动和热情,进而有不断探索的热望,在认知方法上不断纠偏,在运作取舍上不断趋向科学而理性。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利用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思辨能力。语文教学着力用文本学语言、学表达,并举一反三,逐步丰盈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养成来自大量的阅读,来自语言感悟,来自读写实践,来自言语训练……而这些不是空穴来风,要在学习进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思辨的操练,不断进行辨识、舍弃、汲取、运用,才能螺旋递进。良好的思辨能从各个层面融入,让儿童语文生活更深入,更理性,更有高度。

从苏教版教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领略思辨的力量。教者首先引发质疑,把“放”还是“留”作为对话总议题。无论是赞同“放”还是认定“留”,都要用文中语言陈述原因进行思辨,因为语文课要让学生贴着文本语言飞翔,在语言的把玩揣摩中渗进事理的明辨。学生通过咀嚼文本,对语言反复感悟、研读、归纳,找出小主人公汤姆想“留”下鱼的四点理由:鱼来之不易,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鱼,虽是禁捕期但无人看见他钓到这条鱼,担心以后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既然如此想“留”,为何爸爸一再要求“放”?这是思辨的焦点,教者运用情趣对话法,让学生扮演汤姆、老师扮演爸爸,对话中,汤姆一再表述自己想留下鱼的愿望和理由,而爸爸一一反驳,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汤姆“留”的理由无立足之地。然后,师生再互换角色对话,让学生体验如何做一个讲原则的爸爸。这前后的过程以语言为介质,融进了深度思辨,把学生读思推向了顶峰。不仅使学习生活趣味盎然,更重要的是在思辨中,在互动中,对学生语用能力进行了综合性训练。

从以上课例,我们感受到语文生活中,教者抓住文本的语言和表达特色,敏锐地界定知、情、思、能的生长点、训练点、提升点,帮助学生利用语言学习语言,在语言的感受中对比、归结、类化,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这样,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赏析上,更重要的在多种实践中,概括、比较和迁移等思辨能力也得到发展,语文素养也就随之提升。

3.阅读的张力——让语文魅力汇入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有了情感和思辨的张力,语文生活会更有魅力,更有品位。因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儿童对语言和习作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需要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模仿运用,慢慢沉积而成。经营语文生活如农耕一样,既需要适时精耕细作,也需要阳光雨露照耀下自由生长。因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人须陪伴儿童在语文园地散步,享受阅读张力,蓦然间和魅力语文邂逅,不经意间,积淀语文素养。

大量阅读的营养是丰厚的。值得一说的是,阅读不应仅从时间上区分课内和课外,还可以分成课本内和课本外。显然,仅仅是课本内阅读或者课本内外割裂的阅读,是不可能让儿童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本内阅读应该为学生多渠道阅读提供可能、路径、方法,设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终身阅读。课本外阅读应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内可以读,课外更应读。唯有持久坚持这样的阅读,阅读才会充满张力,语文诸多魅力才能真正汇入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1)丰富阅读方式

一是诵读。诵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顾名思义,诵读不仅要求学生语气、声调等抑扬顿挫,更重要的是心灵在场,浸润文字海洋,有真情实感。特别对小学生而言,反复诵读,能感觉韵律节奏,感悟语言,轻快步入美妙的阅读境域,用心、用情、用思,沉醉于语言文字的神奇、情趣中,沉醉于中华文化的清幽旷远中,获得文本的立体形象,将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埋在心灵深处。

二是品读。读出画面、读出味道,读出韵致。品出字里行间所包蕴的情味和智趣,咀嚼和抚触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品读不仅仅是语言的再现,更是文化魅力的搏动和浸染,学生收获的是精神的徜徉和情意的激荡。品读文字的曼妙,品味人生和世界的多姿多彩,努力从文字走向文学进而走向文化,品读留给儿童的是文化内涵的积淀和终身的幸福。

三是研读。研读是读者和文本最直接的对话,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实践活动。研读不仅是语言的重构,而是师生一起感受、思维和评价。学生不奉命而读,是作品渐入学生心灵,情感醇化为生命的节律。如师生共同研读《珍珠鸟》一课,围绕“鸟可爱”“人温情”“文字美”三条线展开,这三条线分别指向内容理解、文本主旨和表达特色,上位为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培养。课简洁清晰,但隽永深刻,充满魅力。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研读的功力,更是给学生今后独立研读指明方向。

(2)丰富阅读路径

儿童阅读方式和成人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一下子听完故事,喜欢一会儿翻完整本书,所以微型阅读能让他们更有兴趣。2014年9月,我带领我的团队进行“迷你读述课程”开发,我们对语文课本进行解剖,从中寻找有价值的元素进行重构或延展,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让课程学习基于课本而又超越课本。同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学生在校阅读时间,也分成迷你小段:“晨读10分钟”“课前3分钟”“午阅10分钟”“夕述7分钟”(时间是概数),迷你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在讲述中睿智,在读述中愉悦。

