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怪异文化研究

2015-04-29 00:44陈爽
大观 2015年12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日本影响

陈爽

摘要:日本的儿童文学中有许多与妖怪文化相关内容,体现出了日本妖怪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儿童文学的故事内容,营造了夸张搞笑的人物形象,由此产生的许多电视剧、电影动漫,融入了许多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为儿童带来了来视听上的愉悦,很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本文就分别阐述日本儿童文学中传统妖怪的形象特点,给儿童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妖怪文化在儿童文学中产生的寓意,从而深入地理解日本妖怪文化,为儿童文学中诠释传统文化探讨课题。

关键词:日本;妖怪文化;儿童文学;影响

儿童文学通过动漫形式的有效传播,许多日本民间故事的趣味性以及传递出来的语言的丰富性,通过不断被创作出来的儿童文学在现代社会被传承,许多传统文化元素也通过这种文化传承在不断扩大着影响力。

一、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文化

(一)日本儿童文学中的妖怪形象

千奇百怪的妖怪形象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它和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日本的妖怪文化如今虽然仍在很多艺术领域都有所表现,但它在日本儿童文化的动漫艺术中的表现最为引人注目。很多人对日本传统妖怪的了解,都是通过动漫艺术获得的。

日本传统妖怪文化就通过儿童文学的动漫表现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传递出一丝奇异的妖怪文化副高。比如水木茂的漫画《鬼太郎》,宫崎骏的动画片《幽灵公主》、《千与千寻》、《龙猫》等等,无不表现出妖怪们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早已为人所熟知的形象,是日本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被幸运地承续了下来。

在日本儿童文学中,就不能够忽视的就是其衍生出来庞大的电视剧、电影动漫产业。动画作为一门大众化的综合性视听艺术,其丰富绚丽的故事场景、夸张搞笑的人物动作以及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都给儿童带来视听上的愉悦,很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

(二)日本儿童文学中的妖怪特征

妖怪们在日本(其实已不仅仅是日本)文学、绘画、音乐……中飘飘忽忽、“阴魂不散”已千百年。特别是在日本的动漫作品中,妖怪文化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成为日本民族动漫作品中的一大特色,也折射出日本妖怪文化的特征。

许都妖怪形象均是起源于民间故事,借助着儿童文学的形式,向自己的孩子口头讲述日本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共同想象文学图画以外的故事世界。在传递母语的丰富性的同时,让儿童了解自己民族过去的生活习俗、民族特征、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作为日本人的感受和心灵世界。

在日本妖怪文化中,存在着许多性格可爱、善良的妖怪,它们类似于童话故事中的精灵,在动漫作品中,它们往往成为主人公的伙伴或保护者,这种妖怪没有邪恶凶残之气,而是非常的温馨、可爱,充满温情。在那些以妖怪为主角的艺术作品中,可以触摸到一条从古至今延续着的文化脉络。

日本的妖怪文化,在日本社会随处可见,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着这条文化发展的脉络,这些日本儿童文学,将传统日本妖怪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心存敬畏自然的许多寓意,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到全世界。

二、日本妖怪文化对于儿童文学的影响

妖怪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谁都可以拿来用,甚至在一些看似与妖怪毫无关系的动漫中也时时出现妖怪的影子,这只能说明妖怪文化对日本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其说,是日本儿童文学的动漫形象,将日本妖怪文化大方异彩,还不如说,是日本妖怪文化让日本儿童文学带上了一律神秘的民族传统色彩。

(一)日本妖怪对儿童文学的文化烙印

日本的妖怪名目繁多,数量惊人,深深地渗入了民众的精神生活。人们对于妖怪的描述言之凿凿,影视、漫画关于妖怪的题材也大行其道。有些妖怪历史悠久、家喻户晓,例如传说寄宿在河流或水池中的河童。这一传说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反映了日本人对于水的依赖。有些妖怪形象则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如起源于《山海经》的天狗。除了传统的妖怪之外,人们还根据日本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新的妖怪形象,例如口裂女、蜗牛少女、鬼司机、人面犬等等。

