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中国藏家频繁现身海外参与竞拍,甚至不时创造拍卖成交纪录,海外竞拍会有文物回流、关税等一系列限制,但丝毫不能阻挡内地藏家的竞拍热情。日本毗邻中国,文化相似,且有很多中国古代的珍贵艺术品,所以日本拍卖行一直是中国藏家海外竞拍的热衷之地。
2010年到2015年可以说是日本本土拍卖公司进行中国艺术品公开拍卖从无到有、萌芽发展的五年,同时,这也是中国收藏家赴日淘宝人数不断增多的五年。10月中下旬,日本几家拍卖行——横滨、美协等相继举槌。近年来,日本艺术品拍卖市场逐年成长,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也希望从这块古董和艺术品的洼地上攫取宝藏,因此这个岛国也成为中国藏家海外淘宝每年春秋必去的站点之一。但相较港台和中国内陆,日本拍卖市场的兴起还是有其自身颇多特殊之处。
首先,日本的拍卖行大多成立时间较晚,经营的规模亦不大,而且土生土长的日本系拍卖行并不多。伊斯特算得上是日本成立最早的拍卖行之一,也不过30余年光景,且主要以拍卖西方及当代艺术品为主。当今日本几家较为活跃的专拍古董书画的拍卖行,大多都是由在日的华人古董商转行而来。
其次,日本民族比较早关注文化和艺术,在上世纪70、80年代之前,古董商和画廊掌握了日本艺术市场的话语权,久而久之,这里本土的“古董商体系”发育得成熟且根基深厚,“护己排外”成为一大特色。最先试图进入日本市场的佳士得即遭遇当地古董商会的强烈排挤后,最终放弃日本而转战香港。
其实,在有拍卖行之前,日本有一个类似拍卖的模式叫“交流会”。这种形式是日本特有的,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当地业者(画廊或者古董商)相互之间搭建的一个类似拍卖性质的交易平台。参与交流的群体非常小众,都是画廊业者和古董商人。越是高档的交流会局限性越强。
不过,近些年古董商或画廊业者慢慢开始三三两两联合起来举办拍卖会,“拍卖”于不经意间在日本悄然兴起。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买家满世界地搜罗中国艺术品,在日本一批由华人组织的专营中国艺术品的拍卖行便油然而生。
众所周知,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大量输入中国艺术品,近代日本等列强入侵,造成中国文物大量流失。因此,日本素有“中国艺术品宝库”之称。举办中国艺术品拍卖显然占尽天时地利。然而由于拍卖公司成立时间不长,缺乏经验,从业人员大多专业素养不足。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蜂拥而来的中国买家的高涨人气,拍卖的成交总额总是节节升高。尤其在中国内地艺术市场逐渐走弱的这几年,日本成交的火热形成了冰火两重天。
虽然高成交率令人信心满满,但总观日本拍卖整体艺术品价位却一直落后于香港,也不如大陆。而且,日本拍卖场出现的东西,大多以中低端为主,只是偶尔看见精品。所以估价便宜,大多数拍品都在理性价格范围内成交。
不过,中国艺术品的大量遗存以及与大陆存在不小的差价,还是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和藏家踊跃去日本淘宝。有很多早年去日本淘宝的商人已经占得了很大商机,并迅速成就为今天的大古董商。
更为有趣的是,日本拍卖会上不少拍品在国内拍卖会上都露过脸,有些甚至是前两个月刚刚在国内上拍,转眼就到了日本。其实,日本拍卖会上真正征集于日本国内,面孔生而质量好的拍品少之又少,商家利用国人对回流文物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藏家海外淘宝、捡漏的心理,吸引国内藏家到日本竞卖拍品。同样一场拍卖会,由于顾客心理预期不同,国内与国外效果也许会截然不同。
总之,日本举办的拍卖会,无论场上拍品还是场下顾客,都已不乏熟悉的老面孔。日本藏品虽多,却早已不是一个可以捡漏的荒蛮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