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中的天主教建筑外环境保护

2015-04-29 01:31郭选昌胡彩云
工业设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保护

郭选昌 胡彩云

摘要:传入中国数百年的天主教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为当代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记忆已慢慢褪色。笔者以建筑外环境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对重庆若瑟堂的研究,探讨了对现存天主教建筑外环境保护的现实价值及保护对策。

关键词:天主教建筑;外环境;若瑟堂;保护

一个城市往往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在特殊的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有的城市风貌。我国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此间新城区的不断开发与老城区的不断改造也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尤其是现代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的矛盾日益鲜明。为了促使城市健康持续地发展与进步,必须认真应对和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以此才能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城市魅力。

1天主教建筑外环境保护的意义

建筑外部环境是组成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是一座城市风格的重要展现,从这里可以看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轨迹,它们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记忆里,是无法拭去的[1]。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及其外环境为参照追溯历史,给予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是宝贵的精神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何的城市发展都建立在历史的传承之上,历史建筑便是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呈现,不同的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建筑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风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主教作为一个主要的西方宗教,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天主教建筑外环境同样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已在城市历史上印下痕迹,为研究一座城市历史与 宗教文化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天主教建筑及外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对了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天主教建筑外环境的保护亦即对宗教场所的保护,这是尊重宗教信仰的有力体现,是为信教人民服务的有力体现,响应了国家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政策。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宗教信仰相同,建筑外环境还是增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面对现代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矛盾时,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二者平衡稳定发展的重要纽带,从而在推动发展的实践中对天主教建筑外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2建筑外环境调查

重庆地处于西南腹地,长江与嘉陵江于此交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西方宗教与中国宗教信仰的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对重庆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天主教是西方的主要教派之一,它的宗教文化在重庆现代文化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天主教便已传入重庆,康熙年间才拥有一座天主教堂,天主教文化一直渗透在重庆的历史文化中并产生深刻的影响[2]。而事实上作为城市历史与宗教文化呈现的重要物质形式,留存至今的天主教建筑及其外环境已为数不多,甚至有很多已渐渐被荒废和遗忘,因此现通过对天主教建筑外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得以达到切实可行的保护的目的。现以重庆市天主教若瑟堂为例来进行研究。

2.1 建筑外环境现状:

若瑟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始建于1893年,是人们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后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占地面积仅剩约1700平方米。

建筑:若瑟堂的主体建筑是砖石结构,由清水砖砌筑而成,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是整个环境的视觉中心,至今为止依然矗立在那里,建筑表面充满历史的印记。由于经过政府部门不定期的维护与管理,建筑整体依然比较完整,破损程度较低,建筑的外环境已非曾经面貌。

道路:一般情况下,天主教教堂的外环境需要一定规格的道路系统来解决交通问题,这是基本的景观要素之一。可事实上,在若瑟堂的建筑周围只有几条约两米宽的狭窄小道,主入口距离街边有十多米,交通问题十分堪忧。

广场:天主教堂的广场主要是用作休憩活动的功能区。然而在此处门前并无休闲广场,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个供周边居民穿行的上下台阶,门口的管道设施放置在外,各种缠绕复杂的电线悬挂在门前,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绿化及小品:绿化在景观设计中是关键要素,对于整体环境的视觉效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若瑟堂的外环境中没有相应的植物配置的裝饰,没有景观小品设施,更没有水体景观的点缀(如表1)。或许引入眼帘的第一视觉主体只是这座天主教若瑟堂的建筑而已,并无其他。若瑟堂的外环境几乎是被各种居民楼所包围,其入口还是在以巷2.1 原因分析:

(1)建筑外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对于宗教活动场所的保护,更多的人会把保护重点放在建筑的维护与管理中,只重视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而忽略了建筑外环境与建筑主体的内在联系,从而缺乏对建筑外环境的保护。殊不知建筑外环境与建筑体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信徒们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对建筑主体进行修缮和维护时,对建筑及其外环境整体保护的意识薄弱,只注重作为主体的建筑的文化传达,忽略了同样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外环境对人的认知和感知的影响,忽视了建筑外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现今的外环境的景观元素已“面目全非”,甚至无迹可寻。

(2)城市的发展规划缺乏思考

现代城市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新城区的不断开发和老城区的翻新与改造也在加快推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只关注到各个区域的功能划分,注意到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保护与利用,忽略了历史建筑周围的外环境传达历史文化的作用,而于无意识中破坏了建筑外环境。由于城市规划缺乏对建筑外环境保留的思考,建筑的主入口前逐渐被遮挡,退居于沿街商铺之后,外环境的场地已慢慢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占据,仅剩下环绕建筑主体的几条小道,孤立的天主教建筑与周围的居民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的矛盾也凸显出来。由于建筑外环境的破坏,使得仅有的建筑主体无法完整地表达出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3)政策法规保护力度缺乏

