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等
摘要:2008~2014年江苏省东台市连续7年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了创建区内7年平均皮棉单产1780.5 kg/hm2,比全市大面积平均单产高585 kg/hm2,增产48.9%。作者总结了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措施和灾后应变管理措施,并浅述了实施体会。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经验。
关键词:江苏;东台;棉花;高产创建;措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2-0043-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5.02.0010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of Creating High-yield
Cotton in Dongtai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ang Chun1, Wang Guoping2, He Yongyin2, Xue Genxiang2,Zhong Fengxiang2
(1. Liangduo Town Agricultural Center in Dongtai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Dongtai 224225,China;2. Crop Cultivation Technology Guidance Station of Dongtai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Dongtai 224200,China)
Abstract: The cotton project to creating high-yield was implemented from 2008 to 2014 for 7 consecutive years in Dongtai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made to create the 7 years average lint yield of 1780.5 kg/hm2, higher than the city large area average per unit area yield 585 kg/hm2, increased by 48.9%.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in cotton production, the author sumed up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strain disaster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Keywords: Jiangsu; Dongtai; Cotton; Creating High-yield; Measures; Experience
0引言
东台市曾经是江苏省重点产棉大县(市),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市)和国家优质专用棉花生产基地[1-2]。历史上棉花种植面积较大,1979年和1981年全市皮棉总产曾两度超过“百万担”[1]。为进一步加快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提高棉花种植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东台市从2008年开始连续7年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七年来,逐步扩大示范面积,通过专家挂点、强化指导、细化措施、加强管理等工作的推进,高产创建效果显著,创建区单产显著提高。
1创建规模与效果
1.1项目区条件好
项目示范区选择在东台市西部地区的里下河生态农业区,水质条件好,水陆交通均便利,排灌设施配套,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且轮作条件较好,可实现水旱轮作。区域内群众植棉经验丰富,生产水平高,常年皮棉单产都在1200~1500 kg/hm2,是理想的棉花生产展示区。
1.2实施规模集中连片
项目区内棉花相对集中连片。整体连片一般在6.7 hm2以上,大一点的在20.0~33.3 hm2。从2008年创建棉花千亩连片开始到2014年,7年时间累计开展“万亩”创建片11个,“千亩”创建片1个,涉及五烈、梁垛和东台镇,累计创建面积8000 hm2,其中2014年“万亩”创建片4个,五烈镇为整体推进镇。
1.3创建效果显著
经过统计,创建区内7年平均皮棉单产1780.5 kg/hm2,比全市大面积平均单产高585 kg/hm2,增产48.9%。2013年两个“万亩”创建片平均皮棉单产达2128.5 kg/hm2,为历年最高。2014年4个“万亩”创建片,平均皮棉单产为1569 kg/hm2,比大面积增产471 kg/hm2,增幅为42.8%。
2实施的主要措施
2.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加强对高产增效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东台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的高产增效创建行政领导小组和市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的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实行了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同时建立了技术专家联系片,基层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形成了“任务落实到地块、干部指导到田间、技术服务到田头、物资供应到农户”的运行机制,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作。
2.2强化技术指导,克服不利因素影响
组织专家科学制定高产增效创建技术方案,技术人员挂钩到片进行日常性生产技术指导,生产过程中及时发布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意见。在棉花生产关键时期多次邀请省、市专家来东台市深入基层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田到户,开展抗灾减灾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户及时采取相应的田管措施应对不利天气影响,确保了“万亩”示范片的稳产、高产。
