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技术学院语文课堂促进道德情操的回归

2015-04-29 00:44:03蔡云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道德情操善良人生观

蔡云

摘 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语文课堂以它独到的优势承担重任,力促道德情操的回归,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道德情操;善良;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45-02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的教育不是很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道德情操的教育渗透在传授的知识之中,语文教学在这其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在职院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把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再使得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这样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纵观世界各国的道德情操教育,以美国教育为例,呈现以下几点: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从小培养孩子的爱与责任感,从小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正义感。

再以中国的教育为例,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校的道德情操教育也走上正轨,但德育工作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令人堪忧:

(1)部分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上知行不一。据调查,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是“友善”“公正”“坦荡”“豪气”,最厌恶的是“自私”“虚假”。但事实相反,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存在自私自利、失去信任、弄虚作假等现象。

(2)部分学生缺乏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只在乎考试分数,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往往不屑一顾,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如此以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难有保障的。

(3)部分学生故意违反校规校纪。有个别学生故意迟到、早退,甚至纠集他人一起逃课,使得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严重。

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很多貌似新奇、刺激的环境侵蚀着学生,尤其是电子产品的盛行,一些学生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网吧,通宵达旦,对身心伤害很大。还有的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说脏话,自以为很酷,其实这些就无形中抵消了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

纵观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确实有一些的缺失。所以,作为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爱祖国,学会爱父母,学会爱师长,学会用心关爱这个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语文教材很精彩,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扣人心弦;哲理深刻,发人深省。所以,语文学习更精彩生动,贴近生活,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带领学生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去感悟人性的真、善、美。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案的精心设计、课堂的融会贯通、师生的合作探讨,把道德情操的培养积极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唤醒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构建了精彩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举几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崇尚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存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人们对“善良”的理解已经有失偏颇。于是,在教授王蒙的《善良》一文时,我乘势利导,对“善良”这一古老的道德准则结合现时进行了新的认识,赋予了“善良”许多美好而深刻的内涵。

在授课过程中,我抛砖引玉,提出问题:人该不该善良,你做过哪些善良之举?我们的学生在讨论片刻后,形成两种观点:一是现如今的社会太复杂,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善良;二是善良是人的本性,我们应该善良。我们对于两种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以著名的南京彭宇案为例,指出一味地善良只会让自己承受巨大的精神和经济损失。持第二观点的同学认为,南京彭宇案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被搀扶和救助的老人还是知恩图报的。如果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学会适当地保护自己,借助于群众的力量,弘扬善良的正能量,那么那些唯利是图的小人也会知难而退的。人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要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

当我再次提问如果遇到摔倒的路人,你扶还是不扶时,我们有个同学调皮地说:“人倒了可以扶起来,要是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案列二:经典诵读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读书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增加人的知识,提升人的智慧。

作家谢冕在《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文章中,提出新颖而鲜明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增广。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还有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笛卡尔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也曾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我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不少于20分钟阅读作业,并在语文课上进行10分钟读书交流。慢慢地我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思想境界、个人素养越来越高,他们从书中获得了精神的粮食,无形之中接受了更多的道德情操的熏陶,他们学会了去伪存真、扬善除恶、尊师重教、孝敬父母,一个个蜕变成了果敢高尚、勇于担当的好学生。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经典诵读,我记得最感人的就是大家齐诵《父爱如山》这篇文章。当读到“我是父亲的儿女,我的掌心留着父亲的温暖,血液里流淌着父亲的激情,眼神里继承着父亲的刚毅。所以,我会努力,我会坚强,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时,同学们都潸然泪下,深深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激发了他们孝敬父母的热情。我想,读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比进行机械的道德情操的说教效果肯定好多了。潜移默化不容小视,我们要提倡读书。

案例三:自我认识

笔者所带的一个学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甚至还干扰别人,作业也不能独立完成,可以说是屡教不改。找他谈话,他也是目空一切,气焰嚣张,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姿态。但有一次他在校外打架,惊动了警察,被留校察看,处分背在身上后,他上课蔫巴了许多。有一天,他突然找我,说要和我聊聊,原来他在课堂上把英语老师惹哭了。通过谈话,笔者了解了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爸爸妈妈长年跑船,收入颇丰,上面有两个姐姐,全家就他一个儿子,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由于长年缺少父母的管教,他慢慢地就养成了傲慢、懒惰、厌学、逃学、打架、抽烟等陋习。和他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聊天,笔者发现他几乎是没有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可以说是目光短浅,浅陋无知。于是,我就慢慢地引导他。首先,要求他要学会自我约束,上课认真听讲。其次,要学会自我控制,遇事要冷静。再次,要有短期的目标,再由短期目标慢慢变成长期目标。经过这次交流,我惊喜地发现他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好了,不仅在课上积极发言,而且每次听写分数都挺高。同时,他的火暴脾气也慢慢地得到了控制。有一次他和宿管老师发生冲突,他主动和宿管老师道了歉。因此,当我们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给予他们时间,并选择相信他们,不放弃他们,那么他们就会慢慢地认识自己,向正常的轨道上发展,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职院学生学会爱祖国,学会爱父母,学会爱师长,学会用心关爱这个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语文课本这个载体,它的独特魅力更能打动人心:内容精彩,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扣人心弦;哲理深刻,发人深省。所以,我们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带领职院学生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去感悟人性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王蒙.善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规划新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规划新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道德情操善良人生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06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新少年(2018年7期)2018-09-28 02:40:38
让爱与善传递下去
从《西游记》看战胜心魔
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08:01
心灵深处的手电光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11:53
浅谈当代大学青年教师的政治责任担当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17: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