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的话振聋发聩,引人深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长期以来,重视教育科研,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教育科研中的浮华现象、功利行为、低位运作、重复劳动等状况屡见不鲜,科研意识“昨夜西风凋碧树”,科研方法“众里寻他千百度”,科研成果“锁在深闺无人识”等境遇尴尬仍在。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的今天,教育科研需要产生现实的生产力,就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准绳与基本价值取向。
让教育科研产生现实的生产力,首先体现在我们的研究是否占据“制高点”,跟进教育的前沿阵地,强化“思辨”的意识。在研究中推动一些教育及学科领域中概念的重建或者理论的更新,让我们的办学站位更高,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更具“话语权”。其次是否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生长点”,贴近教育的本源,强化“问题”的意识。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教育实践的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办学品质。三是是否抓住了研究成果的“辐射点”,突出“实践性”基调,强化“实证”的意识。研究要夯实群众性研究基础,创建研究共同体;研究要基于问题的解决,不仅注重“物化”的研究成果,比如研究报告、论文、音像材料等,更要注重“人化”的研究成果,看研究是否给学校、教师或者学生带来什么变化。
让教育科研产生现实的生产力,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比如关注教育的不均衡现象,如何深刻认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问题,如何在促进均衡的同时保证并放大优质的问题,如何从政策层面和体制层面解决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如何将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发展障碍”有效地转化为“发展资源”等问题,都可以开展实践探索;学校教育如何在主旨上真正从选拔精英转向服务大众,在运作模式上如何摆脱“应试”的惯性,走向内涵式的变革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也可以展开全面而有深度的研究。学校教育科研,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针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围绕“学校文化”,挖掘文化因子,强化延续性、针对性、特色性研究,形成科研系列。其次我们倡导教研科研一体化,大题小做,小题深做。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综合课题、核心课题的研究,也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也可以一个人单独进行。课题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然后去解决这个具体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研究体系中的教育科研,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验室的科学实验,这是教育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育科研更多的是一项准实验,宜多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用自己的行动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问题解决了,课题研究就成功了。最后,我们追求教育科研成果的灵动表述,“说自己的话”“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教育科研既要追求及时地总结、提炼,又要追求表述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既要追求理性的概括、提升,又要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育科研是教育活动的知识形态表现和精华,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让每一位教师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我们就必须关注教育科研的现实生产力,让教育科研引领学校、教师持续发展。
(孟晓东,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