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的耕耘者

2015-04-29 00:44玉文
新闻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研究

玉文

在我国新闻教育的百花园里有无数勤劳的园丁,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浇灌着万千苗木,而他们自己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追逐着自己的新闻梦想,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许许多多的园丁中,有一位让新闻界同行尊敬的七旬老人,他在追逐新闻梦想的路上整整奋斗了50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启示意义的故事——这位老人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

梦想扬帆

1945年农历二月,郑保卫出生在山东省高青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在旧中国,家乡的许多穷苦人都投奔了革命,郑保卫的父亲也参加了八路军,他的孩童时代是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中度过的。身为八路军的父亲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保卫”,希望他将来能够投身到保卫民族、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去。

家乡解放后,郑保卫家里破天荒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乡亲们都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出身革命家庭的郑保卫,耳濡目染,从小就蕴育了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7岁那年,郑保卫随母亲从山东老家千里迢迢前往福建,与随军南下后留在那里工作的父亲团聚。从此,他在福建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整整12年时间,经历了由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可以说,郑保卫追梦新闻的理想扬帆和事业起步都是在这里,也正因为此,他总是自豪地把福建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1964年是郑保卫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年他从福建省漳平一中高中毕业,在选报高考志愿时,他填写的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当记者一直是郑保卫的梦想。1961年初中毕业那年,当时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他写的就是想当记者。在他心里,记者可以走南闯北,可以为老百姓说话,为社会与民众伸张正义。上高中后,他开始格外注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老师让他负责全校的黑板报,这不仅使他的写作水平大有长进,还积累了一些宣传工作经验,培养了他对做新闻宣传工作的兴趣。

真可谓“事遂人愿”,这一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此开始跨入新闻专业之门,踏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追梦之路。

1965年,新华社投资20万元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新闻摄影专业,郑保卫成为人大新闻系历史上第一批新闻摄影专业的学生。当时除了课堂学习外,课余时间他们新闻摄影专业的学生总喜欢挎着相机四处拍照,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

正当同学们憧憬着成为新华社摄影记者(按照学校与新华社达成的协议,当时我们20个人是作为新华社代培生培养的,毕业后都进新华社工作)的美好未来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这使得郑保卫和他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忽然间脱离了原先的正常轨道,大家稀里糊涂地就被卷入了“革命”之中。

随着“运动”的深入,很多地方和单位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派性争斗。面对这样的状况,同学们越来越感到茫然,起初的那份“革命”热情也渐渐消退,不少人选择了回避做法,悄然离开了学校,郑保卫也乘此机会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山东。

后来,根据中央的精神,工宣队①和军宣队②把学生们召回了学校,组织大家下乡、进厂,学农、学工。这期间,郑保卫和他的同学们到过海淀苏家坨,体验过京郊农民的乡村生活;去过北京特钢厂,感受过城市工人的工厂生活;还到过房山,参加过那里正在兴建的东方红炼油厂(即现在的燕山石化公司)的建厂大会战,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劳动者创业的艰辛和喜悦。再后来,他们又奉命回到学校参加“教育革命”,搞“斗、批、改”③……

在闹哄哄的“革命”中,郑保卫和他的同学送走了一年又一年,转眼间到了该毕业的1969年(当时的学制是5年),大家盼着早日离校参加工作。没想到,上面又让他们这一届学生推迟毕业,同1970届(即“文革”前招的最后一届1965级)同学一起留校继续搞“斗、批、改”。

总算熬到了1970年。可令他们失望的是,这时毕业分配已经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根据规定,凡中央直属单位一律不接收大学毕业生。留北京,进新华社或其他新闻单位是不可能了,同学们都分到了外地,郑保卫则被分到了辽宁大连。按照当时辽宁省“文理科毕业生必须当教师”的规定,他最后被分配到了大连市第56中学当了教师。没想到这一干就是8年。虽然这期间,他也曾有过几次离开学校到新闻宣传单位工作的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却都未能如愿。

那些年,郑保卫教过语文、政治,做过班主任,当过教研组组长、共青团书记,最后还做了副校长,被评为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大连工作的8年,他的工作始终是忙碌的,生活也很充实,但即使这样,在他内心深处对新闻的热爱与追求却始终没有改变。

那时郑保卫经常在校内外拍一些照片,还在学校举办过摄影作品展。另外,有时他也为新闻媒体写些稿件,有的稿件还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采用。他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有机会重新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筑梦人大

粉碎“四人帮”后,母校的老师给郑保卫提供了一个信息:1973年人大新闻系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建立的新闻专业要招收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他激动得好几夜没睡好觉,隐约地感到机会来了!他决心抓住这个机会继续追逐自己的新闻梦想,于是他把以前的听课笔记和学习资料翻了出来,开始了考研准备。

