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讨

2015-04-29 00:44:03张静红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学生

张静红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学生;实践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12-01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经济要发展,教育是基石,人才是保证。社会要发展,既需要专门人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一、做创造型教师,培养创造型学生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能为开发学生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勇于创新

遇事总要对照“圣贤”的言行,唯前人是听、前人是从的保守思想在基础教育中仍然影响很深,成了教育改革的阻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障碍。要确立培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换上敢想前人之未想、敢闯前人之未闯的创新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向应试教育挑战,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素能”(素质和能力),重考试轻应用,重死记轻创新,重确定轻反思,重名轻实。一言一蔽之,旧教学模式经常会束缚学生的灵性。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要求“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人”,在探索中养成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动机——主动探究——巩固运用——反馈——交流”。

2. 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开阔视野

教师要熟悉创造教育有关理论,掌握基本的创造教育技法。同时结合听课、评课、教研教改活动,相互研讨,相互磋商,相互促进。创造型教师应随时接受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新信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把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置身于社会发展之中,使其充满时代信息。同时,要能积极去获取能形成新见解或新态度的知识和事实,并能利用各种方法、媒介、机会获取信息。“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对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会有积极作用。

二、努力实践,学科课、活动课等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学校应建立创造教育机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为教师顺利教学准备好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像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在教学改革中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还要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等教学整体革新。其次,抓好学科课堂教学,加强过程管理与研究,即抓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和平时的管理与研究。在日常活动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使他们在看、动、讲、玩中培养创造个性与兴趣,提高思考及动手能力。再次,采用民主教学法,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地对待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能够独立思考,思维不受束缚。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规律出发,在民主和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保护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成功的启蒙老师。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及时鼓励,激发他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生的价值。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心观察,就可能发现一些创新目标,再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刻苦的钻研,产生创造灵感,迸发智慧火花,就会促使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 学会幽默

幽默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它可以调动懒惰的细胞,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战胜创新意识培养中的障碍,以愉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诚、勇气、力量和执着,面带笑容地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3. 提倡勇敢质疑的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精心扶植学生的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乐于设问,敢于提问,善于质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哪怕表面是幼稚可笑的,但只要有一点创新的意识都是值得珍惜的。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中,课文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其中一句是这样的:“在手的中指和食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军需处长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怎样理解?”同学们经过思考之后,有的同学回答:“军需处长想点着旱烟,因此他向战友借火。”有的同学回答:“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军需处长因为自己没有棉衣而非常寒冷,他想借火暖和暖和自己的身体。”针对同学们的种种回答,我首先肯定了他们敢问敢答、勇于创新的精神,然后鼓励大家一起开动脑筋讨论问题,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和我的引导,学生们清楚地明白了这句话是对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高度赞扬。

总之,中国要崛起,民族要振兴,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树立创新意识,实施创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孟振中.创新教育应从教师做起[J].中国农村教育,2006(05).

[2]华国栋.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2007(09).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31:41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2:01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