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化柱 张胜利 邓胜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目标和任务。然而,由于教育体制、传统文化和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从界定创新人才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提出了改革教育体制、树立全新教育观、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以确保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体制;教育观;培养模式;文化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4-02
当今时代,是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之一,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创新人才。那么,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思考的命题。
一、创新人才的全新理念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在我国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树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理念,已成为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不可逾越的问题。纵观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笔者认为:
1. 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他们与其他方面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创新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高度发展的人。
2. 创新人才的前提是个性自由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首先必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的人就有创造性,但是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
3. 创新人才的类型是对应常规人才
常规人才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习惯于按照常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层次划分的不同分类,任何一个层次都需要创新人才。
4. 创新人才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所不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等。鉴此,笔者认为,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影响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所涵盖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素,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受“中庸之道”“和为贵”等儒家文化思想传统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保持一种从众心态,不敢冒险,不求标新。这种心态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 高校管理制度因素
高校管理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制度。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是学习前苏联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而延续至今的,大学本科专业划得很细。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被限定在某一狭窄的专业学科,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管理制度。教育创新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直接相关。高校对教师的奖惩制度虽然对于规范教师的行为有积极作用,但教师的教学行为被模式化、程序化、套路化,有时可能影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
3. 人才培养模式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知识型人才培养为主,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和方式上,一些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阻碍了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教学以课堂理论知识教授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没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管理体系有时过死过严且管理缺乏弹性,学生的创新天性和创新冲动有时受到影响。
4. 教师与学生的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是依照模式、套路来实施教学行为,教学活动中的丰富多彩被抹杀,学生个性化学习也被抹杀,妨碍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以来,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既没有时间钻研教学业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也没有精力去开展科学研究,掌握学科前沿最新成果及其动态。其结果是教师业务和学术水平薄弱,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一是从小受到的若是听话教育,则使学生形成权威定式、从众定式、唯书本定式等习惯;二是素质教育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当前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还远不利于促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真正实现。
三、对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面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国家应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改革现有教育体制。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视学生的选择,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为学生研究和创造提供空间和机会,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营造富于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1.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教育体制性障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目前高校的个性、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极大地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要让高校自主地探寻生存、发展之道,形成个性和精神品格,因为高校的个性直接影响其所培养出的人才的个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切实落实高校的自治权,为此政府要着力完成两个关键任务,一要加大投入,二要减少行政干预。这样才能使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管理制度、经费使用、教师聘用、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全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三要正确处理好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广大教师自愿把精力和时间放到教学上,使专心于教学的教师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促使教授们能够回到讲台,为本科生上课。
2. 完善高校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和谐环境
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当前高校亟待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第一,健全促进教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第二,完善教师考评制度,促进教师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对教师的考核应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第三,改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应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要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3. 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引领创新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根本要求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产业实质上是一种创新产业,创新能力是现代生产力的核心。这种人才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因此,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要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把培养创新人才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观念;要转变人才的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
4.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由课程来体现的。从课程改革方向看,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多开设短课、研究型课、选修课、思维方法课,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从教材内容看,应贯彻少而新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既便于自学又有适于开展课堂讨论的参考题和提示。提倡课程设置厚基础、综合化,力求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既要保证厚基础与综合性,又要有开放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改变传统的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做法,保证两者并重,加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分量。要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加大实践技能课的分量;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创新思维逐步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注重开启学生思维。要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并吸收精华的基础上,让启发式、开放式、问题式、辩论式、质疑式、发现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共同架起知识传递的有效桥梁。
5. 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首先,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其次,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要求,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整合现有开出实验项目,减少同类实验室内容重复开出,提高实验效率和学习效果。第三,高校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实现学研产的结合。同时,举办创新教育实验班、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是高校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影响学校生活的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力量。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能起到领航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践机会。校园文化建设要提倡学生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未来,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校园文化建设要赋予学生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略、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要培养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胆略,具备向未知事物挑战,向高深领域探求的心理品质,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传统观念,不唯书本是从,不惧怕群体压力,大胆地提出新观点,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认失败。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德胜.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01).
[2]曹仁稳,等.高校扩招对高等农林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