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视媒体“遭遇”大数据

2015-04-29 07:26韩满苹
大观 2015年11期
关键词:遭遇电视节目受众

韩满苹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般是说人们运势的变化,其实事物的变化也是如此。比如媒体的发展,就说大家最熟悉的电视媒体吧,随着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的播出,电视正式诞生,一般认为这是世界电视事业的正式开端。19世纪末随着电视的不断兴起,电视媒体很快风靡世界,它的辉煌让纸媒措手不及。但是进入21世纪后,网络的强势崛起引爆了大数据的强势发展。大数据的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各种媒体的势力格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的优势正在消失。

大数据,科学的称谓叫做“巨量资料”,它不采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具有四个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从业人员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即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潜藏在数据之下的趋势、真相或深刻的洞见,并且这种结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目前电视媒体存在一种现象,认为单纯地把数字罗列在屏幕上就是电视新闻。这是一种误区,或者说这种做法是把大数据和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简报上的数字新闻混为一谈。大数据并不等同于数字,大数据新闻也不等于数字的堆砌。大数据新闻侧重的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发掘。甚至可以说“大数据新闻”并不能算是一类新闻的创新形式,而是将大数据思维内化到生产实践及业态创新之中,通过对一系列的简要事实的相关性的表达,揭示出事实背后的意义。可以通过大数据进一步分析了洞察电视媒体,尤其是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受益程度,进而对节目进行完善和创新,甚至对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优化和规划,实现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把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样对电视业态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创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的优势即生动的表现形式几乎可以忽略。媒体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了编辑记者之间职业技能的竞争。电视媒体怎样在新的环境下求得生存?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新的环境下,受众发生了哪些变化,传播者面临着哪些挑战。

对受众来讲,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进而从听声时代到动画时代,他们面对的媒体表现形式从单一到复杂,从单一感官到立体包围,虽然信息量爆炸性增长,但是真正存入到受众脑中的有用信息不增反减。这些信息由链式的逐渐分解为碎片式的。结果是表面上传媒达到了自我的传播目的,但实际上很难得到预期结果。同时,对受众来讲,片段式的信息也很难在他们头脑中形成自我意见。所以随着媒体的发展,传播效果是逐步瓦解的。

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逆转。“受众需要的是对信息更明晰的呈现、更准确的分析和更深层的解读”广播电视对数据的表现形式没有质的突破,還是停留在图表、图片,再加上主持人的解说。文字媒体在表现力方面并没有劣势,甚至在深度分析上略占上风。因为文字的分析相对于画面的解读更能引起受众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大脑皮层的表面上。

对传播者来讲,最重要的是转变新闻思维。传统的采编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他们首先要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调取和处理海量的数据。还要掌握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采编人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掌握宏观上的数据动向,进而发现问题的所在,在数据下挖掘沉睡的新闻信息。而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新闻专业技能还要拥有专门领域的知识。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要做到“既广又钻”不仅要向专业人士请教还要向文字媒体的工作者学习。最后广电媒体的采编人员还将自己的分析呈现在媒体上,怎样清晰并流畅地表达观点,图表当然能够完成,但是怎样在表现方式上寻求突破,这就给广电媒体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挑战。

迎接挑战就要寻求变化。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电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日常给观众提供的是新闻信息,即事实。但是这种事实往往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一部分事实。数据新闻恰恰相反,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数据进行挖掘和总结,力图从中找到某种趋势,凸显某种重点,给受众展现全部事实的真相。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具有全局观和整体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单独事件和特定环境。

除了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亟待突破性的变革。图标、趋势图虽然可以直观的表达编辑、记者的思想。但是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让一部分文化程度低的观众不得要领。所以生动、通俗的表达方式是让数据新闻更好传播的桥梁。怎么样才能做到表达方式生动?广电媒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可以借助动画的表现手法立体、生动地表述新闻的意义。当然广电媒体对数据新闻的表现方式还有待探索,但是寻求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这个方向是不变的。

最后还是传播方式的变革。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的大方向。单一的传播方式难以形成有效的传播效果。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的联合传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类媒体各有所长,表现方式、叙事方式、评论分析、传播速度以及及时反馈,媒体融合可以互相弥补,形成组合拳,在数据新闻的大背景下更有作为。

在大数据时代,对于电视节目而言,除了关注一系列数据分析来助力节目发展之外,进一步运用电视语言来呈现这些数据则是电视媒体的自身优势。因此,在电视节目的创意策划中,可以利用电视语言来表现受众普遍关注的数据所揭示的事物变化与发展、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因果联系、数据对于未来社会的预测与判定。例如,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用数据的统计变化来反映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升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在电视健康服务节目中,用翔实的数据来准确描述人体健康指标和膳食营养等问题;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用观众支持率这一元素来增强节目的紧张气氛和现场观众参与度;在电视体育节目中,速度和时间的统计是体育竞技本身特点所决定的,而运用图表、数字、动画等形式将统计数据呈现在电视画面中则显得直观、生动,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 2014 年度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一举夺冠。在整个赛事直播过程中,每一个技术指标的实时统计数据都动态反映了李娜在比赛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一发进球率、制胜分、球速等在后台统计的技术数据均在电视画面中展现出来,加上专业评论员对数据的解说和分析,让电视观众对比赛和运动员技战术发挥有了更为精准和清晰的认识。在电视节目中,电视语言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这源于电视语言叙事客观性、真实性、时新性、专业性、准确性等特点的现实需要。对于大数据的呈现是电视节目传播的优势,电视从业者需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

大数据对于电视节目的品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之“大”并不在于数据表面容量的大,而在于数据潜在的“大价值”。如何能够让这潜在的价值为电视节目创新所用才是最为关键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揭示有意义的新联系、趋势和模式的过程。与一般的数据处理技术不同,数据挖掘针对的是零散的信息——非结构化信息,如网络言论、图片和视频。”而电视媒体能否具备在海量数据信息中大浪淘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甄别能力,并进一步完成建构联系、发现规律的数据解码和编码过程,这将直接决定电视节目创新的理念、策略和方法是否准确以及电视节目品牌创新的实际传播价值的大小。总之,大数据正引发着一场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它涉及公共卫生、商业、制造业、IT 业等无限宽广的领域。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将在电视制作和营销的各个层面起到触动、引导和推进的作用,电视从业者应适时培养自己的大数据意识和分析研判能力,真正让大数据为电视媒体的腾飞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遭遇电视节目受众
预防遭遇拐骗
“迟到城”里的遭遇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祝遭遇各种不幸”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