2.3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按照“科学、实用、实效”和培训全方位的原则,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专题讲座培训、现场技术讲解、田间地头咨询、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对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高产创建示范区群众进行了系统的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同时在高产创建示范区实行物化补贴全覆盖,将生产重点环节施用的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免费发送给示范区农户,提高了干群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确保了高产增效创建主要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2.4强化服务组织培植,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高产增效创建项目资金的50%以上用于专业化服务补助,重点扶持病虫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提升专业化服务的服务能力,保证了高产增效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2.5强化典型引路,放大创建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及时树立标识牌。在交通要道树立了标识牌,扩大示范效果。二是组织现场观摩。在生产的关键时段,组织各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人员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各镇也抓住关键时期组织非示范区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到示范片参观学习,促进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三是加强宣传报道。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对全市高产创建工作从不同角度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全社会对粮棉油生产的关注度和对高产增效创建工作支持的力度。在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的带动下,全市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2.6强化督查考核,推动项目规范实施
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确保层层落实到位。在创建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督导检查,根据作物生产季节和工作进度,开展全程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万亩”示范片的规模是否真实、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是否符合实际、物化补贴和物资发放是否及时到位、专业化服务是否达到面积和质量要求、档案记载是否完整、技术培训是否到位、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等问题,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项目实施中,分前、中、后三期,分别组织镇与镇之间进行高产增效创建观摩交流评比,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3高产创建实施的经验与体会
七年来的高产创建活动,在栽培田管上的体会是:常规技术措施要到位,抗灾应变管理要及时。只有各项措施及时到位,才能取得高产增效效果。
3.1狠抓常规技术措施落实,促进棉苗早发快长
东台市高产创建全面应用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这一技术虽然用工多,但棉农熟悉便于实施,对促进棉花高产行之有效。
3.1.1及早筹划,充足准备 东台市里下河棉区棉农一般在秋播期间规划,于收获期早的大麦茬口种植棉花。冬季准备好钵床并挖翻培肥熟化,同时准备好盖种用的干细土,用薄膜封好以备来年播种盖种用。提前在冬季麦田里开塘,通过融冻土壤,增加塘内温度,缩短缓苗时间,并为来年抢栽做好准备。
3.1.2双膜育苗,确保壮苗 双膜育苗能有效提高床内温度,调节钵床湿度,抗御低温阴雨天气,确保早苗壮苗。
3.1.3合理群体,打足基础 示范区内密度一般在24000株/hm2左右,比全市大面积种植要增加1500株/hm2左右,充足的群体密度为后期的丰产打下了好的基础。
3.1.4早栽早管,争取早发 在搬钵蹲苗和用足基肥的基础上,移栽后及时追施苗肥、松土壅根、治虫、除草,促苗生长。
3.1.5足肥投入,增加产量 在棉花高产栽培上肥料投入的多少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肥料投入足,产量高。东台市高产创建技术方案非常重视肥料的投入,并要求棉农“普施基肥、重施花铃肥、增施桃肥”。在技术培训中对肥料的投入也重点提出要求,主要是:一增加了用肥量,根据五烈镇调查统计,示范区平均用肥量N 为420 kg/hm2、P2O5为97.5 kg/hm2、K2O为210 kg/hm2左右,肥料品种为45%复合肥、碳酸氢铵、尿素、氯化钾和农家肥;二重视有机肥的施用,示范区内的高产农户一般都施用了有机肥,主要为鸡、羊恢和猪粪等,用量在15000 kg/hm2左右,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棉花的后劲,使棉花不早衰,如梁垛镇双河村5组施唐寿施鸡粪30000 kg/hm2,上部三层果枝成桃达15个/株;三增加了棉花生育后期用肥,在花铃肥后移的同时增加了桃肥的用量和次数,一般桃肥用量为尿素120 kg/hm2左右,施两次桃肥的农户达30%左右。
3.2抗灾应变管理及时到位,促进棉苗灾后恢复生长
棉花生产周期长,在生长季节里,气候变化较大,自然灾害频繁,低温、少日照、大风、暴雨天气时有发生,台风、冰雹等极端气候也偶有发生,在棉花生产上应及时进行抗灾应变管理。
3.2.1抓棉田排灌水系标准,及时疏通沟渠 在棉花移栽结束后,立即建立高标准棉田水系,内外三沟全部健全配套,大雨、暴雨过后还要突击清理,防止堵塞。
3.2.2抓灾后抢管,及时补施肥料 大风暴雨过后及时进行棉苗扶直,同时补施肥料,促进恢复其生长。有的地方还结合松土壅根形成高垄,增加棉苗抗倒能力。
3.2.3抓棉花生长协调,及时化学调控 根据棉苗长势和生育进程以及气候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棉花化学调控,促进棉苗协调生长。一般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打顶后7~10天用好四次化调,用量分别为“康普1号”450、900、1800和2700 g/hm2或铃丰宝300~450、600、900和1200~1800 ml/hm2。遇连续阴雨天气及雨水较多时,还要增加化学调控次数,以防止旺长。
3.2.4抓好病虫监测,及时用药防治 苗期主要搞好红蜘蛛、盲蝽象等虫害的防治,花铃期主要防治好棉铃虫和烟粉虱。在方法上主要是掌握用药适期和品种对路,保证防治效果。
3.2.5抓好棉花品质,及时采摘烂桃 2014年在棉花结铃高峰期遭遇长时间连续阴雨天气,棉花伏桃、伏前桃烂铃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动员群众及时采摘烂桃,减少损失,同时也增加后期补偿能力,提高秋桃和晚秋桃比例。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江苏东台2012年棉花高产创建效果显著[J].棉花科学,2013,35(2):37-40.
[2] 何红梅,杨红云,吴晓卫,等:江苏东台棉花高产创建项目2010年实施情况[J].江西棉花,2011,33(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