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恩师郑可先生

2015-04-29 17:50张有志
上海工艺美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郑先生雕塑艺术设计

张有志

Great Gratitude for Mentor Mr. Zheng Ke

We cherish the memory of Mr. Zheng Ke in order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him and never forget him, understand

his artworks, moral standing, ethics and art morality. Mr. Zheng is an art master, but he never shows off

himself, and he is willing to devote to basics teaching and cultivate new talents. He gives us a valuable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benefits us a lot. During our lifetime,we will make great efforts to express sincere gratitude for mentor Mr. Zheng Ke.

郑可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先驱。早年在欧洲学习绘画、雕塑以及陶瓷、玻璃、金属工艺、家具、室内、染织等设计专业,最早接受了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融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切合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创新的探索之路。他具有敏锐的捕捉力与洞察力,针对当年艺术与设计界“重艺轻技”的现象,预感到了将来艺术与工艺、工业结合的设计思潮,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预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为后来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奠定了基础。

在郑可先生倡导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4届设立了第一届装雕金属工艺专业学课,三十年前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郑可先生看到了这个专业将来的发展,在珠宝首饰、金属饰品、金属工艺品、雕塑人才等需求。

郑先生在我们心目中是受尊敬的导师、长者。他慈祥的面容和谆谆教导一直铭记在我们心中。

郑先生是中国现代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开拓者。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一专多能”和“通才教育”的培养,重视艺术和设计之间相互融通的实践研究,塑造和培养能掌握艺术和设计普遍性真理的“通才”。重视艺术院校教学过程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自始至终相互融通的辩证关系,注重专业学习、艺术创作、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统一,倡导全方位、多角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拓展型思维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锥形互套教学法”“航海教学法”“一条龙教学法”、“狼牙棒思维”等很多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郑先生的教学有独到之处,他严厉严谨的认真治学态度,使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记忆深刻的雕塑支点收缩,“箭”的作用,“线”的性格,沙袋里的拳头,动手动脑相结合的理论强调动手能力。他的工作室里有各种机床设备,我们去那里做工艺实习实践,自己动手制作作品等,这就要求你掌握工艺、材料、材质、尺寸等各方面知识。据说有同学去过他家,他工作的地方墙上挂满钳子、锤子、锯等多种工具,你说他是教授?是工匠?我们说他是真正的现代艺术大师。

郑可先生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他在雕塑、陶瓷、金属工艺等艺术领域涉猎广泛,他浮雕、素描技法理念高超,上他的课每个人都能得到他的指导,从工具制作到技法都会传授给你,作品经过他的修改都会立刻变化感觉,从体积感到处理方法都很大胆,使你作品有新的飞跃和提高,他经常会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增强信心。

郑先生慈祥宽怀、待人诚恳热情、生活朴素,是教人育人的典范,我们很幸运有郑先生作为导师,今年是郑先生110周年诞辰,我们缅怀纪念郑可先生,为的是有更多的人认识他,传承发展他的艺术思想和理论,我们以有郑先生这样的导师引以为傲。

郑可工作室的弟子们谨记郑先生的谆谆教诲,继承发扬郑先生的设计理念,传承给我们的后辈、徒弟、学生们使之发扬光大。从郑可先生早年克服困难去欧洲求学,到郑可先生八十岁的高龄还在带学生,每天挤公交车来给我们上课,他对艺术的这份执着追求,对教育真诚认真的态度,历历在目使我们倍受感动永不忘记。今天我们在这里发表郑先生的作品,追思郑可先生为的是让更多人知道他不忘记他,了解郑先生的作品、人品,师德、艺德。郑先生是艺术“大家”,但他没有架子,心甘情愿地做基础教学,培养新人。他给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富使我们受用一生,我们会用一生的奋斗感念恩师郑可先生。

猜你喜欢
郑先生雕塑艺术设计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星.云.海》
《花月夜》
写实雕塑
郑先生的痛苦从哪里来
从七十四巷到十八巷
漂洋过海来爱你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