日本妖怪的历史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妖怪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界和某些动物的敬畏,例如河童、天狗等。后来,随着人工制品的出现,人们觉得它们也有灵魂,各种用具变成的妖怪随之产生。著名的《百鬼夜行图》描绘的就是各种废弃的用具变成妖怪,在街上游行表达不满。再后来,日本社会进一步成熟,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以人为原型的幽灵妖怪成为主流。

在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和日本历史进程的演变也颇有关联。每逢社会动荡时期,关于妖怪的种种传说就特别盛行。妖怪在某种程度上寄托了人们对于前途命运的不安和畏惧。如此看来,日本出现的“妖怪热”一方面体现了其休闲文化内容之丰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民众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某种思虑。

日本的妖怪文化自古以来就与文学、戏曲、绘画等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平安时代初期,日本首部妖怪故事集《日本灵异记》诞生,同时期的妖怪文学作品还有《今昔物语集》。之后日本的妖怪文学不断发展,江户时代后期《雨月物语》、《南总里见八犬传》等作品广泛流传。于是,盛行于社会每一个角落的妖怪文化,对日本儿童儿童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刻文化影响,并不是只表现在哪几位导演的几部动漫影视作品中,而是在所有的儿童文学著作中,均可以看到妖怪文化所打下的烙印。

(二)民间妖怪对儿童文学的文化寓意

日本人认为妖怪和人一样有好有坏,一些作恶的妖怪也不是生来就很坏,而常常是被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或难以排遣的情结所困扰,最后才变成了为非作歹的妖怪。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

日本儿童文学中的妖怪形象,不再充满神秘感,将妖怪的善恶两面,用亲切真挚的语言变现了出来。比如说,《幽灵公主》中的森林之神,《风之谷》中的荷母,《千与千寻》里的无面鬼,他们的本性都是好的,都有神性和灵性,只不过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是受到了诱惑,才被迫做了有破坏性的事。

在日本儿童文学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妖怪们会冲冠一怒,也会温和慈悲;当人们尊敬他们、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纯真善良,收敛自己残暴贪婪,恢复原有的灵性和纯洁;当人们背离他们、放弃他们的时候,他们有变成了另一幅摸样,前后的面貌举止,反差极大。这些妖怪都往往能够及时反思自己过错,人们也会反省曾经过错,人与妖怪形成了和谐共同的互动,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之中。

他们的往往会令天地为之变色。而当对手(往往是人类)用纯真和善良去抚慰他们,或者稍稍做出让步,敛一敛自己的残暴和贪婪时,一切就又复归平静,他们也重新回到原来的样子,恢复了原有的灵性和纯洁。这前后的面貌举止,反差极大。而那些做了坏事的妖怪和神灵也往往能及时省视到自己的过错,比如在《幽灵公主》中,找到了自己的头的森林之神立刻赐还了摧毁的郁郁苍苍。这种温和、慈悲的态度,没有斤斤计较的狭隘,人和妖怪都在宽容和悲悯中得以升华,并最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三)妖怪文化在儿童文学中的人性诠释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而是民间文化在儿童文学中的人性诠释。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甚至在儿童文学中大放异彩,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切人性哲理。

随着战后日本妖怪文化在儿童文学中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动漫中日本妖怪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让妖怪形象得到了人性诠释。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他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物、服装四处开花,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之后恐怖漫画大行其道,并相继出现不少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像被称为恐怖漫画女王的犬木加奈子,她以儿童的世界为舞台,创作了民间传说、童话、城市故事等题材的恐怖作品系列。人们评价她的漫画作品“有趣、可爱、可怕”,很多日本人沉迷其中。而这几年宫崎骏的动画,更是将日本妖怪文化的热潮推向了世界。

日本人对妖怪是善意、温情的。不仅很真诚地信其有,还头头是道地描述每一种妖怪来历和特点,对他们的行动也有很细腻、很人性化的解释。这些妖怪形象70%,源于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儿童文学中的妖怪形象与文字是平等关系,甚至可以占主导地位,并以图画作为叙述的主体,画与画之间存在着前后的逻辑关系,让妖怪形象不仅作为图画主要组成,而是对民间故事的再次人性诠释升华。

