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在申报资料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政府缘何又会给企业送去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奖补资金”?目前已有数名政府工作人员、20多名企业负责人被刑拘,还有数十名企业主外逃。
近日,一桩特大虚报套取国家“奖补资金”的案件,将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的祁阳县,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这起案件与国家实施奖励地方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有关。
虚报补贴数千万
2012年年底,在接到有关人员的举报后,审计署长沙特派办派人在祁阳县进行了长达近一年时间的审计,祁阳县部分企业涉嫌虚报数千万元国家“奖补资金”的案件浮出水面。在有关领导的批示下,湖南省、永州市和祁阳县纪检、财政部门开始了追缴“奖补资金”的行动,目前收回、收缴被虚报和冒领的资金近4000万元。
烟花爆竹曾是祁阳县的传统产业,该县烟花爆竹企业数量最多时有近两百家。由于生产烟花爆竹需要大量的纸张,当地一些村民开始投资开办造纸厂。
但有些造纸企业由于环保设施不健全,废气废水直排给当地环境带来了污染。同时,祁阳县一些小冶炼厂、小水泥厂的存在也给当地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确保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任务按时完成,祁阳县开始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之后,祁阳县又进行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关闭了一批小冶炼厂、造纸厂和小水泥厂。
而这项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也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中央财政为此专门设立了奖励资金,采取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
祁阳县在关闭了一批小冶炼厂和造纸厂后,开始组织企业分批申报国家专项奖励补贴资金。从2010年开始,湖南省财政厅根据祁阳县的申报,分三批向祁阳县下拨了共计8478万元的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
但这三笔奖励资金在向申报企业发放时产生了争议,导致一些企业主频繁上访。有内部人士向有关部门举报称,祁阳县在组织企业申报奖励资金时,有造假申报资料套取国家奖励资金的嫌疑。
2012年年底,审计署长沙特派办专门派人赶赴祁阳县对此进行审计,一桩特大虚报套取国家数千万元补贴资金的案件开始浮出水面。
“通过审计署的审计发现,祁阳县申报奖励资金的企业,有70%左右都不符合申报要求。”祁阳县一位知情官员透露。
20多名已领取了奖励资金的企业主被祁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并要求退还已领取的奖励资金。还有数十名企业主闻讯后,纷纷外逃以躲避抓捕。
申报资料没通过仍获政府奖励
虽然自己申报“奖补资金”的资料没有被审批通过,湖南省祁阳县某企业原负责人谭明(化名)还是收到了县财政局汇来的20多万元“奖补资金”。
但令谭明意想不到的是,政府送来的这笔“意外之财”却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两年后,谭明以涉嫌其他诈骗罪被祁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自从谭明被抓后,弟弟谭康(化名)开始四处奔走想办法给他办取保候审,办案人员答复他,办理取保候审的前提是必须先退缴所有已收到的“奖补资金”。
谭康说两年前所有的申报资料准备完毕后,祁阳县将谭明企业的奖励申报资料向湖南省有关部门进行了网上申报。但因为条件还是不符合,谭明企业的申报资料并没有被通过。
就在谭明认为这笔奖励资金将要与自己擦肩而过时,一条“好消息”传来了,祁阳县有关部门给他汇来了20多万元的“奖补资金”。
“哥哥企业的申报资料确实没有通过,但政府主动给他送来了‘奖补资金。现在连退款的通知都没发给他,就把人抓起来了,说他诈骗了政府。”谭康说,如果哥哥的企业不符合奖励范围,哥哥会把款全部退还,但政府动用刑事手段来追缴“奖补资金”的做法,谭康称无法理解。
“哥哥企业的申报资料都是县经信委收费后整理的,而且最后企业的申报资料并没有通过。也就是说这笔奖励资金并不是以哥哥企业名义申报下来的,而政府又主动给他送来了奖励资金,这是诈骗政府吗?”谭康不解。
企业上访一次补贴一次
2010年,祁阳县淘汰落后产能的第一笔6805万元“奖励资金”文件下发到了县财政局。
“说实话,当时看到文件,我们傻眼了,没想到上面来了这么多的钱。”县财政局副局长伍进军说,当初申报这笔“奖补资金”时,不知道上面会不会给,也不知道会给多少。“没想到第一筆‘奖补资金竟然给了6000多万元。”
面对着这笔巨额资金,祁阳县财政局不敢擅自发放。县财政局马上将到款情况向县领导作了汇报。县领导交代,再对申报了“奖补资金”企业的产能进行核实后发放。
知情人士透露,在向企业发放“奖补资金”过程中,因为总感觉县财政局截留了部分钱款,一些企业开始频繁到湖南省财政厅等部门上访。
“为了平息事端,一些企业主上访一次,县里面就给他们加一点‘奖补资金,但有的企业还不满足,还是频繁上访。”这位知情人士说,政府之所以会给一些申报资料没通过的企业下发几万元到数十万元的“奖补资金”,主要也是防止这些企业主上访。
“因为虚报的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差太大,导致空闲出了大笔资金,县里面当初也想用‘奖补资金来换稳定。”这位知情人士说。
企业主的频繁上访,加上祁阳县财政局还有上千万元的“奖补资金”一直没有发放,躺在财政账户上“睡大觉”,这种现象引起了湖南省财政厅的警觉。财政厅在初查了情况后,扣回了1645万元“奖补资金”。
同时,内部人士的举报也引起了审计部门的注意。2012年年底,审计署长沙特派办派人赶赴祁阳对这项资金申报情况,进行了长达近一年时间的审计,此案才得以暴露。
“如果当时县里按照各自虚报的产能向企业发放补贴,也许就没人上访,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当地一位官员叹息。
国家补贴屡成“唐僧肉”
在这次追缴“奖补资金”行动中,除了20多名企业主被刑拘外,祁阳县经信委和一些乡(镇)政府还有数名政府工作人员被调查或者被刑拘。此前,祁阳县财政局经办“奖补资金”的经建股股长郑某因犯受贿罪已被判刑。对于这起特大虚报“奖补资金”案件,当地有关官员也进行了反思。
“当时从接到文件,到上报申报资料,前后加起来也就20多天,时间太紧张。”祁阳县财政局副局长伍进军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当时时间太仓促,对文件研究不透。
而近年来,诸如祁阳这类虚报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案件,已是屡见不鲜。
2014年7月,广西河池市纪委监察局通报,该市一批207.9万元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资金被当地一些干部“蚕食”,涉案人员52人,其中正科级干部2人,副科级干部5人,还有44名监管人员。此案的普遍性、涉案金额之大、窝案串案之多,让人咋舌。
国家各类政策性补贴从2000年开始突破1000亿元以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2年,中央财政下拨的各类政策性补贴达万亿元之巨。但随着国家政策性补贴的增加,骗补的违法行为也在增加,几乎涉及到每一项国家补贴。
审计署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2013年6月20日,审计署发布的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显示,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国家补助16.17亿元,其中格兰仕、格力、美的、TCL、长虹、乐华、长岭冰箱、扬子空调8家企业骗取的国家节能补贴共计9061.84万元。从骗补现象发生的层级看,上至中央部门,下至村支两委和具体企业,都存在违规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现象。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国家政策性补贴屡遭虚报冒领,除了政府有关部门在设立补贴制度留下骗补的制度漏洞,核查环节监督不力,把关不严外,一些地方政府狭隘的地方利己主义作祟,认为“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甚至政府领导明里暗里支持套取国家补助,有的地方还将拿回多少国家补贴资金作为政绩。
目前,祁阳这起特大虚报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水云间荐自《法治周末》201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