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库宁:描绘“矛盾与动感”的人

2015-04-29 00:44
山东画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动感艺术家

威廉·德·库宁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荷裔美籍艺术家。1926年,他从荷兰移民到美国新泽西州,第二年到了纽约,开始了以从事商业美术为生同时进行绘画创作的一段经历。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被纽约世界博览会聘用,从此专心于绘画艺术创作,成为20世纪抽象表现主义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油画代表作品有《女人和自行车》《参观》《通向河流的门》等。

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之后发生在美国随后波及欧洲的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思潮,也是20世纪欧美的主流艺术。它受超现实主义潜意识学说和“自动主义”创作理论的影响,在绘画形式上体现即兴、动感、非具象的,以及反形式、反传统的艺术观念,呈现“不具象又非几何形的抽象艺术,强调绘画的动作”的特点。代表画家有皮洛克、戈尔基、德·库宁等。当时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家赵无极和朱德群也接受了抽象表现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创作了富有中国语汇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就德·库宁而言,该如何理解他、欣赏他的油画作品呢?

“无序观念”导致了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

德·库宁把绘画看作是自己喜爱且选择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并否认风格理论。虽然,他认为自己的绘画没有风格可言,但是,他认为“自然的方式是无序的,艺术家如果想使它有序则非常荒谬”,这种“无序观念”势必导致他的极富动感且不失形象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风格。

德·库宁把绘画看作是体验、表达、实现自由的过程,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的创作之中,摆脱构图、空间、透视、平衡等传统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的一切束缚,作品呈现出运笔大胆率直、笔触奔放迅猛、落笔果断坚定、色彩绚丽多彩的画面相对凌乱无序的整体效果,而若隐若现的客观形象又保持着绘画的“具象”特征,由此表达人物、事物、景观等“矛盾与动感”的过程,这也成为他与放弃形象的其他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不同的地方。在他的作品中,人体、风景等题材居多,而女性形象系列作品最为引人注目。他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充沛活力、柔情色欲、狰狞怪诞等动态的透彻描绘,表达当时“矛盾与动感”的生活、生存状态,同时,也由此获得艺术创作的欲望、激情、灵感与兴奋。甚至有人说,如果说毕加索的创作高潮是与女人做爱时的兴奋而引发的,那么,德·库宁在画女人身体时就达到了高潮。

“丑陋怪异”是德·库宁绘画女性题材的表现倾向

描绘女性形象作品是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探索之路的主要题材。他所表现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展现和赞美女性柔美可爱的一面,而是对女性的狰狞、怪诞、情色的较为阴暗且真实的侧面表达。他用凌乱粗狂的笔触与艳丽且和谐的色彩,描绘女人各种象征性的动作姿势,掺杂着嘲讽且存在着复杂心理状态。有评论家不理解他的作品,指责他心理状态有问题而蓄意描绘女人丑陋状态。就德·库宁创作于1952年至1953年的《女人与自行车》而言,作品描绘一位狂乱粗犷、丑陋怪异且变了形的女性形象,他用急促的笔触、绚丽的色彩和厚重的颜料表现这位女人瞪着双眼、呲牙咧嘴、胸腹夸张又面带微笑的强悍、粗俗、性感的形象,表达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另一面或另外一种女性的真实存在。在观赏者看来,虽然形象并不美丽,但画面确实充满震慑力和表现力,并展露出激情、即兴、行动的痕迹和喧嚣、热闹的场景。这种笔触纵横交错、色彩肆意挥洒、激情澎拜且没有明晰秩序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创作方法,就是德·库宁所追求的“心灵即兴创作”,而如此有悖于传统的审美意识激发了众多艺术家的思考,也引导了更多民众对人、生活与社会的理解。

德·库宁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理解生活”的工具,他的作品就是他剖析人类、诠释生活、解读社会,并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将其充分展现的载体,同时也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民众生活的生存境况,以及艺术家的艺术探索之路。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动感艺术家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关于表现主义
动感“燃烧卡路里”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动感剧场
动感剧场
动感剧场
张春旸和她的表现主义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