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娟
摘要: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由内而外向观众展示出新面貌:在题材内容上频打“反腐”牌;在呈现方式上另辟空间,为相声、小品营造出类似于小剧场的演出环境。虽较往年有所突破,但仍存在笑料缺乏创新、逗乐手段单一的问题。本文试图解读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亮点,并对此类节目的再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言类节目 题材 小剧场 创新
历经30余年的流转,春晚已从诞生之初单纯的群众性大型联欢活动,演变为在固定时间节点播出的一档家国叙事交织的电视节目,成为构建想象共同体的媒介仪式。羊年春晚虽已落幕,但观众对春晚这一 “年夜饭”中的众多“菜品”依然回味无穷,语言类节目便是值得咀嚼与回味的“佳肴”之一。去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大幅缩水,仅有五档节目登台亮相,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则实现了“大丰收”,共有10个节目与观众见面,创近几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数量的新高。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不仅在数量上赢得“份量”,而且由内而外向观众展示出新面貌,为羊年春晚的舞台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内容创新:“反腐”题材彰显主流价值观
今年的语言类节目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话语尺度较大、频打“反腐牌”成为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最大亮点。在1988年的春晚舞台上,牛群的相声《巧立名目》让人至今回味无穷。此后,春晚的舞台上便很少再有此类节目出现。时隔27年,羊年春晚一次性推出3档涉及“反腐”题材的语言类节目,被并称为 “反腐三部曲”,分别是小品《投其所好》和相声《圈子》《这不是我的》,其中《这不是我的》讽刺力度堪称“史上最强”。
相声《圈子》针对“靠关系好办事”的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批判,演员讲述自己靠“圈子”保留小区停车位、顺利购得火车票、医院看病挂上专家号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侧面对托关系、走后门的陋习进行揭露。小品《投其所好》对为追求名利而竞相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顽疾恶习进行了批判。节目一开始便是女科长在办公时间偷懒睡觉的镜头,被叨扰后,一句“我这一会儿一觉不耽误”让科员郝建长吁一口气的同时,也让观众不禁捧腹一笑。观众对“马屁精”形象的嘲笑,恰恰表明了这档小品以幽默犀利的语言戳中痛点,引起了大众的共鸣。由苗阜、王声搭档表演的相声《这不是我的》可谓是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压轴之作,节目以“反腐”为主题,讲述了某领导经不住诱惑,收完票子收车子,收完车子收房子,收完房子收情妇的情节,并在所有收得的东西上都贴上写有“这不是我的”的字条,以此缓解自己的内心压力,形象地刻画了一位贪得无厌却又为自己的不正之举百般找借口、推责任的贪官形象。小品可以借助舞台剧式的布景、情节以及演员的动作来传达故事内涵,而相声只能依靠剧本本身和演员的嘴上功夫,由相声新军苗阜、王声表演的《这不是我的》在此次春晚舞台上既叫好又叫座,赢得了众多观众为之“点赞”。
二、形式创新:小剧场,大温情
设置“双演播室”格局是羊年春晚最显而易见的创新点。歌舞表演类节目与语言类节目被分别放置在两个演播厅中,并且根据节目风格的不同将主持人分为两组,营造出一种“两厅打擂”的感觉,使整场晚会更加热闹、好看。第二演播厅是语言类节目的专属表演场地,虽然面积只有1000平米,但为相声、小品独辟的这块空间使节目的“笑果”倍增。
一方面,类似于小剧场的演出环境适合语言类节目的表演和呈现。一号演播大厅虽然场地足够大,能够通过舞台布景、灯光打造来充分满足观众的视觉体验需求,但对于语言类节目的表演者而言,宽广的空间、空旷的场地反而可能成为他们的负担,使表演效果大打折扣。第二演播厅舞台虽小,但能利用小剧场式的环境营造出活泼、轻松、热闹的氛围,创造一种“零距离”感,更加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进一步完善了观演关系。另一方面,类似于小剧场的演出环境有利于相声、小品演员与观众进行互动。随着观众对春晚观赏态度的转变,春晚越来越演变为团聚、欢乐氛围的陪衬,成为一种伴音伴影式的存在。对于年轻受众来说更是如此,特别是羊年春晚首次推出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的全程新媒体互动环节,使多数受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而非电视机上。在此背景下,只有更多地吸引观众分散的注意力,才能尽可能地使各语言类节目突出重围。羊年春晚设置第二演播厅的功能之一便在于此,类似于小剧场的演出环境可以充分凝聚观众的注意力。第二演播厅内,观众席与舞台仅有几米之遥,近距离观看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例如今年的相声节目《圈子》,表演者在观众席前出场,并对着其中一位观众说:“这么多观众您坐第一排,找人了吧?”接着又对另一名观众说道:“哟,您坐中间,更找人了吧?”随后转身走上舞台开始正式表演,而与观众的这两句对话不仅是一种零距离互动,还为节目的表演做好了铺垫。