除了迷你阅读,我们还推行整合阅读。可以同主题或同题材整合,可以同作者系列作品整合,可以同一单元整合;可以像《桂花雨》教学时一样,课文和原著对比阅读,可以把故事阅读和当下生活对比……通过有机整合,儿童有了更多的体验,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人生回忆。

(3)揣摩阅读方略

阅读方略是提高阅读效率、实现语文魅力的重要举措。有很多家长为孩子读书苦恼:都知道阅读重要,可是推荐给孩子的书,孩子不爱看;或者看书大体翻一翻,囫囵吞枣。所以帮助儿童建立阅读方略,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阅读前的猜想、阅读中的联想、阅读后的续想,师生、亲子共阅中成人的故意犯傻、遗忘,整本书目录读法、精选章节或片段读法、以一篇统整全篇读法……这些都是阅读方略,都能有效提升儿童阅读品质,孕育他们的文化情怀。

4.个性的张力——让语文魅力植入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儿童学习语文,最终会走向自由阅读,自主生存,自我成就的境界,也就是充分显现个性的张力,走向独立的“每一个”。魅力语文关注个性的张力。只有和而不同,才独具魅力。正因为“不同”,才构成了丰富的世界,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然后才是“美人之美”,最后才会“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就是个性的张力。

(1)培养儿童对语言文字运用独特的敏感

汉语文化形神兼备、神韵饱满,流淌着深刻底蕴。充分挖掘汉语文化丰富的内涵,是彰显个性魅力的前提和基础。语文的特质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的生命,也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海德格尔说“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英国儿童文学家诺德曼说:人不是天生喜欢阅读的,也不是天生会阅读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带领孩子发现语言密码,学会阅读,用自己个性的解读捕捉语言的特别之处。如教学苏教版课文《槐乡五月》,让学生体会文章如何描写花香。很多孩子都找到了“香喷喷”“香气扑鼻”“香海”等词语,有一个孩子与众不同地找到“浸”字,并说出理由:虽然“浸”不是直接写香,但“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说明香气浓郁。在老师充分肯定和点拨下,其他孩子纷纷发现了课文还有许多间接描写香的语言,如蜜蜂赶来采蜜是因为花香诱人,小姑娘别着槐花走到哪里,香气就传到哪里……这就呈现出个性化阅读的喜人场面。

(2)陪伴儿童惬意地经历语文实践之旅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每个儿童都要惬意地经历语文实践之旅,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语文真谛。语文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与学资源,对教者来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重组,再把经过精心处理后的信息通过独特、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使孩子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如在执教《槐乡五月》一课时,我紧扣三组叠词,让学生先自己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再充分发挥他们的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学习伙伴。学生情趣高涨,讨论热烈,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句子的内容,去表演槐乡人热情接待客人的欢乐场景,体验小姑娘和小小子乐陶陶的童年生活。在最后环节,学生给文中插图取名,孩子们用“乐”“槐乡情”“槐乡孩子”等精彩纷呈的语言,表现出个性、智慧与惬意。

实践证明,语文素养的慢滋养,良好个性的形成,需要我们倾心关注儿童学语文的状态,珍视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悟得,放手让学生在有限时空里,多读、多听、多说、多思。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儿童悟性,激发儿童灵感,操练儿童智慧。给孩子一段经历,给孩子淋漓发挥的余地,给孩子一个等待,让儿童在一生记忆力最好、心灵最为纯净的时期,吸收人类最具魅力的语文精华。

(3)用语文的魅力成就魅力人生

在教育管理生涯中,我确立的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是“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建构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我管理工作和语文教学研究并轨的主旋律,即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的主攻方向。在学校文化理念关照下,魅力语文理应为儿童一生成长设计。不同孩子具有不同本色和天性,适切的教育能促进儿童个性在教育过程中交互、吸纳、修正与变化。魅力语文的特殊魅力就是能在学习中,建构儿童适性、多彩的语文生活,让儿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更积极、更快乐、更幸福地生活、生长。这也是魅力语文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设计的宗旨。

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都需要教师尽最大可能适应儿童,建设充分体现语文本体意义的、开放的、丰富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充分展现语文的独特魅力,这种课程学习的价值一定是巨大的。朱光潜先生说:对一棵树可以有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同样,儿童的需要是多元的,发展也是多维的,作为儿童成长路上的点灯人,理应给儿童一个重要的馈赠。

综上所述,魅力语文不仅让学生学会初步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沟通交流,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自觉,学会独立思想、智慧生存。可以说,用语文的魅力设计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就是在用语文的魅力成就魅力语文、恩泽儿童,让儿童一生幸福成长!

(周婷,南京市汉口路小学,210008)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魅力儿童情感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东方欲晓》的魅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