尽管政府在早些年就已批准和发文声明将若瑟堂列入政府的文物保护行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对其进行保护。而事实上在实行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前期与后期的保护实践中出现偏差,只强调了建筑主体在历史文化传递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保护对象仅仅停留在建筑上而未注意到建筑外环境的重要性。再者,在文物保护过程中没有对建筑及其周围的外环境进行范围界定,只是针对具体的建筑主体制定保护法规,最后导致保护对象集中在具体的历史建筑主体上,忽略对其周围外部环境进行维护(如图2)。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建筑外环境由于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保护政策逐渐遭到大范围破坏,如若重新整顿在政策法规上更需要全面有力的条文和高效地实施力度相结合,通过法律的手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强制性的保护天主教建筑外环境的政策法规,以此达到保护的目的。

(4)缺乏对公众需求的考虑

在每座城市都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宗教信徒。信徒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做礼拜的场所,若瑟堂便是重庆天主教徒从事相关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除了在宗教建筑内部外,建筑的外环境更是关键部分。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应该是宗教建筑及其外环境的组合,二者缺一不可。宗教信徒们集中活动于宗教场所主要是为了表达某种人生诉求,寻求某种精神慰藉,使心灵得到净化。然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对这特殊群体的需求缺乏周全考虑,仅仅关注了他们进行宗教活动时对宗教建筑的需求,忽略了人们对建筑外环境的需要,无形间将信徒的宗教活动局限于宗教建筑主体内部,以致于现今他们的活动的区域仅在室内进行,大大缩小了人们进行交流的范围。

3 天主教建筑外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增强整体环境保护意识

天主教的建筑外环境是一个完整宗教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建筑还是建筑外环境都需要进行同等程度的保护。一方

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提高环境整体保护的意识,明确、清晰地了解外环境对历史文化的传递的重要性,以及明确建筑外环境的范围的界定,这直接影响到在实际操作中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效果。同时,提高公众对天主教建筑外环境的文化认知。借以让公众了解到建筑外环境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它的重要作用。再者就是增强人民大众的外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行为活动直接与环境相联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外环境保护与维持的重要方面,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主力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后,他们将于无形中约束自我,同时去约束、影响他人的行为并共同参与到保护天主教建筑外环境的行列中去。

3.2 加强管理力度

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的维持,除了需要公众的配合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是关键环节。政府作为文物保护的监管部门,在文物保护与维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监管力度决定着历史文物的完整程度。在制定文物保护措施中,大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是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建筑外环境由于没有具体的管理范围往往不会被重视。然而建筑外环境在传达历史文化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周围的环境也需要加强管理,且管理力度必须加大。由于外环境的空间较为宽阔,界限不明确,环境周围人员流动性大,车辆往来不断,人们外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使得外环境更容易受到破坏,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保护措施实施过程中要全方位展开、高效有力管理、多方面监督、界定保护范围等,从而实现对天主教建筑及其外环境的全面保护。

3.3 优化城市规划系统

现代城市发展的速度愈发迅速,以致于城市里一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天主教建筑外环境随之消失,这是为了迎合城市规划需求的结果。城市的不断规划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同时需要有力应对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权衡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矛盾,处理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现代建筑的建设之间的问题。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师应在方案设计阶段,提前对相关地域的天主教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充分考虑天主教建筑与周围环境各种要素的关系与影响,清楚地了解实际情况后再作相关地块的划分,使得周围的环境与天主教建筑成为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城市的规划建设不应以损坏建筑外环境为代价,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对建筑及文化的继承性,妥善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完善的政策法规是保护天主教建筑外环境的重要保证。建筑外环境与建筑内部较不同,其面积更大,可变因素更多,建筑外环境没有一个具体的范围界定,因此管理难度也将更大,因此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维持。虽然現今已有些许保护宗教建筑的文件及规定,但是仍然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有关保护宗教建筑及其外环境的法律文件。运用法律文件的特殊性来维护宗教建筑整体环境的完整,防止和降低种种外因给它们带来的破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整洁有序且完整神圣的宗教活动场所,为研究天主教建筑环境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参考资料。

3.5 发展天主教建筑环境资源

天主教建筑及外环境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发掘新兴文化的同时,不仅需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也需要充分利用宗教建筑环境文化资源来创造特色的形象。发展天主教建筑环境资源需要对城市的天主教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和资料的收集整合,有效的数据有助于后期工作的展开;并且需要多种表达手法来宣传其形象,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LOGO设计、动画宣传、景观设计等,从多角度阐述其特色和价值,增强天主教建筑环境的可识别性和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时至今日,伴随着现代化城市持续不断的大建设的进行天主教建筑外环境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了,大街小巷的穿插,破坏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在此期间失去的并非仅仅是外环境的地块,更宝贵的是历史资源的消失。因此以重庆若瑟堂建筑外环境作为实例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现状原因分析和总结等寻找出了解决天主教建筑外环境问题的对策。天主教建筑外环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与转变,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其宗教文化元素相结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与融合的见证,是历史留给后人的财富,需要更多的人去研究它、保护它。

参考文献:

[1] 丁永东.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1.

[2] 黄瑶.重庆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猜你喜欢
保护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从四会古法造纸工艺的传承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