三、创新展望:提升原创力,全方位制造笑点
在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和集体记忆里,春晚是一个特殊的符号,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潮流和民众期许,“其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和创作倾向,也成为一定时期电视文艺创作的参照系和风尚标。”①春晚若仅是一场只为娱乐的“大众狂欢”和纯粹审美意义上的文艺作品,便失去了春晚最根本的意义。相声、小品不仅折射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成为审视电视文艺与时代价值观相契合的一个范本。作为春晚的顶梁柱,语言类节目的得失成为观众评价春晚的重要参照系。审视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从中可窥探出不足之处,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或许能够在众口难调的时代赢得观众普遍称赞。
其一,要创新笑料,提升语言类节目的原创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娱乐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受众的审美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加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源太多,由此带来的是观众越来越难被逗乐和取悦。过去,春晚语言类节目就像布谷鸟一样是报春的,相声、小品总能带给观众“如沐春风”之感。而现在,许多笑料已在互联网或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传播,若春晚语言类节目仍将此作为构成节目的重要元素,观众便毫无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今年的小品《小棉袄》,以南方口音读“福建”来制造笑点的桥段早已在网络上出现过,在译制剧《爱情公寓》中也曾出现过相同的表达,观众对此已经“免疫”,自然难再捧腹一笑。再如贾玲和瞿颖表演的《喜乐街》中一段“女神”和“女汉子”的歌舞PK,与2014年韩国综艺搞笑节目《寻笑人》播出的《极和极》片段雷同,在小品主题、演员动作以及背景音乐旋律方面都相似度极高,有网友对此评论到:“虽然节奏一样是没错,但台词总是原创吧。”②文艺具有不可复制性,文艺作品最忌讳炒冷饭,同样的笑料重复第二遍,“笑果”会大打折扣。
其二,全方位制造笑点,丰富逗乐手段。语言类节目具有“逗乐”的功效,“逗乐”功效的发挥,除了依靠剧本台词的讽刺力度,同时还需要演员的幽默表演。审视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相声、小品演员过分依赖在言语台词方面制造笑点,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在动作、表情等肢体表演方面创造经典。扩而广之,近年春晚语言类节目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一问题,说段子、耍贫嘴、造误会的戏码已成为相声、小品节目的惯性编码,被不厌其烦地反复运用。对观众来说,第一次听冯巩道出“我想死你们了”,心情是愉悦的;但30年后依然不变的“我想死你们了”已经难以再让他们会心一笑。观众难免审美疲劳,语言类节目或许可以在演员的表演艺术上做出突破,让观众记住他们的“招牌动作”。例如1984年陈佩斯的小品《吃面条》,他在舞台上将“吃面条”这一看似寻常简单的动作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经典。春晚语言类节目承载着引导、教育、批判、抨击及逗乐等多种功能,若能把握好节目内涵与艺术表现的动态平衡,那么观众的“点赞”将会多于“吐槽”。
注释:
①杨洪涛.《点赞与吐槽——“春晚”文化的透视》[N],载《光明日报》,2015年2月23日03版.
②网易娱乐.《贾玲春晚小品“女神女汉子”片段抄袭韩国节目》[EB/OL].http://ent.163.com/15/0219/21/AIRJKCRM
00034JAUhtml#p=AISQPHKT00AJ0003.2015年2月19日.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生)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