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徐惠人的戎马生涯

2015-04-29 00:44杨瑞兴
山东画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大舅延安

杨瑞兴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这首歌,曾经鼓舞着为国家的独立、自由和民族解放而奉献和奋斗过的前辈们努力学习。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大舅总是满含热泪,激动不已。

从“民大”到“抗大”

我的大舅——人民解放军晋察冀边区政治部卫生队宣传科副科长——徐惠人。大舅生于1918年,自幼聪颖,在招远读完小学、初中。1936年考取山东省高级中学(今山东省实验中学)。

“七七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大片国土沦丧。在侵占华北大部后,日军又准备向山东进犯。面对危如累卵的时局,大舅认为与其当亡国奴,不如出去寻条活路。1937年9月14日,大舅告别了父母弟妹一家四口,踏上了回济南的路程。

回济南后,鬼子沿津浦线南下的消息日紧。济南城和全国一样抗日救亡活动高涨,学校的课程已停,大舅和同学们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久,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在武汉招生,大舅报名后被录取。在民大期间,大舅发现学校的管理基本上还是教官对学员打骂、体罚的那一套,遂产生了离开的念头。1938年2月日寇大举进犯临汾,民大开始由临汾撤往陕西宜川。

在壶口瀑布的山西吉县有一个叫“小船窝”的渡口,同学们找到船,过了黄河,到达陕西宜川。这时,阎锡山放松了对民大的管理,大舅想,机会来了,该走了。于是,他和几位民大同学经过密议,决定到延安去,找共产党、八路军去!据史料统计,民大学员在自临汾到宜川的过程中,离校的有2000人,其中大部分到了延安。

大舅一行人是经南泥湾走向延安的。进城后,恰逢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都在招生,一位接待他们的领导非常和蔼地问他们愿意上哪一个,大舅他们一商量:投奔共产党,就是参加抗战的,当然要上抗大。于是10个人全部报了名。

大舅参加的是抗日军政大学的第四期,毛泽东同志为本期学员亲笔题词:“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学员编为8个大队。大舅在第五大队,大队长为何长工。据史料记载,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9年6月,共有3万多名青年奔赴延安。他们放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从海内外汇集于宝塔山下,寻找抗日救国真理,探索民族救亡之路。

1938年7月23日,大舅经指导员叶世政、区队长王九通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仪式在柳树店沟口的一座庙里举行,一起入党的共五人,其中就有后来的著名作家严文井。1938年8月,大舅转入三大队,住延安北门外。10月又并入一大队,大队长是苏振华、政委胡耀邦,住在瓦窑堡镇外米粮山。临近毕业的1938年11月下旬,听说一部分学员要分派至山东根据地,大舅就给大队胡耀邦政委写信,希望能到山东,胡耀邦很快回了信,说你的消息很准,但到山东的同志已经启程了……1939年3月,大舅从抗大第四期毕业,毛泽东同志亲临毕业典礼并作了讲话。

毕业后,大舅和同学崔晓峰(后来牺牲)、劳森(后来病逝,曾设计颁发给狼牙山五壮士的奖章)一起,分至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处,大舅任教育干事。

大舅在晋察冀军区的战斗历程

1937年7月中旬,大舅与赵烈、张致平(赵烈牺牲后,任晋察冀画报社指导员)、崔晓峰、劳森等拟调至晋东南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干部30余人,与深入敌后办学的抗大总校一起从延安开赴华北敌后。出发前,延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毛泽东同志做了讲话。

奔赴华北敌后的路程非常艰难。当时正值日寇对太行山根据地实行穷凶极恶的“九路围攻”,前线八路军将士正在进行艰苦的“反扫荡”,大舅他们就在陕西榆林的佳县住了一个多月。后来经强渡黄河、翻越五台山、过同蒲路封锁线等难关,靠双腿跋涉陕西、山西、河北等25个县2500多里路,历时两个半月,到了晋察冀边区,这个历程后来被称为“小长征”。

当时日寇对同蒲路南段封锁非常严密,本来要到晋东南八路军总部的30余人就改道同蒲路北段留在了晋察冀边区。敌人设在同蒲路两侧的封锁区纵深达150余里,分为多层,必须在一夜之间快速通过,不能停留。到晋察冀边区后,大舅被分到第二分区。1937年11月分至二分区两个主力团(19团、4团)之一的19团三营当教育干事。也就在这时,为便于敌后工作,不暴露身份,经二分区政治部组织科批准,大舅的名字也由“温象坤”改为“徐惠人”。从此,这个名字伴随大舅一生。二分区是连接晋察冀军区与延安的重要通道,与敌伪的斗争异常激烈,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大舅先后经历了分区政治部编辑干事、分区后方医院教育干事、19团国文教员、河北区队(四区队)教育干事多个岗位。活动区域在山西代县、山阴县、五台县、定襄县、繁峙县一带。

据大舅回忆,从1942年10月到1944年10月这段时间里,大舅所在部队就没脱衣服睡过觉,枪支子弹也时刻不离身,一有情况,爬起来就能应付,真的是枕戈待旦。行军时有一次遇到大雨,雨大到大家呼吸都感到困难。队伍走着走着,有的战友扑通一声倒下,再也起不来了……

与大舅并肩作战的摄影先驱

回顾大舅在晋察冀军区的战斗历程,不能不提沙飞、吴群、蔡尚雄、赵烈、张致平这些中国红色战地摄影的先驱。当年大舅在延安抗大毕业后,是与赵烈、张致平等30人一起出发奔赴晋察冀前线的。在晋察冀军区二分区时,又在工作中与沙飞、吴群、蔡尚雄相识并相交。摄影,在那个时代,对一般人来说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儿,与这些红色战地摄影先驱们的这段特殊经历和友谊,大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大舅是一个非常注重保留资料的人。许多记录他战斗岁月的照片都存在一本缴获自日寇的大相册里。这些珍贵的照片,对研究中国红色摄影史和抗战史不无裨益。

从延安抗大学习到1946年初的八年时间,大舅与家人失去了联系,直到1946年二月份,大舅的亲密战友芦起给远在招远的姥爷写信并附寄了大舅的两张照片,告知了大舅的状况,家人才知道了日思夜想的大舅的信息。

从“七七事变”后离开故乡家人,直到父母双亲离世,大舅再也没有见过双亲二老。其间尽管收到过姥姥催人泪下的家书,但因为战事紧张、工作繁忙,大舅终究未能回乡探亲。而这,也成为大舅终生的遗憾。

全国解放后,大舅在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1958年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64年转业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现核工业部)监察委员会工作。

猜你喜欢
大舅延安
大舅的一百元
大舅的一百元
到延安去
1940年代 奔向延安
与大舅会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与大舅会酒
常想起大舅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