当时他已是大连56中的副校长,工作很忙,学习只能在安排好工作后抽空进行。在仓促准备的情况下,他匆匆参加了考试。6月底,他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复试通知。那年正赶上人大复校,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要回归人大新闻系,而复校后的人民大学决定扩招研究生。结果,同考的9人中,他和童兵、贾培信、林良旗、俞家庆、谷长岭、张涛、冯迈8人被录取。

1978年10月,郑保卫终于再次走进了久违的人大校门,成为复校后首届招收的108名研究生中的一员,由此开始了他筑梦人大的新航程。入学后,他和童兵成了新闻理论大家甘惜分老师的研究生,而新闻理论也因此成为他后来几十年始终不变的专业方向和事业追求。

3年的研究生学习十分艰苦。郑保卫他们几个研究生都已过而立之年,年龄最大的已经40岁。大家都是不分平时和假日,尽可能地多读书、多学习,总想把被“文革”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总想为将来从事新闻工作多做些知识和能力储备。“为国追科学,春风正有时”是那时他们这些研究生们学习报国的一种理念和境界。

入学后,甘惜分老师给郑保卫和童兵确定的具体研究方向是“马克思恩格斯新闻理论与实践”,并把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卷作为给他们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同时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报刊活动与新闻观点。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俩几乎每天的活动空间都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一条线,没白没黑地日夜读书、做卡片,整理马恩的主要报刊活动和新闻观点。他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快要读完了,甘老师又告诉他们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后11卷中央编译局已经译完,他已联系好,让他们继续去通读。就这样,他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通览了一遍,做了几千张卡片,最后整理成4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后由人大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以年表形式介绍马恩报刊活动和新闻观点的著作。

通读马恩全集,不但使郑保卫对马恩的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有了全面的把握和了解,学到了知识,增强了理论修养,而且也使他领略了马恩的道德品行,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思想上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的研究兴趣,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报刊实践与新闻思想”成为他后来一直坚持的研究方向。

1981年10月,新闻系的8名研究生都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辨,3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当时毕业分配有几种选择:一是到新闻媒体做业务;二是去中央机关从政;三是到新闻院校搞教学和科研。经过反复考虑,郑保卫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他之所以作这样的选择,和甘惜分老师的建议有着很大关系。甘老师对他说,你都30多岁了,学的又是新闻理论,再去当记者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还是搞新闻理论教学和研究好。郑保卫自己也想,当记者只是自己去实现新闻理想,当教师则可以帮助成百上千的学生去圆“新闻梦”。因此,最后他选择了到大学教书,迈上了新闻教育的讲台。

郑保卫研究生毕业选择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国际政治学院新闻系,这是公安部1978年创办的第一所正规普通高校。当时的国际政治学院新闻系正在初创时期,教学和日常工作困难很多。郑保卫和一道新分配去几个研究生,同从全国各地新闻单位调入不久的一些老师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过程。写教案,改作业,请老师,带实习,许多教学工作大家都主动承担。在全系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年时间,新闻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而且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和影响,毕业生在公安口和新闻界都很受欢迎。

郑保卫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1984年初,他被任命为新闻系副主任,后来又主持系里工作,同系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克服各种困难,一起创业、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84年夏季国际政治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之后,新闻系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专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困难,1986年学校决定新闻系停止招生。而这时新华社新创办的中国新闻学院希望郑保卫能过去工作,经过双方协商,这年年底,他正式调入中国新闻学院。

新成立的中国新闻学院,由于背靠新华社这棵“大树”,因而有其独有的办学优势。学院院长由新华社社长穆青亲自兼任,他为学院确定的办学方针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这就使得学校的发展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新华社在人、财、物方面都给学校以有力支持,而且学院的许多领导和老师都来自新闻采编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可以利用新华社的资源和条件进行实践锻炼,这给提高教学和教育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中国新闻学院的工作条件,对郑保卫业务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帮助很大。特别是这期间学校安排他到新华社国内部当记者,使他对如何从宏观上认识新闻工作,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有了许多实际感受和体会,增长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1992年,郑保卫服从校领导的安排,担任了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负责人,开始主持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由于有着良好的师资和充足的生源,加上平时的严格管理,学生的质量很好,那几年每到毕业分配时都供不应求。那些分到新华社或社外新闻媒体的学生中有许多都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个别突出的毕业生,后来还被评为“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了“长江韬奋奖”。作为老师和研究生部的管理人员,郑保卫在心里为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

然而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有着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正处在发展高峰期、在国内已经很有影响、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知名度的学校,1998年却决定停办了。那时虽然也曾酝酿过与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合并,郑保卫还因此受聘担任了广播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但是最终合并却未能成功。

当时一些领导希望郑保卫能够留在中国新闻学院转制后的新华社教育培训中心,或是转入新华社其他部门工作,并且为他安排了局级领导职务,但是出于20多年来与新闻教育所结下的那份情缘,郑保卫最终还是毅然选择离开新华社。

圆梦母校

正当郑保卫面临着新的选择时,母校人民大学又一次向他敞开了大门。2002年春天,在他年满57岁时,作为引进人才从新华社调入了人民大学,由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已是他“三进人大”了!

