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5-04-29 00:44陈章余钦惠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

陈章余 钦惠平

摘要:遵循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从课程建设理念、模块化课程体系、文化基础课标准、评价方式、职业素养五方面着手“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5-0050-02

一、课程体系系统化理念的确立

自2013年起,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南京晓庄学院合作试点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自动化专业项目。学校整体考虑中职三年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采用“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思想,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构建了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为主,以能力拓展为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科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技术开发实践为主,着重技术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性。

根据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1]既应避免中职与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以保证实现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

中职教育强调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而本科教育强调课程的学科性,理论性、系统性更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推翻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并统筹安排、分段实施,总体分为中职核心课程和本科核心课程两部分。核心课程采用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岗位能力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五个模块式的结构。

课程设置以知识的延续和能力的提升为主线,突出中职基础地位,强调本科的拓展与深化作用,强化自动化专业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分段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如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本科《电路分析》、中职《电机与控制》与本科《电机与拖动基础》、中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一)》与本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二)》等课程的互通,实现了中职和本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三、高标准严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

中职教育如果着重强调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就会影响学生本科阶段的快速成长。相应的基础课程掌握不够对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就会产生一定障碍,限制学生专业实践知识、技能的理解,导致学生缺乏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影响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阶段加强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制定不低于高中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教考分离,由市教育局统一考核,可确保教学质量。并规定相应中职学生要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三级B类考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文化基础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大学继续学习的基础能力和条件,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统一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方式是实现“分段教学,七年一贯”目标的关键。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推行统一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每学期或每年的分段考核,除了统一考试的成绩外,还应包含学生的平时表现,以达标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专业课程的学习,要将传统的评价方式改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综合能力的考核采用任务考核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技能考核,要体现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七年一贯递进化的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方面。在培养体系中,应根据青少年成长和认知规律,设置从中职到本科两个阶段的职业素养系列课程。中职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需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今后所学专业,积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中职校通过大量的技能实训,应在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期按照有关规程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能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在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对核心知识的透彻把握和迁移能力,并不断灵活运用。本科四年中,课程教育教学中应强化创造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模式有助于培养人的问题意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本科院校要设置“社会化”、“综合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亲手操作设备,亲身体验产品制作过程、进行项目试验和科技研发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本科人才培养技能缺失等问题,实现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平稳过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登莲,董兴.对现代职教体系建构刍议[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章跃一)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CHEN Zhang-yu & QIN Hui-ping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211135,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Following the growth rule of highly-skilled applied talents, a new curriculum system with staged education and seven-year cohesion which consider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cept, modularized curriculum system, basic course standard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rofessional attainment was developed. This system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smoothly transfer for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staged teaching and seven-year cohes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