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精灵
又被Google下架的猎豹
6月13日,“《猎豹安全大师》遭Google Play全球下架”的消息,开始在一些移动互联网相关QQ群内出现。有媒体打开了多个地区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后发现,在其工具类免费下载榜单中确实已经找不到昔日名列前茅的《猎豹安全大师》。App Annie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猎豹清理大师》(英文名:Clean Master)就由于涉嫌违规推广,遭到过谷歌的严厉处罚—在全球及各个区域排行榜下线长达一周。据当时的报道称,《猎豹清理大师》违背了Google Play的相关政策。主要细节包括:在通知栏里推送通知推广CM Browser(即《猎豹安全浏览器》),而这种推广方式涉嫌违反Google Play的多条规定。
有网友曝料称,此次《猎豹安全大师》被下架,则与此前一直传言的涉嫌窃取用户隐私,以及借此频繁推送广告有关。
Google曾在2013年对于在Google Play平台上架的APP作出过规范。其中规定,禁止第三方APP在系统通知和主屏幕图标中弹出广告,更改设置需征求用户许可,以及严格禁止刷榜等。触犯上述规则的APP,都可能遭到Google下架产品的处罚。
而据国外媒体报道,《猎豹安全大师》会在安装后自动获取多达29项用户的隐私权限,其中包括通话记录、短信和联系人列表等,对用户隐私造成严重威胁。此外,该APP还涉嫌通过这些用户隐私数据,针对性的推送广告。对此,Google将《猎豹安全大师》做出临时下架处理。而在知乎社区的相关讨论中,很多网友也认为《猎豹安全大师》存在获取大量用户隐私权限、大量的低俗广告推送、无节操推广和安全恐吓等问题,理应被下架。
不过,对于此次的下架时间,猎豹方面并未作出任何正面回应。
新瓶装旧酒,为何不灵了?
在《猎豹安全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上,我们至今还能看到“《猎豹清理大师》获得56个国家工具榜第一”的相关媒体报道。的确,这对于很多国内开发者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猎豹移动甚至成为了国产APP国际化道路的代名词。
在《猎豹清理大师》取得这样的成绩之后,其掌舵人傅盛也开始了自己的布道之旅,向国内的同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在越来越多人变得全面的时候,也许你只需要想到一个独特性就能把所有体系化的领先者直接击倒。”在傅盛看来,《猎豹清理大师》是将产品的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从清理Android系统垃圾这个用户刚需打开了一个缺口(紫牛理论)。而在APP拥有了超高装机量之后,再通过《猎豹清理大师》这个点拉动整个猎豹移动产品线的壮大。
不得不说,曾头顶“《360安全卫士》之父”光环的傅盛的确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通过清理垃圾这个点,《猎豹清理大师》也的确做成了海量用户产品,甚至还在傅盛的国际化战略指导下,开始“面对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挑战”。但是,在以点带面和“国外对手不能理解的羊毛出在猪身上”模式两个方面,猎豹还是显得太急功近利了。
首先,通过用户刚需和免费策略积攒大量的用户装机量,然后再向这些用户疯狂推销自家的其他移动产品,并向免费用户推送大量的广告内容,甚至期间还诱导用户卸载竞品。听起来,这不就是国内很多厂商所惯用的伎俩么?是的,但这其实也是猎豹移动目前的做法,只是他们不只是在国内这么干,还将这事儿做到了国外。
就在一个月前,猎豹移动还宣布上线了自己的猎豹广告平台,还正计划将自己免费+大量广告的模式做大做强。然而,在多次遭遇Google Play下架之后,可以说猎豹移动的这种太功利的国际化战略,在面对国外更加正规的市场监管时,已经出现“烂尾”的趋势。
APP出海,财路究竟在哪?
猎豹移动的折戟,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短期内,这可能会对中国的移动APP在国际上的声誉造成一定影响。但笔者认为,更大的影响是,这次下架事件将会让更多的中国APP开发者对于国际市场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方便他们了解健全市场的玩法,把握尺度和底线。
国内的APP市场环境混乱,用户付费意愿低,很多开发者都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甚至一度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但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国外的开发者来说,免费模式都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在保证产品本身品质的情况下,还要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才能让一毛不拔的用户打开他们的钱包。
中国特色的免费模式,被猎豹移动的同仁们证明并不太适合国际市场。或许对于很多能够保证产品品质,或者对于产品用户体验有一定追求的国内移动开发者来说,如果你不是想打造一个平台级产品,那么和超过40%的同行一样—选择收费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反而能放开手脚。如此一来,他们反而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本身的品质,以及对于国外用户的刚需、痛点的研究和挖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