三、日本儿童文学中妖怪文化的文化寓意

(一)妖怪文化的崇敬自然文化本源

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这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列岛位于亚洲大陆东面的大海上,地形狭长,森林繁茂,各种植物能够很好地生长。日本国土上覆盖着大片的原始森林,而自古以来,森林不仅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塑造作用,也在日本人的心底烙下了浓浓的绿意。再加上地震及火山频繁爆发、气候多变、常有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既感恩热爱又畏惧顺从的态度,并在这样的环境的孕育中形成了细腻浓郁的感情。

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人们的主流文化里自然就有了妖怪文化,也成为了人们为孩子编织梦想,点燃生活希望的契机。对于孩子们来说,人们对于自然保持着持久的崇敬感,自然界中存在着的许多难以抗拒的无形的力量在控制和干预着人们的生活,形成了代代相传的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崇敬之情。这种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文化本源,就产生了人们对于觉得世间万物具有神灵的气息存在,虽无形无迹却无所不在,并把神灵的作用、力量、观念等神格化、多神化。

长此以往,人民相信万物都有生命的“泛灵信仰”中,包含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也就形成了日本妖怪文化。人们习惯于把日本妖怪文化,融合在文学、戏曲、说唱、艺术等诸多方面,儿童文学自然也是培养孩子崇敬自然的极佳方法。比如:《龙猫》就是宫崎骏为孩子们编织出崇尚自然的美好梦想。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村大自然景色、可以去体味浓浓本土文化,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最直接反映。

(二)妖怪文化的善恶美丑价值导向

与多数国家不同,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妖怪是一个中性词语。日本权威辞典《广辞苑》对于妖怪一词的解释是:“以人类智力无法说明的奇怪现象或者异样物体。”日本的妖怪既有善良、可爱的,也有充满怨恨、邪恶的。日本民俗学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的特点是其两面性,善恶之间可以转换。于是,在日本儿童文学中所折射出的妖怪文化,展示出最为丰富多变的善恶美丑之分。

一般认为,妖怪就是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无论妖怪是善是恶,其本质上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幻觉。据说水木茂从小就对生命终结后的世界有诸多想象。一个人想象力丰富,可能创造出畅销的产品。将一个群体的认知和想象,与生活实际有序地结合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丰富传承,便可逐渐繁衍出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带有明显的善恶美丑的价值导向的。

许都儿童文学中的妖怪演绎,就带有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利用一些日然景物切入到主角的意识流之中,让观众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鸣。观众们在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仅可以体味到妖怪故事的神奇魔幻,也可以体味到作品背后所折射出的美好本源,比如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还有社会价值观念的浓缩,民族意识的集合。

(三)妖怪文化的民俗风情传承

对于自然界的迷茫和畏惧造就了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长期的此类情景生活中,由自然界的现象诱发的种种想象,经过口耳相传的传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说法。这些起源于民间故事的说法,在自然界中酝酿、在人们的生活中发酵,经年日久,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妖怪文化,也成为了儿童文学中的妖怪民俗的传承。

儿童文学中有许多民俗传承,如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把鬼蘸了醋吃”,则是天不怕地不怕。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更将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放入文学艺术作品中传承下去,儿童文学中的妖怪文化也是如此。

比如《龙猫》主人公与灰尘精灵的第一次相遇,“这屋子果然有些古怪”的时候,父亲却回应住鬼屋是我从小一直以来的愿望,妖怪是日本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小梅跟随者小龙猫们无意间闯入了大龙猫的栖息地,并一起高兴游玩时,善良而温和的龙猫,点燃了姊妹俩无比开心的温暖亲情,妖怪和人们在一起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佐岛群已.日本文化·社会·风土[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魏玉娟.论日语中“挨拶言叶”的文化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路邈.日本自然观浅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2).

[4]周英.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5]窪田,守弘.映画で日本文化を学ぶ人のために[M].京都:世界思想社,2010.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日本影响
日本元旦是新年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寻日本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黄金时代》日本版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