到人大后,学校聘请郑保卫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研究基地是一个国家级的科研平台,拥有许多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这使得郑保卫得以登上新闻学术的高地,开始踏上他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的为促进中国新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尽力之路。

这些年,郑保卫借助新闻基地这个平台,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新闻学术研究如何为促进学科建设、为传媒改革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舆论支持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这不但扩大了新闻学的学术影响,也提升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发展。

在科研方面,他先后承担了《中国共产党80年新闻思想研究》《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等一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重大课题,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内容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传媒改革、新闻教育、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民族新闻传播、气候传播等多个领域,一些论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主编的《当代新闻理论》《新闻理论新编》《新闻法制学概论》等著作和教材,被多所新闻院校选定为教学用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主讲的新闻理论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

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方面,他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传播学教材编写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传播学科首席专家,参与编辑和主编了多部教材,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究》等著作。

例如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2004年出版)一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新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全面总结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受到学界的积极评价。此书2007年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科优秀奖。最近,他又受聘为首席专家,承担由中宣部和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的编写任务。

近年来,年过六旬的郑保卫又根据国家的需要,涉入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他组建了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带领团队成员从新闻与传播的角度介入气候变化研究,在中国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项目中心从跟踪研究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政府、媒体、NGO的传播效果开始,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NGO组织在国际谈判平台上做好新闻与信息传播提供了咨询服务。自2010年起,郑保卫带领的气候传播研究团队先后在墨西哥的坎昆、南非的德班、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卡塔尔的多哈、波兰的华沙和秘鲁的利马举办过多场国际边会,就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搭建平台,展开研讨,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气候传播专著《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中英文对照),在国际舞台上表达了中国学者和民间社会在此领域的立场和观点,受到了国际和国内该领域专家的认同和肯定,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2013年,由他发起,联合耶鲁大学共同在北京主办了世界上首届规模最大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把气候传播研究推向了国际前沿,为促进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这几年,郑保卫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的副理事长(理事长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启正院长),还同新闻学院的同事一道,联合全国十几个少数民族地区新闻院校的老师,共同搭建起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研究平台,通过举办研讨会(已先后在人民大学、西藏民院、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和陕西师大举办了6届),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编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等活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打造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团队和创建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派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近些年来,郑保卫作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和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在维护新闻学学科地位,促进新闻学学科发展,以及在促进新闻教学、学术研究、新闻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推动传媒改革、新闻法制与伦理规范等方面也做了积极努力,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受到有关部门和学界的关注与好评,他也因此被称之为“保卫新闻学学者”。

另外,近些年他还承担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和国家社科基金等单位委托的多项科研项目,如《中国媒体格局变化与传媒竞争力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核心理念研究》《北京奥运会舆情分析与宣传报道对策研究》《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状况及对策研究》《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中国新闻从业人员资质及准入标准研究》《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中外媒体交流与合作机制及策略研究》等,其调查报告及研究结论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作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还受教育部委托主持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十二五”战略规划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倡导并创建了“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为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搭建全国性的研究平台以及组建全国性的学术共同体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出于工作的需要,郑保卫近些年先后出访过欧美以及亚洲、非洲等一些国家,参加或主持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合作,践行公共外交,积累了许多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经验,也结交了许多外国朋友,为扩大中国新闻学传播学的学术影响力发挥了一个新闻学者的作用。

郑保卫教授70年的人生道路、50年的新闻追梦之旅、45年的从教经历,虽有过一些坎坷,当他始终不气馁、不放弃、不停步,总是那么信心满满,始终怀揣新闻理想,以高昂的斗志奋勇前行。

在回顾自己半世纪追梦和圆梦的历程时,郑保卫总结说,我的前半生虽然经历过一些坎坷,但是后半生可以说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不无感慨地说:“当自己把个人的梦想汇入到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时,便会感到自己的个人梦想变得更加踏实、厚重和有分量!”

注释:

①全称为“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由工厂派出的工人组成,进入高校维护校园秩序,指导开展运动,是当时“文革”中解决学校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全称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由部队派出的解放军指战员组成,进入高校维护校园秩序,指导开展运动,是当时“文革”中解决学校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③“文革”期间极左路线下在学校中开展的一项政治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对过去的所谓“旧的教育制度”进行“斗争”、“批判”和“改革”,对学校工作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

(本文参考相关回忆及访谈文章辑编)

编辑:徐 峰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